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模型下轻重工业设备的比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025-06-25 12:43:38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作者:叶风尘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再复杂的事物,它的底层逻辑往往是简单的。我们今天就来用最简单的语言,揭示一个秘密: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是怎么决定的?

1、关于静态投资回收期

  制造业离不开设备。我们建立一个极简模型:人手1台设备,设备是通用的,价值一样。能制造设备的就是重工业;不能制造设备、只能使用设备的就是轻工业。

  没有轻工业的情况下,重工业每年能生产几台设备呢?一般来说,工业项目的建设周期是3年。我们把工业项目理解成设备,这样设备的生产周期就是3年,1台设备要3年时间才能生产出来另1台设备。

  有轻工业的情况下,重工业就要用自己的这1台设备为轻工业生产设备。如果仅仅为轻工业生产,重工业的能力就越来越小了,所以重工业为轻工业生产若干台之后,就要回去再为自己生产1台。

  当重工业为自己再生产出来1台设备的时候,重工业就有了2台设备。此时重工业的资本总量就翻了一番。资本来源于投资,在一定时间内,投资者收回全部的投资。这个时间叫做静态投资回收期。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设备比例轻易不变。重工业能几年收回投资,轻工业就能几年收回投资,所以轻重工业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是一样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是3的倍数:6年、9年、12年……

  如果是6年,重工业1台设备,轻工业1台设备;如果是9年,重工业1台设备,轻工业2台设备;如果是12年,重工业是1台设备,轻工业是3台设备。以此类推。

  静态投资回收期越短,资本收益率越高,比如静态静态投资回收期6年,在不折旧的情况下,资本6年翻一番,资本收益率就是12%,对应的最大经济增长率也是12%。

2、关于折旧

  从会计的角度,静态投资回收期,就是用净现金流量收回投资的年限,这个净现金流量包含利润和折旧两部分。折旧是未来设备更新的钱,来源于每年的计提。

  传统概念认为,折旧是固定资产损耗的补偿。这个概念落伍了。折旧的目的在于换代。产品换代,要求设备也换代。每次的换代,即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效率的进步。

  即使没有折旧,工厂也有修理,设备一样能用,不需要对固定资产的损耗进行实物的补偿。传统技术经济学讲究设备经济寿命的分析,今天毫无意义。折旧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进步。没有设备是用到不能用才换的,就好像家用汽车。

  折旧和利润,本质上都是剩余价值。多提折旧,利润就少点;少提折旧,利润就多点。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不再过问企业的具体折旧了,折旧不折旧的,是企业自己的事。实际折旧和会计折旧无关。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一个和轻重工业设备比例有关的指标,它代表的是产业结构,只有几个简单的时间可选:6年、9、12年······,一旦选定后,不能轻易的改变,否则会面临动荡。

  最短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可以最快的收回投资。如果国家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6年资本就可以翻一番,最大经济增长速度达12%。

  如果国家处于经济低速增长期,曾经的利润就都变成折旧了,设备的寿命等于静态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是6年,设备的寿命就是6年。

  设备6年一换代,意味着产品也是6年1换代。我们看到,国际汽车制造业,基本上都是6年一代产品。索尼游戏机几十年了,基本上也是6年一代产品。

  6年一换代,不代表企业没有利润。换代会给企业带来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一样会带来经济的增长,只不过是经济增长的幅度较小。

  理想状态下,只要静态投资回收期是6年,无论是折旧还是不折旧,设备都会在6年内翻一番。只不过是6年折旧,翻番的是设备的价值,不是设备的数量。

  例如,按照资本的平均利润率12%,资本在6年内,从1增加到2。此时,释出的相对剩余价值是1的12%。原来有人口红利,劳动价值可以在6年之内翻一番,但是没有人口红利,劳动价值只能在6年之内实现12%的增值。

  12%×12%=1.4%,即每年的劳动价值的增值率是1.4%,相当于经济增长率也是1.4%。当然,这个只是理想状态,相对剩余价值受技术发展的影响,我们只能是基于平均利润率对技术进行筛选,并不确定这个技术一定能实现平均利润率。

3、美国的崛起及其危机的轨迹

  美国在1910年左右,重工业等于轻工业。此时,静态投资回收期等于6年,美国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代。从1900年到1920年,美国人的平均收入574美元增长到1407美元。

  1911年,美国人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1913年,福特发明了流水生产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成了世界的兵工厂。问起美国于20世纪崛起的原因,教科书式的答案,一定和以上几条有关。其实呢,那些都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就是美国经济进入了静态投资回收期6年的模式。

  以静态投资回收期6年的模式发展下去不是很好吗?可惜,这个模式的最大缺点就是“成本”太高。重工业1台设备,只能带轻工业1台设备,剩余价值率是100%,也就是轻工业要用自己的一半产品去养活重工业。

  假设有2个国家,A国家的设备是1带1,剩余价值率是100%;B国家的设备是1带3,剩余价值率是33%。在两个国家的劳动收入完全相等的条件下,生产同样的产品,A国家的价格是2,B国家的价格是1.33。A国的产品要比B国的产品价格高出50%。

  1919年,国际贸易的最重要理论-要素禀赋论诞生;1920年,金汇兑本位制建立,极大的方便了国际贸易结算。此后,全球贸易量快速增长。从1920年到1929年,全球贸易额从300亿美元增长到686亿美元。

  在一个自由贸易时代,你能让你的产品价格比别人的价格高出50%吗?当然不能了!为了降低成本,必须减少折旧。内向型经济,价格高一些无所谓,政策的着眼点在于保增长。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价格非常敏感了。为了降低成本,你就不折旧或者少折旧,重工业的设备卖给谁去?1929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主要原因就是重工业的产能过剩。

4、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其亟待解决的问题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设备比例1:1,确实可以满足经济的高速增长的需求;一旦进入国际市场,1:1的比例就成了参与国际竞争的价格约束。当前,我国深度参与国际竞争,轻重工业的比例又如何呢?

  从2020年到2024年,我国共生产机床392万台,其中通用机械和设备消化了14%,能源与重型装备消化了7%,机床业本身消化了机床产量的4%。这三者都算重工业,这样重工消化了机床的25%。相当于重工业有1台设备,轻工业就有3台设备。

  重工业和轻工业之比是1:1,最大的工业增长速度是12%;重工业和轻工业之比是1:3,最大的工业增长速度是6%。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10年,我国的工业增长率是12.1%,2024年,我们的工业增长率是5.7%,符合理论推导。

  工业增长的速度低,经济增长的速度自然也低。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5%,虽然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是和10年前比起来,差距较大。究其根源,就是我们国家的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生产规模的比例太低了,具体说就是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设备比例太低了。

5、结论

  每个国家的发展,可能都会遇到这种两难的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侧重国际市场,价格有优势,但是静态投资回收期较长;侧重国内市场,静态投资回收期较短,但是会牺牲价格的优势。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

【文/叶风尘,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