莫言被吹捧成了“文豪”,以“文学家”而闻名于世;可是却只要一谈到文艺理论就全不在谱上了。莫言却总是要在关键的节点,关键的问题上提出别出心裁的口号,一度甚至“莫言说”满天飞。
我们党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而莫言却公开又喊出了“四超越(超越党派,超越阶级,超越政治,超越国界)”、“好坏人颠倒写”等相反的口号。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党提出了“弘扬抗战精神”的号召,莫言却喊出了“纪念抗战胜利要发扬红高粱精神”的口号与之相对。
在教育上,莫言是“丹麦的幸福教育”在中国的积极推广者。其实“幸福”是人的主观体验,无法成为教育的客观标准。实际上所谓“幸福教育”只是一个颇具蛊惑性的口号并没有实际的意义。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莫言在为青少年写的《文学十三讲》中突兀地写到:“人在……集会,青蛙在池塘开会”,其用意不言自明。
莫言谈小说创作总是说自己受到了某某外国文学家的影响,甚至说出来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话,他做过的一百多场演讲中说的全是外国文学。如果我们认真研究莫言小说的话,就会发现莫言获奖小说主要有三个来源,其一是“30年间境外的反宣传”内容,比如说“饿饭”,内容。当时的境外反宣传非常广泛,以至于惊动了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在1960年和1961年两次到访中国,对中国社会当时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他看到的却是中国人民斗志昂扬、团结如钢的精神面貌,于是他客观地向西方国家介绍了当时中国的真实情况,还为西方国家定下了一条戒律:不要在地面上与中国军队交战。
莫言小说素材的第二个来源就是当时被作为“机密”的一些负面事件,人驾驶员叛逃等。
莫言小说的第三个来源就是一些知识分子对当时社会某些消极现象的口头创作。莫言也作为素材,经过夸张变形之后写进了自己的小说。
由此可见。莫言小说并不是来自生活或基于对于史料认真研究的创作,而是极不严肃地根据主题的需要随意编故事。这样的小说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2025年9月6日星期六
【文/颂明,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