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麒元:港⼈为何不关⼼经济制度和政策

2025-05-16 09:03:42 来源: 麒元纵横作者:卢麒元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图片

⼤公⽹ 2017-3-15

  许久不谈⾹港问题了,特别是极少再谈⾹港经济问题了。因为,⼗⼏年前,在《⾹港的超级地租》和《回到⼀九⼋三年》这两篇⽂章中已经说清楚了。说清楚了,会有⽤吗?结论很残酷─没一点⼉⽤。⾹港市民极少关⼼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令⼈震惊的是,全社会的焦点竟然仅仅在于谁会当特⾸。试想,⼿机坏了,不换晶⽚,⼀根筋地要换⼿机套。这,能不让⼈感慨吗?

  ⾹港的繁荣,源于⼀九七⼀年到⼀九⼋三年的黄⾦⼗二年。⼀九六七年暴动后,港英当局被迫开启了历史性的改⾰,港英当局开始赋予港⼈部分当家作主的权⼒,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调整极⼤激发了港⼈的潜⼒,⾹港经济迅速地崛起,成为四⼩龙并跻⾝发达地区⾏列。历史证明,好的制度和政策,就能带来全⾯的发展和稳定。

  可惜,⼀九⼋三年后,港英当局着⼿部署主权交接后的运作,开始扭曲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英国⼈设计了超级地租和联系汇率,开始通过超级泡沫转移在港形成的巨额财富。⾹港社会整体上是幼稚和单纯的,完全不明⽩⼀九⼋三年到⼀九九七年发⽣了什么。所以,在⼀九九七年之后,社会开始集体抱怨祖国,特别是到了⼆0⼀七年,这种迹象没有缓和。

当思维⽅式⾛偏后

  国家给了⾹港⼀系列优惠,不向⾹港居民收取税费,中央政府担负驻军和外交费⽤,并⼤规模提供各种经济政策的红利,这难道不算是祖国和祖国⼈民的爱吗?但,祖国的爱,更应该是⼀种⽗亲的爱,那是⼀种在制度和政策层⾯的匡正。为什么不阻⽌超级地租和检讨汇率呢?三⼗四年前不能阻⽌,二⼗年前呢?二⼗年前不能阻⽌,今天总应该可以了吧?

  如今,普通港⼈承受着巨⼤的经济压⼒,当房地产泡沫年复⼀年地吞噬着⼈们的梦,除了发泄怒⽓,似乎⽆法再有多的作为。社会缺乏独⽴的思想家,⽆法解读数⼗年来的巨变,整个社会没有能⼒站在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度审视历史。多数⼈能讲⼏句英语,但⽣长在畸形的⽂化环境⾥,年长的有封建迷信,年轻的有或多或少的洋迷信。⽽作为⼀个国际⼤都市,定位于国际⾦融中⼼,所需要具备的理性和务实,在⾹港却显得是那样的难能可贵。

  当思维⽅式⾛偏以后,看待问题的结果会变成怎样?⽐如,超级地租、联系汇率,这是两把“杀猪⼑”,遗憾的是,部分港⼈却认为这是⾹港制度的“骄傲”。⾛遍⾹港,遍访港⼈,对于满地的商机,不乏有头脑的商⼈,⽽传统的商业经,在⾹港也已代代相传,成熟发展。但是,有多少⼈懂财政呢?有多少⼈知道⾹港真实的税负呢?有多少⼈认真思考过,为什么⾹港弹丸之地,却能出世界级超级富豪?⽽又有多少⼈计算过,英国⼈这三⼗四年从⾹港转移⾛了多少财富?

  ⼀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与它的⼼态总是相关的。普通⼈⼼⾥苦,却⽆法倾诉。于是,他们决定换“⼿机套”。所以,就看到⾹港近乎滑稽的选战了。⼿机坏了,不想换晶⽚,⼤家集中精⼒,拚了命挑选⼿机套。但⼿机套,能改变⼿机的晶⽚吗?如果说⾹港还没有认清楚问题的根源,内地同胞能否成熟⼀些呢?内地的专家学者能否帮助⾹港,做⼀点有意义的事?⽐如说,告诉国家,⾹港的经济制度是哪⾥出了问题,经济政策是哪⾥出了问题,⾹港应该如何改变这种⼏乎荒谬的制度和政策设计?当然,内地的学者和专家也应该想想,内地学⾹港的超级地租和联系汇率意味着什么。难道,⾮要挨到不可收拾,才会改弦更张吗?

重新回到狮⼦⼭下

  接触⾹港这块⼟地二十二年了。在这⾥,有各⾏各业的好朋友,我深切地了解他们的内⼼世界。闹哄哄的选举,很快就会过去。可是,以后呢?超级地租和联系汇率要再搞⼆⼗年吗?或者,⾮要将⾹港搞成中央补贴的⽼少边穷地区吗?今天,在反对派的煽动下,部分港⼈确实幼稚⽽单纯,有时候甚⾄显得有点⼉愚昧。

  但是,⽆论如何,⾹港曾经奋⽃过,曾经辉煌过,只是在后殖民时代的新纪元中,⾹港⽬前还未能真正建⽴起主体性和⾝份认同。我必须说,⾹港市民是可以“幼稚”和单纯的,因为他们⾝后有⼀个强⼤的祖国。在某种程度上,我不认为港⼈能够⾃⼰检讨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因为终极⽴法权掌握在国家的⽴法机构⼿中。或许,这就是⾹港市民不关⼼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外在原因吧。

  在⾹港,谈经济问题,变得越来越紧张了。说多了,上下左右都不喜欢。好,那就简单⼀些。请注意我以下的叙述逻辑:真理在质疑中产⽣,不许质疑的怎会是真理。不要仰望太平⼭,重新回到狮⼦⼭下。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