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代了,还戴着旧社会的滤镜看人看事?
还把这个那个的吹成什么“才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哪里能培养出什么“才子”?不都是被各路资本包养的“清客相公”、“文化买办”吗?
他们哪里“才”了?有什么才华?留下了什么不朽著作?有什么研究成果?对社会有什么贡献?是会造火箭还是会造航母?是让社会进步还是推动人类解放?
你看看这些人的出身,哪一个是干净的?逼迫女性拍三级片,让当年无数女性堕入魔窟,沉沦在半殖民地影视修罗场中,居然还有人吹他风流倜傥真性情?不过是一个油腻无耻、靠着资本对普通人吸血压榨的皮条客老登而已……你不能因为他有钱,他有名,就忘了他当年造的孽吧?
就从他的专业来说吧,他甚至连吃的都是不懂装懂,一个推崇奢靡享乐,不尊重普罗大众,对真正的美食一无所知的人,有什么资格被抬到这个位置?
你说你懂美食,首先得自己会做菜吧?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从来不下厨,连中华本地各色小吃都没有见识过多少、只知道尬吹日料和西餐“高端”的人,能高端到哪里去?说真的,他的水平,还不如今天抖音上那些美食博主和吃播网红,好歹人家接地气,真吃老百姓吃的东西。
有人说,他“教人快活过日子”……天天奢靡无度、装逼作怪,心里永远把人和事分个三六九等,那叫什么“快活过日子”?快活得起来吗?
这类人,放在今天,根本不配叫做什么知识分子、文化人,因为他们就是些装模作样、附庸风雅、故作高深、宣扬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资本主义纸醉金迷奢靡生活方式的商人掮客。
这种人古今中外到处都是,满坑满谷数不胜数……所以,他有什么可吹的?
半殖民地的圈子小,所以遍地“才子”,花花轿子人抬人嘛,各路名流大哥互相吹捧,资本造势,媒体营销,个个都是才子佳人,最强的那位,也不过是个流行娱乐通俗文学畅销书作家.......你把当年的他们当作缩微版的民国就可以了,民国的那套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风情,当年的半殖民地完整保留了。
说句难听的,人家那地方自己都不纪念这种人,就我们这边总有些人哭错坟、招错魂。
资产阶级权贵吹捧这种人,给这种人哭坟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是一丘之貉,追求的是同样的东西,他们的灵魂同样肮脏腐朽,他们同样不把普通人当人……然而普通人人云亦云吹他干什么?给他哭什么坟?换了在旧社会,他们这种人就是骑在普通人头上作威作福、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吃尽大众血肉的的毒蛇猛兽!
我们这边1949年就解放,顶天立地做人都76年了,偏偏还有人怀念旧社会的掮客、商人、老爷和豪绅……还把他们想象成慈眉善目、温和儒雅的大善人,还把他们想象成什么腹有诗书、潇洒倜傥的“才子”?
他们不崇拜几十年来流血流汗、建功立业、创造伟大工业文明的劳动者和科技先驱,却去崇拜殖民地里长出来的罂粟花。
四大才子的代价是什么?
问个小小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住着半山别墅,和权贵富豪们觥筹交错,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自称有60多个女友……到老还要住海景套房,雇八个人照顾自己,这人到底是什么人?
然后他教育年轻人要“快乐生活,享受人生”,这个有说服力吗?
他确实是在快乐生活、享受人生,但代价是什么?
代价就是那里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吃不起什么好饭,住不上什么好房,一个个把自己塞在鸽子笼里,马桶和锅灶摆在一起,出门吃个茶餐厅还要受气……他们,就是“代价”。
什么“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云里雾里缠七缠八一大堆,翻译翻译就是花不完的钱、玩不完的女人……就这种腐朽的生活方式,真的值得很多人去追捧和效仿吗?他们这个圈子,和美国萝莉岛有什么区别?
半殖民地出生的买办们,天生不自信,不明白自己的财富和地位来自哪里,既自卑,又过分敏感,害怕别人不尊重自己……于是就要想尽办法给自己加头衔、起尊号,雇佣一堆媒体和无良文棍大吹法螺——不过就是一群搞娱乐业捞钱割韭菜的混子,借着时代的风口飞上了天空,就人五人六起来,非要自称什么“天王、天后、神、帝、才子、名媛”,有的没得,得都凑个四大,阿猫阿狗都要弄个尊位,明明是文化荒漠,却要争什么文化高地,思之令人发笑。
我们几十年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期间无数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其中人杰英雄灿若星辰,那些改天换地的的勇士、那些突破封锁开拓创新的专家、那些辛勤劳动的生产者……哪一个不足以彪炳史册?他们很多人功盖天下、泽被苍生,他们可曾自诩过什么“天王、天后、大帝神仙才子佳人”?
半殖民所谓的“才子”,能和上面的那些建设者比吗?
你说他是才子,那么就请他拿出一件像样的作品来!然而他一件都没有,就凭有钱、有名,就能高高在上装大师……
这人一生不过是拉皮条、混圈子、割韭菜、附庸风雅、做权贵和资本的掮客和白相,不过就是一个有钱无德的流氓无赖而已,前半生最大的事业就是逼良为娼、让女演员去拍三级片,后半生就是吃喝玩乐、自抬身价,一开腔就是女人,离了女人就不会说话……油腻丑陋的老色批而已,这种人,有什么资格被捧成“才子”?
他这一生,到底有什么作品,有什么道德,有什么功业?立功立德立言,一个都沾不上,几十年之后,没有人记得他是个什么人,更不知道他为社会留下了什么,那么他凭什么要被纪念?
某些社会确实会诞生那些不事生产、穷奢极欲、养尊处优、脑满肠肥的人……但代价是什么?谁来养活他们?
他们吃的饭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们的享乐也不是凭空诞生的,他们的所有的“自由”,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某些人那么怀念他们,是希望他们回来吗?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