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多自媒体都报道了浦东一个小学,五个年级只有22个学生,但有23名专职教师。

这种情况在农村其实已经非常普遍,大量农村小学都处在这个状态。
比如我老家村里的小学,去年只有六七个孩子,但有十五个老师。
以前我们小时候上学,报名如果年龄不够什么的,还得找老师求情啥的。
现在都是孩子到上学年龄了,校长就上门动员家长,让家长不要送孩子去镇上小学上学,就在村里小学也挺好的。
不过也没什么用,因为很多家长是孩子幼儿园的时候就送去镇上了,宁可每天接送,有些干脆在镇上租房带孩子上学。
没想到这种情况在上海也出现了。
今年上小学的孩子是2019年出生的孩子,虽然已经没有2016、2017那么高的出生率,但也还是处在比较高的位置。
但学校本身也在两极分化,差学校招生一直比较困难,也就是所谓的菜小,而好点的学校则一直人满为患。
我家附近的学校,好一点的一个年级九个班十个班,一个班40个人,而差的学校同年级也只有2个班,一个班只有25个人。
未来的趋势其实是很明确的,这种差的学校会逐渐被好学校吸收合并,学校的数量逐渐减少。
而且,因为学生数量减少,教师岗位也会逐步减少。
过去这几年,很多省份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河南就出现了刚招考的教师被全部解聘的情况。
还有非编教师岗位也在逐步减少,而且这种没有编制的教师岗位,本来就是为了应对出生率高峰临时想出来的办法,如果不能转正,如果出现教师过剩的情况,也会率先被裁撤。
虽然在政策层面已经出台了不少鼓励生育的政策,但总体上出生率低迷的现状并没有多大改观。
与此相应的则是婴儿配方奶粉、尿不湿等行业都在逐步衰落,幼儿园则是以每年全国两三万家的数量在减少。
小学也已经开始受到明显的冲击,再过两三年也就是中学,之后是大学,而当2016和2017这批孩子上完大学之后,大学也会开始逐步过剩。
还有妇产科,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明显过剩,一些医院已经撤销了妇产科。
还有学区房的概念,也正在加速崩溃,比如上海的一些优质学区房的房价,也已经下降了三四成,成交量也依然非常低迷。
教师、医生这些岗位是传统的体制内事业单位就业岗位,这些岗位也会一起减少。
而这进一步也会让就业变得更加内卷,一些原本对学历不需要有特别要求的岗位,现在也需要本科生、研究生了。
教育本身作为投资,如果收益率变得越来越低,那么愿意继续在教育上加大投资的人也会相应的减少,在中学毕业后选择直接进入社会。
也就是说,高等教育资源也会逐步过剩,按照有些专业机构的估计,大概在十五年后民办高校就会很难生存了。
所以说,人口出生率带来的冲击是系统性的,整个社会都难以避免地会受到影响。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3979号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397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