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不是在讨论国家的高速公路网,而是在讨论国际大格局下的高速路。在韩国釜山,同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见面之后,特朗普兴奋异常,将此次会面称为“G2”。这不禁让人们又想起,这个睽违已久的老概念,G2并不是特朗普提出的新概念,还是从美国故纸堆里刨出来的老概念。
还是在奥巴马时代,美国人提出了G2这个想法,美其名曰“中美国”,有点儿中美联手共治全球的意思。由于当时中国的国力还没有今天这样的强大,这个概念被中国理所当然地拒绝了。天佑中华,当时是拒绝了,要是一时糊涂答应了,中国将万劫不复。在中国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如果跳进了这个陷阱,中国就可能会变成美国的小弟跟班。
在中国拒绝了这个无厘头要求之后,美国转为加强G7的合作,重新整顿自己的那些不成器的小兄弟,一起来围堵中国。在历史上,出于谄媚西方的基本逻辑,俄罗斯曾经加入过G7。G7通过G7+1的过渡,短暂地变成G8,不久,俄罗斯就体会到,给人当狗都不被稀罕的窘境。果不其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俄罗斯最终被剔出了跟班的行列。
差不多是在中国拒绝G2概念的同时,G20出现了,中国积极地参加了这个新的国际组织。于是乎,出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定期同台合照的年度场景。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政治体制是客观存在,但是,国家之间还是可以有足够的合作空间。这种空间存在于马克思讲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这是人类共同追求。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详细探讨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简而言之,就是买是为了卖,因而要求全球一盘棋。这种模式就要求全球化合作,也使得全球化不仅可能,而且是必须。G20的出现,正是由于它适应了这一需求,也提供了适当的舞台。中国理所当然地顺应了这一历史趋势,站在了历史潮头。然而,在盲目追求国际化的过程中,很多人忘记了马克思指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忘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不同体制国家的合作,不是无限的,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过去曾经有过一种观点,就是政治与经济的分离,政治和经济可以分离,但只能是一时,而不是一世。试图将二者完全分离,是完全不现实的,只能看作为一种技巧,解决一些临时性问题。试图永远将问题搁置,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应对人类社会的根本性问题的做法和思维,迟早要撞上南墙。
就短时期而言,中美双方谁也无法改变对方,也没有必要一定要改变对方。只有在我们自己有深刻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的前提之下,中国才能坚持自我,同时又和美国、整个西方集团,发展正常的经贸关系。根本没有什么G2、G7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模式也必然消亡,G20也只是一种方向性的指示标。
中美大处着眼,“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这才是正确的应对之策。如果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终会胜利的信念,就可能进退失据。失去了理论自觉性,就无法做到真正的求同存异,中美关系就搞不好。中国也无法在全球化时代,真正地站起来,走下去。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经济学博士,商务律师;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