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很多人都说新中国前三十年发展慢,尤其是农业。事实到底如何呢?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粮食产量数据,我们来看看真相。
什么是粮食产量呢?
根据国家统计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主要统计指标诠释》:
【在中国,粮食产量是指一个地区谷物、豆类和薯类全年的生产总量,通常也称为粮食总产量。
粮食按生产季节分类可分为夏收粮食、早稻和秋收粮食;按品种分类可分为谷物、豆类和薯类。其中,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以及其他谷类(如谷子、高粱、大麦、燕麦、荞麦等);豆类包括大豆、绿豆、红小豆等;作为粮食统计的薯类只包括马铃薯和甘薯,木薯作为其他农作物统计,其他薯类作为蔬菜统计。
谷物和豆类粮食作物,一律按脱粒、晒干后的原粮折国家标准含水量计算产量,薯类粮食作物中的马铃薯和甘薯以鲜薯5:1折算成粮食产量。】
1、谷物单产
1961-1978年世界各国(地区)谷物单产(橙色为中国):
1961-1978年新中国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印度、阿根廷、墨西哥、泰国、苏联等国家谷物单产世界排名:
新中国谷物单产排名从1961年的69名(154个国家、地区)稳步增长到1975年的36名(157个国家地区)、1976年的39名(157个国家地区)、1978年的34名(157个国家地区)。
新中国排名率从1961年的44.81%稳步上升到1975年的22.93%、1976年的24.84%、1978年的21.66%。
作图如下:
这是中上等水平,虽然没有工业成就那么耀眼(1978年成为第五大工业国),但绝对不是落后水平。
即使在最困难的1961年,排名也在中等水平,超过了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作为传统农业发达国家,巴西、印度、阿根廷、墨西哥、泰国是农业国,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仅次于美国与新西兰,超过了农业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
作图如下:
图中蓝色柱状是新中国排名,折线是其他国家排名,可以看到,只有美国与新西兰谷物单产排名在新中国前面。
2、人均粮食产量
1978年世界各国(地区)人均粮食产量排名(橙色为中国):
1961-1978新中国人均粮食产量排名、排名率:
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在174个国家(地区)排名从1961年的第67位,到1965年的第52位,1966年的42位,1976年的40位,到1978年的第35位,排名率为20.11%。与谷物单产的数据(157个国家或地区,排名第34位,排名率21.66%)、基本相当。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人均粮食产量,属于中上等。
3、从中国与苏联灌溉地对比看新中国的农业发展
从上述的数据中可以看到,苏联谷物单产低于新中国,人均粮食产量高于新中国。
这说明了苏联人均耕地多,新中国人均耕地少。
苏联的粮食单产低于新中国,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苏联的农业水利建设远远落后于新中国。根据《农业经济丛刊》1982年第5期《三十年来的苏联农业》(作者:李仁峰):
【三、苏联农业抗灾能力差,谷物生产起伏大
苏联对农业长期实行粗放经营的方针,忽视了农业水利建设。1950年,全国的灌溉面积860万公顷,仅占当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5亿公顷的5.7%。近十多年来,苏联开始重视水利建设,但是,进展很慢,到1978年,全苏仅有灌溉地1,600万公顷,占农业用地总面积6亿公顷的2.6%,占耕地面积2.3亿公顷的6.95%。同时,苏联把灌溉地主要用于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在苏联,全部棉田都是灌溉地,这是苏联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300多万公顷灌溉地用于种植谷物,仅占谷物播种面积为2、3%,其产量仅占谷物总产量的5%,根本谈不上旱涝保收。因此,苏联的谷物生产,仍起伏不定,大的旱灾仍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1979~1981年,连续三年大旱,弄得苏联当局很被动,日子很不好过。】
从中可以看到,灌溉地是粮食产量稳定的基本保证,可以极大改变靠天吃饭的无能为力,可以做到旱涝保收。
新中国1978年灌溉地4497万公顷,总耕地面积9939万公顷(《中国统计年鉴1998》),灌溉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5.25%。而苏联仅为6.95%。
新中国1952年耕地面积为10792万公顷(国家统计局《建国三十年国民经济统计提要》),灌溉地为1995.9万公顷(《中国统计年鉴1983》),占总耕地面积的18.49%。
从图表中可以直观看到新中国前三十年在水利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灌溉地占耕地的比例,1978年比1952年增长了115%,而苏联仅增长了22%。
1961年,苏联的人均粮食产量在全世界排名第8;1978年,苏联的人均粮食产量在全世界排名第9。
《三十年来的苏联农业》:
【苏联的粮食问题,主要是饲料间题。据统计,苏联的饲料用粮1953年仅3,530万吨,1970年超过1亿吨,目前则超过1.5亿吨。苏联报刊也说:“每年将谷物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用作饲料”,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用粮还在不断增长,这是苏联粮食问题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