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播出整一个月,最近正在刷。看到弹幕里有些吐槽,就忍不住想聊聊。
吐槽的点集中在:“不谨慎不专业”、“接头太草率”、“漏洞太多”,甚至很多人拿这部剧跟《潜伏》、《风筝》相比,“余则成肯定不会这么干”“让六哥来早就杀了谷正文”……
说这些的人,不懂历史,也不懂影视剧。

《沉默的荣耀》是谍战剧吗?
我不这么认为,至少,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谍战剧。
全剧讲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人物的故事,只不过吴石以及他的战友们,刚好参与了隐蔽战线的工作,才让这部剧给人第一印象是谍战剧。
但在我看来,这部剧更像是历史剧,却又不是那种宏大叙事的历史,而是针对某个历史事件进行了回顾、解密和改编。
用谍战的眼光去看这部剧,是不对的。因为真实的谍战,不可能像《潜伏》和《风筝》剧情设计的那样,我方情报人员把敌人耍的团团转却不漏一丝马脚,那是艺术加工。
当然,《沉默的荣耀》也有艺术加工,只不过它的谍战戏份,更接近现实,因为它是真实历史改编。
另外,把特工身份套在吴石和聂曦身上也是可笑的。吴石等人,并不是专业的情报人员,他们是半路出家,对蒋家王朝失望透顶,为了国家前途才与我党合作。
如果是专业的情报人员,确实会比吴石等人做的更谨慎,比如龙潭三杰,又或者剧里提到过好几次的郭汝瑰,这些才是我党培养的专业人才。如果他们在吴次长的位置,我相信他们可以做得更出色,但不能因此否认吴石等人的能力。
术业有专攻,东海小组大部分人原本都不是特工,能做到他们的地步,已经是常人难以达到。

给影视作品挑刺,首先要看它想表达什么。
这几年有些拍都市生活的,号称穷人却住着豪华大平层、用着不菲的化妆品,因为它拍的是生活,所以可以从不合实际的角度去批判它。
《潜伏》《风筝》这样的剧,也经常有人去挑其中漏洞,这没问题,因为它们就是在拍谍战。
但《沉默的荣耀》表达的是什么?是家国情怀,是在那个特殊时期每个人的抉择,是吴石等人面临危险却依然为国家奋斗的意志……至于他们怎么传递情报,反倒是其次。
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这种精神,才是本剧要表达的。

说个题外话,以前真没想过,“若一去不回……”这句话,竟然被一部正剧带火了。
这句话不是本剧原创,出处已不可考,至少十年前我就在网上见过这句话。
它应该是《悟空传》读者的二次创作,完整版本是两人对话:
“大圣,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反抗和决绝的对话,被用在了吴石将军身上,好像又升华了不少。一句话,就把人物形象立住了。
说到人物形象,这部剧缺陷还是很明显的。
为了突出吴石将军,东海小组其他人被弱化了,因此我们会看到聂曦有点愣、朱枫自作主张有点多,等等。
至于办公室里聊秘密不怕被监听,这种情节不用在意,他们说话主要是给观众听的。
反观敌人,谷正文的形象比聂曦等人更加立体,而且相比起来更专业。
我估计一方面是为了反映东海小组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姓谷的晚年口述过一本《白色恐怖秘密档案》,他的资料算是比较全的,而且自己口述的事情,难免对自己的能力多夸夸。


当然,真实历史中,国民党特务肯定有厉害人物,这点没必要否认。
虽说有些缺陷,但是瑕不掩瑜。
这部剧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它让我们对那一段历史,有了更多了解,更让台湾年轻人们多了思考。
同时,它也是号角。
从最近的各类宣传来看,吴石将军期待的日子,近了。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