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兰德公司近日发布报告称,过去十年间中国在非洲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非洲领导人普遍欢迎中国参与非洲事务,中非关系发展备受国际关注。
报告分别从中国和非洲的角度论述了二者的合作关系:一方面,中国通过满足非洲发展需求,建立起富有活力的供需关系,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医疗和援助以及实现持久经济发展的机遇。在这种供需关系中,中国帮助非洲努力达成其发展目标。有分析称,非洲领导人的访华频次与中国对这些国家的金融、投资及贸易支持力度呈正相关。另一方面,中国也将非洲视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支点,如今中国在非洲的利益已涵盖经济、政治和安全等多个领域。具体而言,中国的经济利益集中在确保关键矿产资源以及为其制成品开拓市场方面;政治利益侧重于争取对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的支持,并提升其全球影响力;安全利益集中在保护在非洲的中国公民和投资方面。
报告指出,中国获得了多数非洲国家精英群体、中产阶层的积极评价。非洲领导人普遍欢迎中国参与非洲事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中国不会干涉非洲国家的内政,也不会将“民主”或“人权”设为合作的前提条件。
报告称,虽然一些非洲国家曾尝试将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作为筹码,以争取西方给予更好的待遇和让步,但效果参差不齐。中国为非洲国家提供了西方规则之外的另一种选择,部分非洲领导人明确表示要采取向东看向中国、远离西方的政策。
报告选取肯尼亚、南非、赞比亚三国与中国的关系作为研究案例,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三国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以及安全等领域关系予以分析后认为,中国与非洲的接触并不是新动向,但进入21世纪以来,中非关系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尤其随着西方从非洲撤退,非洲在经济和政治上与中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与非洲交往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满足了非洲的需求,并创造了一种动态供需关系,中国比西方给予了非洲更多的帮助,承担了更大的责任。
报告特别肯定了中非合作论坛的有效性,认为“中非合作论坛是中非之间成功的协调机制”,并认为该论坛未来可能纳入更多机制,就中非共同关切的议题展开对话与合作。
▲2024年,湖南现代农业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与卢旺达加绍拉农场公司合作,启动卢旺达—湖南辣椒产业示范项目。图为工人在卢旺达东方省恩亚加塔雷地区筛选辣椒。(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