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李达:货币的现象与本质

2025-07-10 09:20:37  来源: 赤竹隐客|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达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要探求货币的本质,必先分析商品。

  (一)货币现象

  最初一看,货币表现为神秘不可思议的东西。

  货币是使人非常喜爱的东西。

  金,黄色的、光辉的、贵重的金!

  只要有那么多,就使黑变为白;丑变为美;

  邪变为正;贱变为贵;老变为少;怯变为勇。

  ……诸神啊!这是什么?为什么这个

  会把你们的神官和下仆从你们方面分开,

  会把壮健的人的枕头从他的头下抽去?

  这黄色的奴隶,

  会把诸宗教结合又解开;祝福被诅咒的人们;

  它使癫病人受崇敬;位置盗贼,

  给他们地位,跪拜并称赞,

  连同在座席上的元老院议员们;这个东西,

  使可悲的寡妇再嫁。可厌恶的现世啊,

  你,人类共通的娼妇。

  ——莎士比亚:《雅典的隐者》。

  引自英译《资本论》第1卷第148页。
 

  货币又是使人非常憎恶的东西。

  因为在人所造作的东西之中,任何东西,

  没有像金钱那样坏的东西。

  它破坏都市,把人们逐出屋外。

  它用邪说迷惑人们,

  使正派的心向着邪恶,

  引诱人们到一切的狡猾方面,

  教导人们做违背神灵的行为。

  ——梭薄克列斯:《学者的晚餐》。

  引自英译《资本论》第1卷第149页。
 

  我们看到,货币这东西,可以和无论什么商品相交换。凡是人们所生产的一切东西,都可以拿到市场去换成货币。人们只要有了货币,什么东西都可以换到手中,甚至那些没有价值的无形的商品,如人格、良心、名誉、地位等,都可以用货币买取。

  我们又看到,货币之中,除了金银等硬币以外,还有银行券和纸币一类的东西,也有和现金同样通用的能力,可以买得到和同额的现金所能买到的同价值的商品。银行券有时可以由银行兑付现金,有时停止兑现,变成了强制通用的纸币一样的东西。纸币这东西,只是红红绿绿的纸片上印上了几元几角字样的东西,它却能在市场上流通。一张纸币,今天所能买到的商品,会和昨天所能买到的同样商品的分量不同,或者是昨天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有时纸币充满于市场,有时纸币一钱不值,等于废纸,以致发生金融恐慌。

  我们又看到,有的人把货币窖藏起来,有的人又把窖藏着的货币拿出去购买商品。

  我们又看到,在国内通用的货币,和在国际通用的货币不同。在国际上,有些国家用金,有些国家用银。在用金的各个国家中,又有用金镑、用金元、用法郎等的区别。国际上交换商品时,货币的授受之间,会有许多的变动,那些金镑、金元、法郎、银元之间的互相兑换,会有许多的汇兑行情,今天和昨天不同,晚上和早上不同。

  货币这东西,不但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竞争的对象,并且又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的对象。就个人说,谁取得了大宗货币,谁就能支配他人的命运;就国际说,谁取得了大宗货币,谁就能掌握世界的霸权。

  以上所述,都是货币这东西在我们面前表现出来的现象。

  然则我们怎样去认识货币的现象呢?

  许多皮相的观察者、货币理论家们,大都飘浮于货币的表面,拘泥于货币的假象。有些人们,震惊于货币的魔力,认定货币是万人命运的主宰,把它当作财神崇奉,因而变成了货币拜物教的信徒。

  有些人们,把那种“黄色的、光辉的、贵重的金属”本身的价值,看作货币的本来的力量,因而把纸币当作无价值的纸片,认为是一般的反自然的东西。这种见解,就是货币学上的所谓金属学说。

  有些人们,把货币现象的另一方面即价值的纸表章,看得特别重要,以为纸币之所以当作货币通用,是由于国家权力所规定的缘故。因此,他们把没有使用价值的纸币看作理想的货币,而完全否定与货币本身相结合的金属本身的价值,并把价值完全的金属货币也看成单纯的表章。这种见解,就是货币学上的所谓名目主义。

  有些人们,认为商品价格的高低,由货币数量的多寡所决定,认为物价增高是货币数量减少的结果,物价低落是货币数量增多的结果。这种见解,就是货币学上的货币数量学说。

  像这一类关于货币的见解,是极其肤浅的庸俗的东西。这些见解,只滑过货币现象的表面,拘泥于假象,当然不能深入地去认识货币的本质(关于这些见解的批判,留待后章说明)。

  (二)由货币的现象到本质的推移

  货币学是研究商品经济的经济学的一部分。货币也和其他的经济学的诸范畴一样,同是表现特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范畴。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暴露特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法则。因而货币学所要暴露的货币的发展法则,即是特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法则的表现。货币为什么能够自己运动、自己发展呢?货币的运动也和其他一切东西的运动一样,同是由于它本身的内的矛盾、对立物的斗争。所以货币学要探求货币的运动法则,就不能不去理解货币的本质,即在货币的诸现象之中去把捉其一般的、主要的、统一的东西,必然的合法则的联系。因为货币的现象中的本质的发现,与货币的运动法则的发现,具有极密切的关系(法则原是各种本质的联系或各种本质间的联系)。换句话说,货币学,对于货币的认识,在其发展过程中,从货币的现象进到货币的本质,从比较不深刻的本质进到比较深刻的本质,从第一秩序的本质进到第二秩序的本质,因而暴露出表现商品社会的运动法则的货币运动法则。

  可是我们怎样从货币的现象透入于它的本质呢?

  我们已经看到,货币的现象是极其错综复杂的混沌的东西,它的本质并不直接浮现于表面,我们不能用感性的认识去把捉它。为要把捉它的本质,就要运用抽象的思维能力,在货币的诸现象之中,把捉其一般的、主要的、统一的东西,必然的内的联系。货币诸现象中的一般的、主要的、统一的东西,必然的内的联系,就是商品与货币或货币与商品的联系。在这一点,我们可以说,货币的现象,就是商品与货币及货币与商品之联系的运动形态或运动的联系形态。货币的本质、自己运动的源泉,就存在于商品与货币及货币与商品的运动的联系之中。但是,在现实上,我们看到,一切商品生产者,都把所生产的商品换取货币,在换得货币之后,又或迟或早地把货币换取别的商品。这样看来,商品与货币的联系及货币与商品的联系,客观上又结成为商品——货币……货币——商品的统一的联系,即商品——货币——商品的统一的联系。在现实上,我们又看到,货币这东西,在商品买卖过程中,常是由甲手交给乙手,乙交给丙,丙交给丁,丁又交给戊,等等,一直是在运动着。我们从商品与货币间的这类联系的运动,再深入地考察起来,就可以看出货币是商品与商品相交换的媒介,而货币的运动,通过商品的运动而实现,成为商品运动的结果。所以就商品——货币——商品的联系的运动,在其全面的统一的联系上考察起来,结局归着于商品——商品的联系的运动。换句话说,货币与商品的关系,结局归着于商品与商品的关系。而商品与商品,是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商品间的这种矛盾或对立,通过货币而形成统一,而暂时得到解决。所以货币的运动,由于商品的运动而发生,而成为商品的矛盾的运动形态。因此,货币的本质,它的内的矛盾、自己运动的源泉,必须在商品之中去探求。即是说,要探求货币的本质,必先分析商品。

  商品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是现代商品社会中所固有的、最单纯的、最普遍的、不断重复的现象。这种成为现代社会的细胞的商品,是研究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则的经济学的始点。而成为经济学一部分的货币学所要暴露的货币运动法则,是表现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则的东西,所以货币学的研究,也必然的从商品的分析开始,去探求货币的本质、内在的根据,追寻由于商品的运动而形成的货币的运动及其法则,借以表现出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则。因此,我们也得到同样的结论:要探求货币的本质,必先分析商品。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