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自媒体号

虚声:聊聊杨、钱、邓等

2025-10-27 14:58:03  来源: 虚声公众号   作者:虚声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10月24日,杨振宁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很多人前往送别。遗体上覆盖的国旗,意味着国家对他的认可。这里说杨、钱、邓,并不是拿他们比较(他们都是塔尖上的人物,杨在理论物理世界贡献更大,钱和邓有大功于中华民族),而是为了描述一些历史规律。

  个人层面来说,杨振宁的人生很圆满。

  他出生于高知家庭,虽然经历乱世,但个人生活很幸运地没有遭遇冲击。

  他的求学之路很顺畅,从中国到美国,都是顶尖名校,有名师良友相伴,身边群英荟萃。

  他的事业很顺畅,年纪轻轻就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并且摘下诺贝尔奖的桂冠。

  他的家庭也很美满,第一任妻子杜致礼与第二任妻子翁帆都很出色。

  从历史地位上讲,他是历史上最出色的科学家之一,基本上相当于科学界天花板了。他提出的规范场理论成为人类研究客观世界最基础的规律之一。

  当然任何人的一生,都有遗憾。杨振宁一辈子,有两个遗憾。

  第一个遗憾,和李政道分道扬镳。两位华裔科学家,在美国都做出惊人的成绩,原本是载入史册的佳话。遗憾的是那份珍贵的友谊没有持续到最后,杨和李两人也为此感到遗憾。但人性就是如此,从不缺乏悲剧因子。

  第二个遗憾,回国稍微晚了一点。注意,这里是稍微晚了一点。他落叶归根时是2003年,那时已经年过8旬,学术生涯基本已经结束。如果能早个20年,情况会大不一样。这里说一下,杨振宁那个级别的人,任何时候回国,都是巨大的利好。

  有声音说,杨振宁应该如钱学森、邓稼先那样早早回国。其实那样难度很大。杨振宁擅长理论物理,那时中国科学还较弱,杨振宁回国可能就无法取得那些成绩。一般来说,科学家年过60就难以出成绩。如果他在60岁左右(1980年前后)回国,既不耽误他的科研成绩,对中国也会有更大的贡献。

  二次世纪大战前夕,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当时爱因斯坦已经54岁,到美国之后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科研成果,但因为还可以教学与从事科研工作,成为美国的一面科学旗帜,为美国成为西方科学中心发挥了巨大作用。杨振宁如果60岁左右回国,以他的号召力,可以给中国科学界提供更大的动力。

  钱学森和邓稼先他们回国较早,基本上放弃了从事理论物理的可能。如果他们不回国,或晚20年回国,按照他们才智,大概率也能获得不俗的成绩。他们提前回国,相当于放弃了个人事业,为家国大业而放弃了个人前途。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让中国迅速拥有了两弹一星,再次矗立东方而不倒。他们是中国的铸剑师,有大功于中华民族。

  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们带领古老的中国涅槃重生,让近代被压弯的中国人再次站立起来。两弹元勋元勋让中国人挺直的腰杆子不会再次被压弯。

  我在《不被理解的毛泽东》系列中,专门描述过两弹一星的那些科学元勋:

  有讲钱学森历尽千辛万苦回国,为中国导弹事业呕心沥血。

  有讲邓稼先为了原子弹和氢弹殚精竭虑,最后搭上了自己的健康与生命。

  有讲钱三强为了组织科学团队而前后奔走。

  有讲郭永怀在意外事故中,用生命守护绝密资料的决绝。

  还有彭桓武、程开甲、王承书(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女性之一)等的坚韧与牺牲。

  没有他们,中国就没有如今的硬气和底气。

  我当年写《不被理解的毛泽东》系列,写到两弹元勋这些人的时候,内心也是心潮澎湃。但是当时没有更深一步的思索。

  华夏文明延绵不绝几千年,历经各种苦难与辉煌。在人类文明史上,华夏文明是唯一不曾断代,在奴隶文明周期、农耕文明周期、工业文明周期,均有亮眼表现的民族。

  华夏文明近代的落伍,本质上是古老的农耕文明因为太过沉溺于昔日辉煌,而错失工业文明先机,从而陷入泥潭。

  按照立体史观逻辑,任何一个文明或国家,一旦错失体制或文明周期的机遇,就可能倒在历史长河中。但中国在遭遇极端的落后与危机时,挺了过来。

  在毛泽东领导的革命者重塑中国之前,其实也有人杰尝试过救国之策。

  当初洪秀全试图借上帝主义中国化(自称上帝小儿子)推翻清王朝,失败了。因为华夏文明自古是世俗文明,和宗教意识形态不兼容,最后被曾、左、李等汉人镇压。

  曾、左、李试图搞洋务运动救国,搞了几十年,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在甲午战争中失去了所有。日本反而成了亚洲一哥。

  后来康梁搞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也启发了一代人。谭嗣同之死,又惊醒了一代人,让他们决定搞革命。

  孙中山试图搞革命救中国,不成功。

  如此这般,所有这一切都写在了《民国梦和民国》中,并且按照立体史观的视角做了推演。

  毛泽东学贯古今,总结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之后,一手枪杆子(提出枪杆子出政权,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一手笔杆子(把世俗的马列主义哲学和传统的华夏世俗文明相结合,形成了指导中国走势的毛泽东思想),和他的战友们改变了历史走向(带着中国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但是要想在工业文明周期内赶上来,就必须在国防、工业化和科学领域赶上来。两弹元勋们用自身实践,完成了国防工业化的同时,也给现代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如今的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要想奔向星辰大海,还需要构建属于自己的科学高地。历史上两次科学革命都发生在西方,让西方在过去几百年取得了巨大的领先优势。这也是杨振宁、钱学森、邓稼先他们都去西方求学的原因。

  现在的地球村颇为沉寂,还需要第三波科学革命。我个人希望,这次科学革命能在中国爆发,力助华夏文明再次成为引领历史前进的风向标。到那时,中国的“杨振宁、钱学森、邓稼先”们不用外出留学,国外的“杨振宁、钱学森、邓稼先”们会来中国留学。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