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辆车、20多个品牌、15个测试科目、216次碰撞……
近日,懂车帝联合央视发布《懂车智炼场》系列节目,对36款热门车型的辅助驾驶系统进行了封闭道路实测,并设置了涵盖真实高速与城市道路的15类事故场景。

结果令人意外:没有任何一款车能“满分通关”,即便是表现最好的特斯拉,也仅在部分测试中脱颖而出。


在模拟测试中,央视和懂车帝直接封闭真实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安排了车辆、假人模型、复杂交通流动,构建出15个贴近真实场景的科目,对市面上近40款车型进行全面测试。
从高速日常驾驶的突发情况到夜间施工的复杂环境,测试内容几乎涵盖了驾驶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高风险场景。

在模拟高速紧急变道场景中,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X表现最为亮眼。高速场景中,它们6个项目通过了5个,面对“高速加塞”、“前车突然消失”等场景,反应迅速,成功避险。
这得益于其长期积累的FSD(完全自动驾驶)数据训练,使其在识别高速场景下的突发状况上更为灵敏。

但即便是特斯拉,也不是全能。比如在“高速临时施工”项目中,它也未能顺利通过。这说明当前技术尚未达到“全自动”的程度,哪怕是全球数据最丰富的FSD,也有边界。
2
国产智驾集体翻车
国产品牌的表现,可以说是“全军覆没”也不为过。
尤其是在“高速突发事故变道”场景中,问界全系失败,车辆犹豫不决,结果直接撞上去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车型的表现差距巨大。蔚来ES6、小鹏G6、魏牌蓝山等车型也在部分测试中表现出较强的预判与响应能力,能够提前识别风险并做出制动决策。
然而,更多车型在关键场景中“翻车”:问界M9在遇到高速修路桩桶时犹豫不决,最终导致碰撞;阿维塔07虽能及时刹停,但稳定性仍不如预期;比亚迪(337.930,-4.79,-1.40%)秦L则在夜间施工模拟中大放异彩,甚至主动鸣笛提醒周边车辆,被网友戏称为“10万元级别的智驾天花板”。

此次测试的深层价值,不在于谁家“更智能”,而是揭示了当前L2级辅助驾驶系统的根本属性——辅助而非自动。
3
测试引发争议,懂车帝回应:没有人工干预
测试一出,测试结果引发了巨大的行业争议。
一些网友质疑测试方法不够严谨,认为场景设计和变量控制存在漏洞;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些测试恰恰揭示了智能驾驶系统的本质——它们只是“辅助驾驶”,并非真正的自动驾驶。
对此,懂车帝在回应中强调,测试的目的并非挑出“最智能”的车,而是通过事故模拟,科普辅助驾驶的边界,让消费者认识到自己才是安全驾驶的第一责任人。

懂车帝表示,所有车辆测试均未有驾驶员干预。
在测试过程中,驾驶员并未人为干预方向盘打断车辆向左变道,而是车辆的AEB功能触发后,导致车辆的NCA功能因AEB的持续介入而被抑制,NCA功能被抑制后,车辆无法执行绕行动作。
面对外界对测试不严谨的质疑,懂车帝回应称测试基于真实场景,车辆配置尽量统一,且由央视联合监督,主旨在于科普和揭示现阶段辅助驾驶的边界,而非选出“最佳智驾”。
专家指出,测试结果凸显出辅助驾驶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技术短板和策略差异。当前多款国产车型的AEB与智驾系统尚未打通,算法决策存在冲突,这使得同一品牌不同车型在相同场景下表现迥异。

通过这次测试,我们不难看出,智能驾驶技术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距离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数据显示,在高速夜间施工+卡车场景中,仅47%的车辆能安全避让;儿童突然冲出马路情境下,仅58%的车辆能有效制动。这些成绩提醒我们,自动驾驶的“神话”远未成真。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迈向国际市场,辅助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强化企业安全责任、规范营销宣传、推动标准制定,才能真正让“新三样”走得更远。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