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尝试去打一份工,不再有“体验生活”“我只是赚钱”的思想,从上述的几点出发,真正的“下基层去、到广大人民生活中去”,不只是感受,更要引导别人或改变自身。

当今网络上绝大多数左派都是学生,也因此学生脱产,带来的小资性也会作用到他们实践中,就拿对“网左”攻击的几个点来说,他说我们只会念念马经,说我们不成熟,脱离的实际的空想,我们不否认,学生同志由于脱产他所带有一定的小资性,比如网络上的网左玩所谓的“派系角色扮演游戏”“赛博角色扮演权力斗争”的就大多数是学生,因为他们脱离实践,没有真正的处在真正的劳动当中,而学生同志对社会的理解,主要来源于文本和话语。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缺乏和现实的结合对照,就容易将复杂的的理论转化为为一系列抽象的教条。在分析社会问题时,不是从鲜活的、矛盾的现实生活出发,而是从固有的理论结论出发去裁剪现实,这就陷入了形而上学的误区,这就导致了这种所谓的“网左”对理论的认识也只是处于形而上学的地步,这就造成了学生的想法是不成熟的容易走极端的。
而且这种现象在中学生左翼中更是占据了可怕的地位,甚至很多同志会将自己幼稚病的行为当做谈资,在左翼聊天群中用于夸耀,彰显自己的”勇敢” ,例如"我在课堂上和老师辩经""今天我搞毁了一个右人群",这种行为对真正的宣传思想是什么任何的意义,我可以肯定的说这种将这些行为视为“斗争”和“勇敢”的谈资,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表演和身份炫耀,这些行为带来的是一种即时的、强烈的“道德胜利感”和“个人英雄主义”快感。它满足的是个人的表现欲和斗争欲,而非有效地传播思想、争取群众。这种行为剥离了政治斗争所需的严肃性、组织性和现实代价,将其简化为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自我表演。很显然后果就导致让其他人将整个左翼思潮幼稚空谈,损害了左翼思想所表达的核心意义,只会让本该想了解马列主义的人看到幼稚化的人群而不去了解。
但是很多人对于“网左”的行为往往只局限于“批判”而不是“引导”,我认为许多我们所谓的“网左”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怀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而一味地批判其“幼稚”、“小资”,会打击他们的热情,可能使其要么变得消沉,要么就是为了证明自己而走向极端。而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引导”
如何引导或改变?
不管你听完上述观点认为自己的“网左”还是不是网左也好,我们要了解“学生永远站在人民的一边”,我们不是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巡游世界来了,恰恰相反,我们是来向为广大的劳动人民服务的,我们学生应该与工人站在同一阵线,去了解工人阶级的现状,去参与真正的社会劳动和实践,去了解工人的思想,理清我们理论的思路。真正尝试去打一份工,不再有“体验生活”“我只是赚钱”的思想,从上述的几点出发,真正的“下基层去、到广大人民生活中去”,不只是感受,更要引导别人或改变自身。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