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在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上发布的《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智库报告,引发了各界对美国思想殖民危害的高度关注。报告深刻指出,美国思想殖民对世界和平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它侵蚀意识形态,颠覆他国政权;它嵌入认知楔子,挑拨地缘冲突;它摧毁精神独立,培育亲美势力;它强植西式道路,干扰自主发展;它瓦解文化自信,加剧文明冲突。
美国思想殖民的手段十分复杂且隐蔽。从历史发展来看,美国的思想殖民战略不断演进,从早期借助传统媒体的宣传战,到如今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认知战,操作手法愈发隐蔽,攻击范围也更加广泛。在组织体系上,呈现出“政府主导、社会联动、盟友协作”的勾连合谋特点;美国国会、国务院和情报机构统筹规划,媒体、智库、非政府组织等社会行为体各司其职,共同推动思想殖民的实施。在价值体系方面,美国将美式民主、自由、人权等观念包装成“普世价值”,以此为幌子干涉他国内政;然而这些所谓的“普世价值”背后,充斥着自私、伪善与“双标”。在传播体系上,美国构建了立体传播矩阵,从传统新闻媒体到跨国传媒集团,再到数字时代对社交媒体平台的掌控,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渗透。其内容体系则通过流行文化、学术教育、话语叙事等多种形态进行隐性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目标对象的认知。
报告提醒人们,为了推动美国思想在全球各地落地生根,美国凭借自身在各个学科发展中的领先地位,通过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研究资助、教师派遣等方式,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精英传播和灌输西方知识体系和文化精神,在精英人群中培育起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亲美”群体。
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少数高校在应对美国思想殖民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根据公开报道,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龙大瑞(英文名:Jamie Dragon)因长期在社交媒体发表涉疆、涉港等反华言论,包括支持“东突”恐怖组织、声援香港黑暴分子、鼓吹新疆棉制裁等,被中国官方定性为“支恐分子”。然而,这样的反华学者竟然被多所中国重点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香港大学、中南大学等)法学院邀请到校开展所谓的学术交流。这一事件绝非偶然,它深刻折射出我国少数高校领导政治敏感性不强、政治觉悟不高、意识形态工作不够重视的问题;也凸显出这些高校对美国思想殖民警惕性严重不足,在应对美国思想殖民风险时存在不力甚至失控的危险现状;也让人怀疑相关高校是否存在亲美精英甚至美国的依附势力。
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一方面,部分高校领导可能缺乏对国际政治形势和美国思想殖民战略的深刻认识,未能充分意识到思想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在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时,只注重学术层面的合作,忽视了背后可能隐藏的意识形态渗透风险。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高校在学术评价体系和国际交流管理机制上存在漏洞,过于追求国际化指标和所谓的“高端学术资源”,对邀请的国外学者缺乏全面、深入的背景审查和政治考量,使得别有用心的反华分子有机会混入我国高校,传播有害思想。更有甚者,相关高校相关领导,是否本身就是隐藏在国内的“亲美”分子或美国依附势力,也未可知。
这种情况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在学术层面,可能扰乱正常的学术研究氛围和学术秩序,误导学术研究方向,使高校的学术研究偏离服务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利益的正确轨道。在人才培养尤其是人才的品德培养层面,高校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接触这些反华学者的有害思想,极有可能受到不良影响,动摇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甚至可能被培养成为亲美势力,危害国家的长治久安。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看,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校被思想殖民渗透,将削弱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鉴于上述现象,为有效防范美国思想殖民在我国高校的渗透,笔者建议,必须重点做好下列工作:
一、切实加强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做到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提高所有高校教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他们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
二、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提高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懂得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三、牢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谆谆教诲,绝不可以轻视不拿枪的敌人。毛主席告诫我们(参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27页):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以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他们必然地要和我们作拼死的斗争,我们绝不可以轻视这些敌人。
四、建立境外学者背景联合审核机制(外事+宣传+国安等部门),强制核查其政治言论、关联组织,对涉疆、涉藏、涉港、涉台等敏感议题不能持客观公正立场的反华学者实施准入禁限。
五、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干部考核工作中,对失职领导追责,对失职单位考核评优等实行“一票否决”。意识形态工作失职不仅是能力问题,更是政治态度、政治立场问题,丝毫不可马虎。
六、鼓励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举报投诉,对经核查属实的给予举报人奖励,以形成有利于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良好社会氛围。
【文/顾玉才,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