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九三阅兵彰显中国新质战斗力跨越式发展

2025-09-25 17:05:11  来源: 公众号“一片开阔地GIT”   作者:王秋原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引言: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这场阅兵集中展示了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首次亮相新型装备占比很大,展现出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所有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按联合作战编组,以空地一体、攻防兼备的阵容,彰显了中国军队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

  01 新质战斗力:信息化战争的时代命题

  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从热兵器时代到机械化时代,从机械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纵观波澜壮阔的人类战争史,可以发现,战争的形态不能离开具体的时代背景,人类每一次技术革命必将掀起军事变革的巨澜,技术革命始终是推动军事变革的根本动力

  当今时代,信息化浪潮在军事领域掀起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变革,战争形态和战争样式发生巨大变化,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基本形态,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成为军事力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新质战斗力正是基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提出的。战斗力即军队作战能力。

  农业时代,战斗力表现为人力加铁器的“肌肉比拼”;工业时代,战斗力表现为石油加钢铁的“机械化碾压”;信息时代,战斗力的主导形态呈现基于体系力的“信息化对抗”。

  新质战斗力是依托于新兴科技手段和先进作战理念,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以新技术、新装备、新力量、新领域、新战法等为支撑,具有创新性、引领性、颠覆性特征,能够对传统战斗力形成质量优势的先进作战能力。

  新质战斗力,本质上是科技创新、理论创新的产物。

  以“新”标识技术突变,以“质”表征战斗力结构质变。这一概念亦将战斗力重心从武器比拼转向体系对抗,实现了对传统战斗力理论的超越。

  新质战斗力注重数据要素、算法要素、跨域要素的“新三要素”构成,强调“人、机、智”三位一体的集成作用,形成新质优势,同时聚焦新兴领域,在网络域、信息域、认知域直接干预敌方决策,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

  02 全域作战:多维度协同的新型作战体系

  军事革命不是简单的武器更新,而是以颠覆性技术运用为引擎、以作战理论创新为先导、以体制编制调整为杠杆、以战略博弈需求为牵引的系统工程

  新质战斗力是这一系统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和衡量标准。

  0201太空作战力量崭新亮相

  本次阅兵最引人注目的是军事航天部队的首次公开亮相。

  军事航天部队被定义为"维护太空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主要承担太空态势感知、太空资产防护和太空信息支援等使命任务。

  展现了中国特色的太空安全观:坚持和平利用太空原则,注重战略防御与威慑,强调能力建设与战略克制的统一。

  2025年7月31日,军事航天部队军旗正式公布,象征进军浩瀚太空的“深空蓝”成为这支部队的专属色标。

  这支力量的亮相,标志着中国军队的战略视野已经从传统的地面安全,升维至维护太空安全和地球安全的新高度。

  0202无人作战体系攻防兼备

  无人作战模块呈现出体系化、智能化发展特征。

  陆上侦打突击、扫雷排爆、班组支援等无人作战平台,实现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突破。

  海上无人作战体系包括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艇和无人布雷系统,具备隐蔽布放、自主探测、集群攻击等作战能力。

  空中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舰载无人直升机组成多维作战体系。

  反无人机系统综合运用"弹、炮、光、波"等多种手段,形成软硬结合、多域一体的反制能力。

  这种攻防一体的无人作战体系,体现了中国传统兵法"奇正相生"的智慧,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辩证法在现代战争中的创新应用。

  0203战略威慑体系坚强可靠

  本次阅兵首次公开展示中国完整的"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体系

  受阅的"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共同构成中国战略核力量的坚实支柱。

  陆基力量以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为代表。该型导弹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183吨,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由发射井发射,具备全球覆盖打击能力。官方解说词中"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的表述,充分说明了该型导弹在中国战略威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海基力量以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为核心,依托战略核潜艇平台,提供隐蔽性强、生存能力高的第二次打击能力。

  空基力量以轰-6N战略轰炸机携带的"惊雷-1"空射远程导弹为代表。轰-6N作为国产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可进行空中受油,能够实施远程奔袭、大区域巡航和防区外打击,是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力量。

  0204定向能武器重塑战场规则

  定向能武器(Directed energy weapons, DEW)是利用高度集中的定向束流能量,破坏或摧毁目标的新型武器系统。依其被发射能量的载体不同,可以分为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微波武器。

  此次阅兵,高功率微波武器和电磁动能武器等新概念武器同步亮相,展现出中国在新质战斗力领域的技术突破。

  这些武器颠覆传统作战样式,重塑战场规则,推动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同时也意味着解放军的作战装备迈入了“光子”时代,重新定义现代战争中的对空防御作战。

  0205信息系统支撑联合制胜

  现代战争不再是单个平台之间的对抗,而是体系与体系的较量。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本次阅兵展示的核心能力。各军兵种力量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整体作战效能。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揭示了体系作战能力生成机理:通过"非线性"增效实现战斗力倍增,通过"涌现"创造产生新质战斗力,通过"自适应"指挥保持作战韧性

  这种体系作战能力体现为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综合保障的一体化

  03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的深入融合

  近年来,【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领域的热词,军事领域和经济领域有机联系在一起,新质生产力表现在军事领域,一定是新质战斗力。

  二者内在统一、相互促进。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了新质战斗力的发展程度。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

  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需要从三个方面着力:

  推动创新链"双向嵌入"。健全完善"军工需求清单"与"民用技术目录"对接平台,既把军事技术成果移植到国民经济各领域,也积极推进优势民用技术参与军工科研生产。

  推动产业链与作战链深度耦合。建立和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完整自主可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实现民用工业与国防科技工业互联互通、优势互补。

  推动人才要素跨界流动。完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智能无人系统、网络空间安全等新兴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工程师+指挥官"复合型人才。

  04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新质战斗力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军队使命任务,维护人民和平劳动。

  从抗击重大自然灾害到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从保卫边疆安全到维护海外利益,人民军队始终是人民群众信赖的忠诚卫士。

  中国军队发展新质战斗力,不仅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更是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从革命战争年代的"十六字诀",到朝鲜战场的"零敲牛皮糖",再到"两弹一星"的战略威慑能力跃升,直至新时代的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我军战斗力建设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

  从单兵装备到体系能力,从平台中心到网络中心,从人力密集型到科技密集型,中国军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

  这场变革的核心是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根本转变,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整体提升,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道路的自信彰显。

  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人民必胜!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