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印度,总不会被打成“印奸”吧?
要说恨,印度人的确是有恨的,被英国殖民近200年,杀人无算,榨取的财富不计其数,动不动因为饥荒就饿死上千万人,任谁都有恨。
可这个历史悠久、祖上也曾经阔过一阵的东方大国,怎么就被英国殖民者奴役这么久、这么惨呢?
当然,殖民者船坚炮利。可船再坚炮再利,也终究是个“弹丸之地”,怎么把印度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总不能只有敌人过于强大这个解释吧?
其实所有的所有,根源还是出在那个延续了几千年的万恶的种姓制度上。
众所周知,印度社会是分层的,从上到下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达利特。

这套等级无比森严的制度,就像是一道命运的封印,给印度人设定好了标准答案和固定模板。
整个印度社会呈现金字塔形状,上面人少、占有的资源丰富,越往下人越多,能够享受到的资源就越少。
至于怎么分配资源,遵循的就是一个简单法则:上层靠权力,中层靠智力,底层靠体力。
婆罗门体内天生就流淌着高贵的血脉、传承着高贵的基因,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享受整个社会最多最优质的资源。
可婆罗门当然不会亲自动手,那样有失身份,也不够优雅,于是他们让刹帝利和吠舍当代言人、白手套,替他们掠夺社会资源。
生活在底层的达利特就惨了,付出最艰辛的劳动,却只换来最少的回报,长期处于赤贫状态。
即便时至今日,仍然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印度底层人生活在“世界贫困线”以下,主要依靠低附加值的工作如洗衣服、收垃圾等维持生计。

二十一世纪尚且如此,十八世纪会是怎么样的惨状,用脚趾头都想得到。
英国殖民者来到印度的时候,正是莫卧儿帝国的统治愈发黑暗、内斗日益激烈、不断走向衰落的时期。
别说是英国人了,就连西北方来的阿富汗人,都曾经在十八世纪中叶好几次打进德里。
婆罗门关起门来称王称霸,贪得无厌、横征暴敛、鱼肉百姓,把从底层压榨的财富用来大兴土木供自己享乐。
上层分赃不均、内斗频仍,中层分边站队、投机倒把,底层走投无路、揭竿而起。
等到达利特纷纷起来造反,要求消灭种姓区别,提出土地归农民所有,婆罗门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婆罗门从牙缝里抠一点残羹剩菜出来,拉一派打一派,终于又把起义镇压下去。
可婆罗门怎么会甘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呢?于是他们故态复萌,继续贪腐堕落、继续压榨底层。
等英国殖民者打来的时候,整个印度早就已经被折腾得奄奄一息。
有位姓马的老先生是这么描述的:
大莫卧儿的无限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打倒,总督们权力被马拉塔人打倒,马拉塔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他们全部征服了。
于是,暗无天日的殖民统治开始了。

殖民者杀人放火、作威作福,强重压迫、征收重税,把这个东方大国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这时候谁过得最悲惨?当然还是达利特们。
婆罗门也好,刹帝利也罢,都可以自行降低身份,向英国老爷点头哈腰,当好老爷的打手,以图苟延残喘。
可达利特们都是最底层的耗材,他们有什么身份可以自降?无非就是换了个更难伺候的老爷而已,到哪里还不就是被奴役的命?
还是像过去那样,活不下去就起来反抗。
后来由于殖民者分赃不均,部分封建王公和地主利益受损,他们决定起来跟英国人干,恢复封建旧秩序。
可老爷们又怎么可能亲自上战场呢,于是他们振臂一呼,底层的达利特们过不下去了也纷纷响应。
十九世纪中叶,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虽然被残酷镇压,但也被视为民族意识觉醒的开端。
说得那么好听,其实也不过是达利特们又一次被当成了婆罗门争权夺利的炮灰而已。
自此以后,殖民地印度全面抗英正式拉开序幕,各种各样的斗争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中叶才告一段落。

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宪法》生效,标志着印度正式脱离英国殖民统治,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这部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因宗教、种族、世袭种姓、性别、出生地而受歧视。
还规定反剥削权、禁止人口买卖和强迫劳役。强调财产权不受侵犯,任何财产非经法律许可并规定赔偿的数量或列举赔偿的原则与方法,不得占有或取得。
看起来,印度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几千年被压迫得最惨,为了国家牺牲最多的达利特们要翻身把歌唱了。
可结果如何,全世界都看得清清楚楚。
几百年前,是婆罗门贪得无厌,把印度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才让英国人有了可乘之机,才被人家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可最终吞下这个苦果,被奴役、被糟蹋一百多年的,还是身处最底层的达利特。
后来婆罗门也受不了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了,想夺回政权,又是达利特抛头颅洒热血,拿命帮婆罗门挣富贵。
等英国人终于走了,本来以为达利特可以喘口气好好做人了,没想到婆罗门再次卷土重来骑到了他们头上。
时至今日,种姓制度仍然是横亘在所有印度底层人头上牢不可破的命运封印,丝毫不能动弹。
更有意思的事,这些年婆罗门带着大量的财富,润到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
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来自印度本土的输血,在异国他乡过着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
而最底层的达利特们,有些女性为了不因为经期请假而被扣工资,选择切除自己的子宫。
我想,可以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
印度这几百年的历史,压根就没有什么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是一部婆罗门与英国人抢夺压榨达利特权力的历史。
而最可悲的是,这几百年的抢夺与斗争,大多数都是底层的达利特去完成的。

印度人,尤其是达利特对英国人有恨吗?
他们当然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一百多年殖民统治的罪恶简直罄竹难书,给印度带来了深重灾难。
可他们最应该恨的是英国人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世界自古弱肉强食,落后就要挨打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在印度,万恶之源就是种姓制度、高高在上的婆罗门,过去几千年都是这样,现如今同样如此。
不把婆罗门从金字塔尖拉下来,不消灭种姓制度,印度人早晚还是逃不过被奴役的命运。
写到这里,也是时候回到本文的标题了,印度人究竟要怎么爱国?
铭记被英国殖民者奴役的历史,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不应该占大多数,更不应该成为主流。
印度人真正的大敌,是种姓制度,是婆罗门,英国人能殖民印度,罪魁祸首就是贪得无厌的婆罗门。
印度人要爱国,就要爱身边的具体的达利特,自己先做个人,然后拉着难兄难弟一起做人。
时刻盯着高高在上的婆罗门,保持高度警惕,团结起来批评、监督、抵制乃至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
一个没有种姓制度、没有婆罗门的印度,才是好的印度,才是值得印度人去爱的印度。
最后,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送给在泥泞中挣扎的印度达利特吧: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