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势汹汹,特朗普正在搞“迂回遏华”

2025-07-11 08:28:01 来源: 九万里作者:九万里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近期,美国解除了一系列对华出口限制性措施,恢复了EDA软件、乙烷、飞机发动机等产品的出口。

  这些动向传递出了中美关系的积极信号,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也表示,最近中美关系有所改善。

  而就在取消对华直接限制的同时,特朗普政府又密集推出了一系列涉及中国周边国家的政策,涉及关税、关键矿产、芯片等多个方面。

  这些政策从根本上说都是剑指中国,显示出了特朗普通过第三方“迂回遏华”的新动向。

“迂回遏华”来势汹汹。

  特朗普的“迂回遏华”,主要是施压与中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有关键链接的第三方出台对中国不利的政策,进而遏制中国发展空间、削弱中国的影响力。

  美国政府近期的多项政策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美越贸易协议剑指中国转口贸易。

  7月2日,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对越南输美商品征收20%关税,而对经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加征40%惩罚性关税。

  美国此次将关税火力指向东南亚“转口枢纽”,主要还是为了遏制中国。

  根据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美国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出口额为709.1亿美元;中国则是越南最大的进口市场,同期进口额达847亿美元,转口贸易规模庞大。

  美国此次40%的转运关税,就是为了阻断中国商品通过第三国向美国出口,精准打击转口贸易模式。

  此外,美国还重启并升级《贸易执法强化法案》,不仅要求进口商提交全供应链数据,还提出对关联企业实施连带处罚,一旦一家企业被发现从事转口贸易,即暂停所有关联企业的对美出口。

  由此观之,美国已经盯上了中国的转口贸易,企图彻底封堵经由第三国向美输出商品的通道。

“四方关键矿产协议”打造排华供应链。

  7月1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外长会宣布启动“四方关键矿产协议”,宣称“旨在通过合作保障关键矿产供应链多元化”,实际上就是要削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资源国,已探明的稀土储量高达约4400万吨,约占全球总储量的40%。

  更重要的是,中国具备独一无二的技术和产业链优势,当前超九成的稀土都要由中国进行冶炼加工,美国90%的稀土都来自中国。

  今年4月,中国进一步加强了稀土出口管制,引发了美国对供应链“突然收紧以及未来可靠性的严重担忧”。

  于是,美国极力拉拢亚太盟友,构建关键矿产“排华联盟”,企图削弱中国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地位,加速“去中国化”。

7月1日,美日印澳“四边机制”(QUAD)在华盛顿召开外长会。

AI芯片出口限制构筑“大院铁幕”。

  据彭博社7月5日报道,美国商务部正在起草新规,计划收紧对马来西亚和泰国的AI芯片出口限制,以阻止高性能芯片通过两国间接流入中国。

  马来西亚是全球第六大半导体出口国,英特尔、博通等国际半导体巨头均在马设有工厂。

  相关数据显示,在马来西亚的半导体出口地区中,中国居于首位,占据了出货量的约四成。

  2024年马来西亚对中国的芯片转口量同比增长47%,其中高端AI芯片占比23%。

  同时,泰国在AI芯片产业链中也具备重要地位。

  目前来看,特朗普政府在加强对华直接封锁的同时,还盯上了马来西亚、泰国等第三国,企图彻底“锁死”对华芯片出口。

  把近期这几件事串联起来,可以看到特朗普政府在“正面遏华”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迂回遏华”。

威逼利诱第三方就范。

  为了实现“迂回遏华”的目标,特朗普政府或威逼或利诱,形成了“胡萝卜加大棒”的组合策略。

以长臂制裁为要挟。

  美国经常运用长臂管辖手段,逼迫盟伴在遏华问题上“随美起舞”。

  2025年2月,特朗普签署《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在限制中美双向投资往来之外,还将盟友绑上“战车”,要求盟友投资者在关键领域中避免与中国等对手国家合作,确保投资符合美国利益。

  这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各国自主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的权利,形成“制度性选边”。

以安全保障为筹码。

  凭借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国常常以安全保障为交换条件,让盟友纳上“遏华投名状”。

  2025年3月,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警告德国,若蔡司继续对华出口光刻机镜头,将终止美德情报共享。

  美国通过军事胁迫、情报施压等手段,要挟盟伴在对华问题上保持步调一致。

以利益合作为诱饵。

  美国还擅长利用经济援助、市场准入、技术合作等利益手段,拉拢其他国家疏远中国,或在特定议题上配合美国对华政策。

  在关税方面,美国以降低关税或豁免部分商品关税为条件,要求盟友在经贸上做出对中国不利的决定。

  在科技方面,美国则通过放宽对盟友的高科技出口限制,换取其向美靠拢、孤立中国。

为何加码“迂回遏华”?

  一段时间以来,特朗普政府选择加码“迂回遏华”,有着多重考量。

  规避中国强力反制,减少自身负面影响。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在稀土、新能源设备、基础工业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短期来看,美国如果推进全面对华“脱钩断链”,自身无疑将面临产业链断裂危机和通胀失控风险。

  今年以来,特朗普挥动关税大棒,对华加征畸高关税,并推出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

  对此,中国及时给予有力反制,在对等加征关税的同时,还加强了稀土等战略物资的出口管制,让美国感到了切肤之痛。

  迫于压力,美方不得不主动提出谈判,并取消了大部分已加征关税。

  出于对中国坚决斗争、坚定反制的忌惮,特朗普权衡之下选择了“以第三国为跳板”的迂回策略。

逼迫盟友站队,强化阵营对抗。

  在中美战略博弈的复杂棋局中,多数国家陷入“战略模糊”的两难境地。

  它们既希望维持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以分享全球最大市场红利,又需顾及美国在安全防务、技术标准等领域的影响力。

  世界银行2024年《全球经济展望》显示,65%的中等收入国家对美出口依存度超过20%,而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度平均达35%,这种双重依赖使它们在中美摩擦中被迫采取“走钢丝”式平衡。

  而美国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迫使相关国家选边站队,既能分担成本和风险,又能服务自身利益,低成本维护霸权。

  总体来说,美国借力第三国的“迂回遏华”,本质上是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攀升路径的系统性封堵,背后隐藏着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忌惮,也折射出美国维系全球霸权的深层焦虑。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