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因贪占寺庙公共财产和与多名女性私通被有关方面调查,并被中国佛教协会注销戒牒。此事在网上引发了众多网民议论。
听到这个消息,我一点也不吃惊,我认为,在当今中国出几个“释永信”并不奇怪,而不出“释永信”才真是怪事情。其中的道理很简单:物欲横流,何来佛门清净;世风日下,僧人岂能超凡脱俗;时代变了,寺庙怎会不“与时俱进”?而释永信之流则是当今时代造就的“僧人”。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释永信这样的“僧人”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是难抵钱与色的强大诱惑
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四谛和八正道,简单地说就是:人生充满了痛苦和不满;而痛苦的愿望在于欲望和执着;通过断除欲望和执着,可以达到解脱和涅槃的境地,从而摆脱苦难和痛苦;而实现灭苦的方法和路径是修行,只要通过修行和觉悟,才能达到超越痛苦和实现内在和谐的目标。
难而这些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如今社会已是物欲横流:“金钱就是生命”的口号,导致“一切向钱看”的思潮严重泛滥;西方“性解放”思潮的影响,造成色情活动猖獗和随意发生性关系的普遍现象。这些东西,不仅严重破环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也对佛教教义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结果,不少僧人经不住钱与色的强大诱惑,走上了违背佛教教义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而释永信只是其中的代表。
二是与“先富者”的心灵相通
这些年来出现了一批“先富者”,其中不少是贪腐官员和民营企业家。这些人利用手中掌握的公权或资本权大肆敛财,拼命侵吞公共财产,迅速暴富,并过着奢侈荒淫的生活。在这些“先富者”的影响下,佛教界的一些有权之人也如法炮制,肆意敛财和侵吞公共财产,包情妇养私生子。
在这方面,释永信与宗庆后的情况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宗庆后是娃哈哈集团董事长,是共产党员和全国人大代表,释永信则是少林寺方丈和“董事长”,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和全国人大代表,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贪财好色之人。可以说,宗庆后是“商界的释永信”,释永信则是“佛教界的宗庆后”,他们完全是一丘之貉。
三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这些年搞市场经济,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之路都产生了重大乃至决定性的影响。例如,“全民经商”曾一度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军队、政法部门也拖下“商海”,结果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医疗市场化和教育产业化,让“白衣天使”变成“白衣商人”,使“灵魂工程师”变成“文凭制造商”……。宗教界也难以置身事外,许多寺庙、道观和教堂变成了发财的“摇钱树”、“聚宝盆”。
如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军队、政法部门都禁止经商,改吃“皇粮”了,而宗教界除了部分重点寺庙、道观和教堂有政府补贴外,大都需要自谋生路。由此看来,宗教界是难以完全脱离商海的,未来还会继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 “冲浪”。
我们完全可以预料,只要继续搞市场经济,今后还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释永信这样的宗教界败类,宗教界的反腐败将“永远在路上”。
【文/阿华,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