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昆仑戟|时不我待:中美在关键军工领域的竞赛与稀土资源

2025-11-03 10:42:17  来源: 昆仑策网   作者:昆仑戟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导 言

  8月12日,中美同步发布的《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宣布双方的关税贸易战再次“休战”时,笔者指出,这“标志着作为中美世纪大博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双方的贸易(关税)战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并逐渐从美国的进攻转向中国的反攻”(见拙文《昆仑戟:“美国制造业回流”已成死局》)

  10月20日,笔者撰文指出:中国在10月初对美国在稀土等关键高科技材料上采取严格的出口管制举措,“从根本源头上卡住了美国半导体、国防工业、磁性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21世纪大国博弈关键和尖端产业的“动脉血管”,从战略根基上切断了美国高科技产业链的能源与原材料命脉。……这一“釜底抽薪、直击死穴”的战略打击,既遏制美国对华的科技围堵,又重塑全球供应格局,美国重建产业链的关键周期将被迫延长。”(见拙文《昆仑戟:釜底抽薪,直击死穴——谈中国对美在高科技产业链上的战略反攻》)

  中美在10月底马来西亚部长级谈判以及随后特朗普-习近平的高峰会上,双方达成了多项实质性框架协议,重点涉及关税、出口管制、稀土、农产品贸易及部分战略层面合作,成为近期中美关系的重要转折点。

  在笔者看来,中方此次“笑看战犯来求和”,在对方发动的贸易关税战中后发制人,进行凌厉的战略反攻,所取得的胜利看来是阶段性的,但实质却是决定性的。中方取得的胜利,连一向惯于打压中国而“抑中扬美”的西方主流媒体也纷纷作“鸟兽叹”:

  •美国《经济周刊》:“北京仅暂停最新反制措施,就换来了美国真金白银的关税让步。这次会谈的真实赢家是中国。”

  •瑞士《新苏黎世报》:“应对稀土与芯片断供危机已成为全球企业的新常态。美方被中国以资源牌倒逼做出关键让步。”

  •《纽约时报》:“此次达成的休战协议,却是以中国掌握主动权、美国全球信誉遭到削弱的形式收场。”

  •《纽约时报》援引多家美媒:“美方在贸易谈判中首次对国家安全相关技术管控作出让步,对中国来说是重要的突破。”

  •CNN、CNBC、路透社:“这远超所有人预期的中美谈判成果,实质上是美国自关税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妥协。”

  •BBC:“中国以持续对话但几乎不让步的新策略掌握主动权,令美方被迫做出关键调整。”

  •《经济学人》:“中国成功地把谈判转为‘中美共同应对全球问题,不再是被动应对者,而成为主动的议题设定者。”

  我们必须指出,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战”,最早的一次是19世纪末,面对英帝国主义以毒品销售打先锋的经济侵略,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民族英雄试图以虎门销烟等反制措施捍卫贸易公平,却因政府腐败,国力羸弱、军备落后,被英军、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等用枪炮轰开国门、长驱直入,最终不得不以丧失主权、割地赔款、遭受极度屈辱而告终。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国国防和军事实力仍然羸弱、如果没有多型洲际导弹成功升空、没有印巴现代空战6:0的惊人战果、没有9.3大阅兵所展示的使世界瞩目的强大战略威慑力,即使再富有、制造业再发达、手里再掌握更多的资源,美西方列强能让你有尊严地、气定神闲地坐在谈判桌上吗?

  国家安全、区域稳定、经济发展、国际市场、外交斗争、贸易谈判、主权和尊严,无一不需要强大的国力特别是军力作为根本支撑!

  我们看到,此次中方战略反攻所取得的阶段性但决定性的胜利,手中有两张最重要的王牌,即美方心心念念地想要中方购买大豆和要中方放松稀土供应的限制。中国是否购买和购买多少美国大豆,是特朗普政府明年11月中期选举是否成为跛脚鸭的关键,是其个人政治生命的燃眉之急,是时限不超过一年的短线要求,而且中方在巴西大豆涨价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多少买一些、做做顺水人情之举。但要中方放松或推迟稀土出口的管制则另当别论,因为这一点比前者重要百倍,牵涉到中美两国比拼最倚重的军事工业即军事实力的此消彼长(美消中长)、牵涉到是否能尽快我国与美国拉大差距的中长期大战略。

  鉴于此,本文搜集和整理了美西方军事和地缘政治研究机构以及权威专家媒体对于在中国控制稀土资源的情况下,中美在军事科技和军工领域中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对比和评估研究,供有兴趣的读者和研究人员参考:

  第一章:对美“几乎零容忍”的

  稀土封锁意味着什么?

  美西方多个智库与防务经济分析机构的最新研究表明,如果中国针对稀土采取“几乎零容忍”的出口禁令(即完全拒发军工与高端科技相关许可),美国防务体系与先进制造业将遭遇持续至少5 至 10 年的发展迟滞,并可能导致整体产业链断裂效应。以下是综合来自CSIS(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NBC(全球广播商业频道)、路透社防务分析、SFA Oxford、《纽约时报》 与 Discovery Alert 防务研究报告的评估数据 。

  1、若“零容忍”启动,美各传统重点防务项目的预计延迟时间

项目

涉及关键稀土元素

预计生产或部署延迟

主要受影响领域

F35 隐形战机发展计划

钕 Nd、镝 Dy、钐 Sm

延迟 4 – 6 年,Block 4 升级计划可能中断至 2031 年

飞控执行部分、雷达模块、用于隐身的合金

弗吉尼亚级、哥伦比亚级核潜艇

铽 Tb、镝 Dy

延迟 5 – 7 年,新舰艇建造批次或推迟至 2033 年

推进系统、声呐核心磁体

战斧巡航导弹 / 精确制导弹药

钕铁硼 NdFeB 磁体系列

延迟 3 – 5 年

导引与舵面伺服组件

B21 隐形轰炸机与雷达系统

钐 Sm、钆 Gd

延迟 4 年左右

电磁干扰防护与雷达天线

军用卫星与太空通信系统

钇 Y、铕 Eu 等

延迟 4 – 6 年

高频磁性合金、功率转换组件

  说明:若中国完全封锁重稀土(如镝 Dy、铽Tb、钆Gd、钇Y、釤Sm 等)的对美出口,2027 年前美国国内及盟国替代产能依旧只能覆盖其全球需求的 25% 左右 。

  2、对美国防务工业与高科技行业的总体影响

  1)防务产业总体延误

  CSIS 估算,在“零容忍”下,美国防工业整体产出将下降 30% 以上,新武器研发周期平均推后 5 – 8 年 。F35 与舰艇建造均可能因零部件短缺导致生产线阶段性停工。

  2)芯片与先进制造

  中国对 14 纳米及以下 半导体制造设备与存储材料同步收紧出口许可 。因此,美国与盟国在 AI 芯片、雷达与量子计算装备的上游材料上,或需 7 – 10 年 方能摆脱依赖。

  3)价格与成本冲击

  SFA Oxford 预测,若禁令维持一年以上,稀土氧化物和磁材价格将上涨 200 – 300 %,使导弹、无人机和电子战系统制造成本平均增加 25 – 35 %。部分投资需求会因此被迫延后或削减 。

  4)防务承包企业连锁反应

  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与 雷神 RTX 受波及最深;其次是 诺斯洛普·格鲁曼、通用动力、波音防务系统等。多家工厂被迫缩减高温磁材与精密传感器产量。 Discovery Alert 称,美国防务主承包商已进入“原材料存量倒计时”,部分型号零部件仅能维持 3 – 6 个月 。

  5)整体产业“脱钩时间线”

  多家机构(CSIS、SFA Oxford、BBC 防务专栏)认为,在现有投资力度不变前提下,美国要实现重稀土自主开采、分离与磁体制造的完整体系至少需8 – 10 年。在此之前,美国及其盟友仍将高度依赖中国的供应网络和许可体系 。

  3、综合评估:2030 年前的总体格局

  2025 – 2027 年:供应链进入“战术赤字”阶段,美方必须主要通过动用战略储备来支撑关键装备的生产。

  2028 – 2030 年:若全球替代产能无法迅速建成,美国防务及高科技制造将普遍落后中方 5 – 7 年,部分产业链差距(如 磁体、材料精炼)可能拉大至 10 年。

  2030 之后:若澳大利亚、加拿大与美国本土稀土分离厂顺利量产,方能有望开始逐步恢复战略平衡。但这个过程起码需要5-10年的时间。

  本章小结:

  在假设中国实行接近“零出口容忍度”的情形下,美国国防与高科技行业将持续遭遇供应链的锁喉。多项核心军事装备计划预计整体延迟3 至 7 年,整个防务工业体系将面临至少十年窗口期的战略空档。除非西方能在 2032 年前建立自主并强大的重稀土—磁体体系,否则中国在全球先进制造与战略资源掌控上的主导地位将继续扩大。

  综合近年多项跨国比较研究可见,中国在涉及稀土依赖的五大传统军事技术与防务领域(隐形战机、潜艇、导弹制导、雷达电子战及太空通信)中的进展速度,已在多数指标上超过美方,尤其在制造能力与供应链整合方面。来自CSIS(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美国—中国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2025 差距分析报告》(Gaps Analysis 2025 Report)、Eagle Intelligence Reports 以及 SFA Oxford等机构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这种差距变化的轨迹 。

  第二章:中美近十年来在关键军事科技领域中

  的发展对照和趋势

  1、总体格局变化:差距拉大或收窄的分化趋势

  1)上游与下游的分化结构

  据 Eagle Intelligence 2025 分析,近十年来,中国与美国在技术链条上形成“时序非对称”:美国凭借半导体设计与EDA 工具占据上游制高点,而中国凭借稀土、磁体、精密材料与制造掌握中、下游环节 。

  美方对华芯片出口管制造成中国在先进 AI 芯片制造上落后约 3 – 10 年 。

  中方反制的稀土与磁体管控,却使美国下游(制造)防务体系面临即时运营受限 。

  中美在五大关键军事领域里近十年发展的对比及趋势

技术领域

中国近十年进展

美国近十年情况

相对差距变化

(2025年前后)

隐形战机 / 航空电子

歼20 生产体系规模化,2025的批产量已超 过F35 一半

F35 因磁材受限遭遇瓶颈,成本上升

中国已开始领先

潜艇与海军装备

094A 与 096 型核潜艇 批量建造完成 

哥伦比亚级被迫推迟至 2033 年发交

中国领先 3 – 5 年

雷达与电子战

中国 FDA (最先进的频控阵)雷达首度实装 AWACS(机载预警系统)  

美方仍以 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 为主,升级较慢

中国从追赶转为局部领先

导弹与制导系统

规模化的智能化精确弹药制造 

美军工业扩产受约束

差距拉近持平,中国相当部分(各种中程、机载、潜射导弹等)反超

航天通信与卫星

北斗 + 量子通信网络覆盖亚洲

美国 GPS 性能持平但补网慢

中国正在快速反超

  2、总体评估与预测

  1)技术节奏差异

  《2025 差距分析报告》指出 :2015 – 2025 十年间,中国在制造与部署效率上的增速是美国的 2 – 3 倍,体现出“工业政策优于资本驱动”的结构性优势。

  2)产业链稳态与控制点

  SFA Oxford 与 CSIS 研究指出,美国目前仍领先于 AI 算法、晶圆设计及高端制造设备,但中国在稀土等关键资源掌控上的“卡脖子效应”将使美方高科技与防务装备整体发展放缓 5 – 7 年 。

  3)未来十年趋势预测(至 2035)

  若中国维持技术、资源的双重主导地位,到 2030 前后,中美在目前防务装备集成与应用环节的差距将缩小至 1 – 3 年。

  若美国稀土替代链持续受制,则部分中美高端装备差距会扩大至 5 – 8 年。

  《全球事务研究院》2025 报告预计:2035 年以前,中国在量子雷达、超声速装备、稀土磁体制造体系方面将全面占优,而美国仅可能在芯片架构与算法创新上保持领先。

  本章小结:

  多项跨国研究的一致判断是,中国在五项关键军工与高科技赛道近十年的加速度极高:

  •中国制造体系成熟度领先 5 – 7 年;

  •中国供应链的自给率远超美国;

  •中国研发与量产的周转周期缩短至美方一半。

  相反,美国虽在 AI 核心算法、半导体上仍握有上游优势,但受制于稀土与关键材料锁喉,其防务及高端制造的发展节奏将持续放缓。整体而言,技术差距正在结构性重构 —— 上游美国仍略为领先、下游中国已反超;若维持现有政策与产能布局并有稀土的控制权加持,中方将在 2030 年左右在综合工业国防体系中取得长期战略优势。

  第三章:未来十年中美在

  五大关键军事领域中竞争趋势(中性预测)

  根据对美国前景研究和预测的主观态度所建立的模型,有乐观、中性和悲观之分。根据来自多方最新研究与预测(包括CSIS 、《南华早报》“中国制造 2035”报告 、美国陆军 Mad Scientist 实验室 2035 太空竞争模型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报告 、美国国会中美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 USCC 技术竞争分析 与 兰德公司及大西洋理事会《 2035 全球安全前瞻》 ),未来十年中美在五大关键领域(隐形战机、海军装备、电子战与雷达、导弹制导与人工智能、航天通信体系)将呈现出“2030 阶段性平衡—2035 结构性反超”的趋势。这些,是一种“中性”的预测。

  1、总体比较和展望

时期

趋势判断

核心驱动

至 2030 年

中国在多数军工领域实现反超,在雷达、无人作战、空军与海军规模上显著领先。

中国的军民融合战略与稀土链完全的自主控制保障了制造节奏;美方在稀土与先进材料方面严重受制,进展缓慢。

至 2035 年

中国在综合国防工业、航天体系和智能化战争上总体远超美国;美方最多在半导体与高端 AI 算法领先。

中国2049 建军目标提前兑现 70%  ;美方基础设施与造舰产能陷于持续衰退 。

  2、五大核心领域中美发展“距离”的预测

  1)隐形战机与航空电子

  中国:到 2030 年 歼20 与 歼35 将形成年产 120(甚至更多) 的架级规模,六代机和隐形超高音速无人机开始量产,并具备自主发动机与雷达晶体材料(稀土钆、镓成分)体系 。

  美国:F35 生产维持在 100 架/年 上下,但受稀土与磁材供应影响,在Block 45 阶段升级推迟至少 3 年 。

  差距预测:2030 年前差距基本持平,2035 后中国凭供应链完整性与空基 AI 控制系统实现大幅反超。

  2)海军装备与潜艇力量

  CSIS 数据显示:到 2030 年中国海军舰船总数将比美方多 48% ; 2035 年 的综合作战吨位与VLS(舰载垂直发射) 单元上全面超越 。

  美国:受到其制造业萎缩和稀土缺乏的限制,将仅维持 290 艘的战斗舰艇规模 ,新一代哥伦比亚级潜艇推至 2033 年后。

  差距预测:2030年 中美海上力量平衡转折点,中国作战平台数量超美 15%-30% 。2035 年中国总体海军火力、导弹载荷与无人舰艇部署超过美国 1.5 – 2 代。

  3)雷达与电子战体系

  中国:2030 年完成相控阵+量子雷达融合布网 ,雷达分辨率及抗干扰指数领先美国 25% 以上。

  美国:仍处于AESA(有源相控) 向 “量子相控阵混合系统” 过渡阶段 。

  差距预测:2030 年中国实现反超;2035 年中国在空间地面一体雷达与电磁频谱控制上领先 5 – 7 年。

  4)导弹制导、人工智能与量子交叉应用

  根据 USCC 与 CSET 技术竞争白皮书  :

  美国现阶段在 AI 算法与量子计算研究仍领先 2 – 3 年;

  中国在数据获取、系统整合与无人化定向算法上则已反超。

  预测:2030年中美导引与验证能力持平;2035年中国量子AI 融合系统形成实装化武器体系(高概率为 60 – 80% )。

  5)航天通信与太空主导权

  根据美国陆军 Mad Scientist 的项目评估:中国到 2035 年超过美国太空主导权的概率为 71% – 85% 。

  2030 年前中国将完成嫦娥7 登月与国际月球科研基地初段建设,其星链式低轨通信网络将拥有卫星节点达 15,000 颗 。

  差距预测;2030年中国美太空通信能力差距缩至 1 – 2 年(中国稍许落后);2035 年中国在卫星数量、任务效率、反卫星与量子通信综合体系上领先约 5 年。

  3、美国和中国在五大关键军事领域综合量化预测(2030 与 2035 比较)

领域

 2025 差距 

(以 “年” 计) 

 2030 预测 

 2035 预测 

隐形战机 / 航空电子

 美国领先3 – 4 年

基本持平 

 中国领先3到4年( )

海军与潜艇

 美国领先5 – 6年 

 基本持平

 中国领先3-5年

(装备规模与VLS 反超)

雷达电战

美国领先 2– 3年 

 中国反超

 中国领先5年  

(空间量子雷达领先)

导弹/AI/量子

美国领先 1 – 2 年

中国反超

 中国领先3-4年

  (智能化制导成体系)

航天通信

美国领先 3– 5 年

 基本持平

 中国领先5年以上

(空间通信与反卫星领域)

  本章小结:

  综合以上多个机构的“中性”(即偏向稳重持平的)的研究和预测结果,可以得出:

  1、至 2030 年:中美多数防务与高端制造领域将在实战应用层面形成“部分对等”,差距缩小至 ±2 年范围。中国在制造与执行效率上的快速循环能力成为压倒性优势。

  2、至 2035 年:除半导体核心架构外,中国在航空电子、海军、量子与太空通信四大领域将全面领先,美国需依赖盟国网络及 AI 算法才能勉强弥补缺口。

  3r结构性转折点将出现在 2028 – 2032 :届时中国稀土链、军工民用一体智造体系推动生产力跨越,而美国若不实行强力产业重组,20 世纪末确立的军工技术优势将首次全面被超越。

  稀土供应的充足和缺乏对以上发展趋势都产生重大影响。

  第四章:在“最不利于美国”模型下的

  研究预测(悲观性预测)

  在“最不利于美国”(悲观论)的模型下(即中国全面、长期实施稀土与超硬材料出口禁令,并同步限制所有可军用和半导体相关矿物、技术及设备的跨国流通),多家机构——包括CSIS(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BBC 、《纽约时报》 、CNBC 、以及 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报告《Next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一致警告:这将快速改写中美军工与高科技力量平衡,使美国在 2030 前后早早地进入“结构性弱势期”,并在 2035 前被中国在关键国防工业与战略科技领域全面或压倒性超越。

  1、整体预测框架:对美最严苛情景下的中美实力演化

年份

主要状态与变化

说明

2025 – 2027 年

稀土与超硬材料禁令完全执行,美国防工业陷入原料断供期

中国控制了 90% 以上稀土加工与 93% 磁体制造 ;五角大楼项目陆续延期

2028 – 2030 年

中国在制造体系、海军与航天通信实现质的跨越

美军装备生产延后 3–6 年;造舰与雷达升级计划停滞 

2031 – 2035 年

中国全面奠定工业军事科技主导格局,美国陷入战略被动与工业萎缩期

被评估为“后冷战以来最严重的国防科技赤字(即萎缩)” 

  2、五大关键军事领域未来“距离”的重新估算(高风险模型)

  1)隐形战机与航空电子

  中国:到 2030 年完全实现 歼20C 、 歼35 系列国产发动机闭环,年产 220 架; 2035 前导入 AI飞控自学习芯片与 激光态传感雷达 。六代机和高超音速无人隐形机量产。

  美国:F35 项目因缺磁体和 稀土元件停滞至 2029 年 ,升级版战机数量降至40% 。六代机研发缓慢。

  差距预测:2030年中国领先 3 – 5 年;2035 年中国领先 6 – 8 年(具备 AI 与量子雷达综合水平)。

  2)潜艇与海军装备

  中国:具备世界最大造舰能力,2023 船舶建造量为美 200 倍 ; 2030 建成 8 艘 096A 核潜艇与 3 艘 超级航母。

  美国:受稀土与钢性合金缺口制约,哥伦比亚级延后至 2034 交付。

  差距预测;2030年中国总舰队规模超出 60% ;2035 年中国在潜射打击与无人舰集群技术领先 8 – 10 年。

  3)电子战、雷达与频谱控制

  中国:2030 实现全国量子雷达网并覆盖东亚,2033 形成星地一体化电磁控制 ; 抗干扰系统领先美国 1 代。

  美国:军工巨头雷神( RTX )与 诺斯洛普因镝 Dy、铽Tb 的短缺而停止关键雷达模组生产 3–4 年;只能在 2035 前恢复其60% 产能 。

  差距预测:2030 领先 4 – 5 年; 2035 领先 10 年以上(因美国无法在高性能材料的层面与中国竞争)。

  4)导弹制导、AI 融合与精确打击武器

  中国 AI制导弹药系统的量产速度已为美军 5–6 倍 ;2030 前完成 全域算法量子传感融合。

  美国 AI 模型高度依赖进口超硬材料与光刻设备,2030 后受限于能源与供应链断裂 。

  差距预测:2030 年中国领先 3 – 4 年;2035 年领先 7  –  9 年。

  5)航天通信与超级材料

  中国:2030 前实现 北斗3 战略组网 + 量子通信卫星 60 颗 ; 2035 建成 量子星链 系统与 月基通信枢纽 。

  美国:Starlink 固然领先一时,但受稀土、超硬材料与 超导陶瓷 (主要是中国产品)的限制,网络密度增长率降低 60%  。

  差距预测:2030 领先 2 年;2035 领先 8  –  10 年。中国实现实质性全球主导。

  3、“高风险”或“悲观模式”下的量化时间表(以“技术世代差距年”为指标)

领域

 2025中国落后差距(年) 

 2030年

 2035年

航空电子 / 隐形战机

 3 – 4 

 – 5  (中领先 5 年) 

 – 8 (中领先 8 年)  

海军与潜艇

 5 – 6 

 – 4(中领先 4年)  

 – 9 (中领先 9 年) 

雷达电战

 4 – 5 

 – 6(中领先 6 年)  

 – 10 (中领先 10 年) 

导弹/AI 精确制导

 3 – 4 

 – 3 (中领先 3 年) 

 – 8 (中领先 10 年) 

航天通信体系

 4 – 6 

 – 2 (中领先 2 年) 

 – 9 (中领先 9 年) 

  注:“–”表示中国领先。按 CSIS 估算,中国高端装备年产速率现已是美国的 5 – 6 倍 ,若维持此速率,美国差距将在 2035 扩大至 整整一代(约 10 年)的技术周期 。

  4、“悲观模型”下的宏观后果与结构性危机

  1)美军工业体系断层期(2026 – 2032)

  随着镝Dy、铽Tb、釤Sm 等稀土的缺乏或断供,导弹、雷达、推进系统等批量生产线将停摆 3 年以上,部分型号产品发生不可逆地失能 。

  2)高科技产业链坍塌性延迟

  超硬合成材料与 AI 光刻设备严重受限,美国 芯片航天双产业预计损失的 GDP 累计将达到 1.8 – 2.5 个百分点 。

  3)防务债务与技术赤字叠加

  陆军战争学院指出,美国 $36 万亿(现已达到$38万亿)的国债严重限制了新项目的预算 ,工业基地“疲软且不可响应”,意味着即使资金增加也难以快速复苏。

  本章小结:

  终结性(或“高风险”或“悲观”)的预测(2035 年为警戒线):

  若中国持续封锁稀土、碳化硅、超硬陶瓷及半导体关键粉末的出口,美军及美高科技产业将在 五个方面全面落后 5 – 10 年,并在全球制造层面失去长期竞争力。届时:

  •中国将成为全球 “军工科” 体系的主导枢纽;

  •美国只能通过旧体系与盟国的采购来维系装备的循环和延寿;

  •中美技术核心的“代差” 将在 2035 扩大为 10 – 12 年的系统性优势窗口。

  在这个“警戒式”模型下,中美力量平衡将在 2030–2035 之间出现决定性翻转。

  第五章、稀土高依赖的“未来战争”的

  十大前沿军事技术领域

  在稀土材料的战略应用深度扩展下,除了前述五大核心军工高技术领域(隐形战机、潜艇舰队、精确制导武器、雷达/电战体系、航天通信),还有以下十个已经被大力开拓、但也严重依赖稀土及相关关键材料的“未来战争”高科技领域。这些新概念、新技术、新武器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已经不再是想象或虚幻、而是不断实现的前沿领域。

  1、量子通信与量子雷达

  众所周知,量子通信把我方重要信息进行加密而无懈可击;量子雷达可主导制信权,全天候锁定隐形目标,确保作战命令精准传递,使敌机、敌舰无处遁形。关键稀土(如钆、铒、铕等)被用于量子密钥分发设备、量子雷达的晶体衬底、激光放大介质,因此能够决定加密通信与反隐身的探测能级 。

  2、高超音速无人机和其它先进无人武器系统

  高超声速无人机群以分布协作,突破传统防空网,极速穿透要害,瞬间瘫痪敌方指挥枢纽,实现非对称的远程打击。添加一定的稀土磁体可使得高速伺服电机、电子元件、推进系统等更能适用高温和高应力环境,可直接赋能于各种无人机、无人战车、无人舰艇与无人潜航器 。

  3、军用机器人与仿生智能集群

  陆地作战、实现占领往往是战争最重要目的之一。在机器人战士、机器狼组成的陆地进攻智能集群里,钢铁士兵与自主AI集群并肩推进,精准完成城镇突击、防护和补给,自动适应复杂战场环境,大大提升战场控制力。仿生狼、虎群具备敏捷突袭与感知力,穿越废墟地貌,昼夜伏击敌后,成为城市巷战利器。而稀土永磁马达和光电传感器是小型化、智能化自走平台的核心 。

  4、激光武器、定向能/微波武器

  高能激光与微波炮可精确熔断敌方通讯、防空设备,或高效实现无声穿透和远程瘫痪敌方军事飞行器,建立新型能量打击的优势。钇、钕、镱等稀土元素是高能激光棒与YAG激光器不可替代的“增益材料”;钕和镱的标准晶体更是高能军用激光武器不可或缺的制造元素。

  5、电磁炮与高密度储能系统

  电磁炮以极高初速弹丸精准摧毁坚固堡垒、坦克、和舰艇,其高密度储能系统支持高频火力输出,使战场机动远程打击更为高效。稀土元素掺入超磁光阱、超导体材料与小型高功率电驱,使电磁炮的高性能储能成为现实。

  6、卫星导航、太空侦察与反卫星武器

  反卫星武器可瞬间切断敌方全球通信与导航链,以轨道反制系统清理空间障碍,夺取空间及时间上的主导权。稀土材料不仅是卫星姿控系统、核磁传感器的核心,对于确保有关卫星和探测、具有全球全域感知能力的宇航级红外探测器的制造更是不可替代。

  7、夜视、红外与多光谱监控/反侦察装备

  夜视、红外等多光谱夜视仪可探测隐蔽的敌人和危险,在浓雾和黑夜下观察敌情清晰如同白昼,为全天候的作战和特种渗透任务提供支撑。铕、镝、钇等稀土是制造并优化夜视仪、红外探测器和高灵敏显示屏感光元件的主要磷光体。

  8、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武器系统与自主作战指挥

  以大数据深度学习为基础,AI系统可自主快速整合战场的万千变量,生成最优指令、实时协调各武器平台,实现全域感知、闪电响应、人机混合的决策。例如,AI“战场大脑”可瞬间调动无人机编队、智能炮火和电子对抗力量,对敌目标实施联动锁定与精准打击,大幅提高指挥效率、减少人力依赖,让复杂而多变的战场态势尽在掌控之中。制造AI 芯片及量子传感器部件和体系离不开高纯度的稀土磁体和电光调制材料(如铌酸锂合金与镧系稀土)。

  9、机群作战智能网络(Swarm Intelligence Warfare)

  AI蜂群智能作战:蜂群无人机超密集地协同一体出击,对敌人实现多点包抄与智能猎杀,大大地改变了信息化战争的攻防模式。海量而众多类型的无人机/自动化装备进行“蜂群协同作战”,其驱动控制、高密集计算的核心和通信链强化都高度地依赖稀土材料。

  10、高性能装甲、新一代耐高温/耐爆硬质材料

  含有稀土元素的各种合金大大提升了坦克、直升机和战斗机等作战平台的防护能力及加强了轻质高强的结构,使之“轻装上阵”但依然能够承受高温冲击、爆裂冲击,在极端环境下作战能力倍增和持续,保护我军将士的生命极限。

  结束语

  几乎所有的美西方国际权威分析机构都一致同意,稀土及其衍生关键材料已被深度融入现代和未来战争技术的神经——从“海空天电”一体战,到AI增强协同自主武器系统,再到新型能武器和空间领域对抗,缺乏稀土供应的国家将持续失去制胜杠杆。十八世纪以降的美西方帝国——从荷兰、西班牙、英国到美国——的全球防务链将面临来自稀土战略断供所引发的二次“工业级杀伤”巨大风险,而西方国家面临的这种情况,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令人不寒而栗”。

  通过本文各章的叙述和概括,我们可以见出:在中美两国你追我赶的生死博弈中,无论是现代战争的五大核心军事领域,还是“未来战争”的十个前沿军事科技领域,稀土都是制造所有这些高精尖产品可以“四两拨千斤”又不可或缺的精华和精髓,谁把控了稀土材料的供应,就把控了军工生产、特别是最前沿、最先进的军工生产命脉。

  在我国军力直线攀升,已经追平并开始反超美国的前提下,在垄断性掌控了全球轻稀土材料70%、重稀土材料(核心与前沿军工领域最为依赖)98%的情况下,我国在对美的贸易关税战中已经开始战略反攻,并取得阶段性但决定性的胜利。更重要的是,对稀土资源完全掌控的优势,使得我国对于一向倚重其军事霸权进行政治讹诈和经济霸凌的美西方国家占据了几乎可以进行予取予夺的高位战略优势。根据本文各章所陈述和总结的西方分析和评论家的综合预测,这种优势还在继续扩大。

  特朗普对于中方答应购买大豆一事如同见到了救命稻草、欢喜若狂,自在预料之中。对于中方同意对稀土限制出口推迟一年,美国人也弹冠相庆、普大喜奔,殊不知里面大有玄机:推迟了哪些限制、对谁推迟了限制、哪些限制并未放松……,等等,都语焉不详、水深莫测,实施、解释和改变的权柄当然也都掌握在中国人的手里。

  在今后的十年,在不同的时间段、根据国家不同的需要以及情况的不同变化,如何具体和灵活地运用稀土资源所赋予的战略优势,相信国家的领导层和有关机构已经有了清晰的前瞻和完备的预案。

  结束本文之际,谨向奋斗在我国军工、外交和外贸前沿战线上智勇双全的英雄们致敬:他们“打,奉陪到底”的大无畏气概,“一万年也要造出来”的拼命精神,“不打无准备之仗”而长期周密扎实的准备工作,“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而气定神闲的战略定力,以及“打他一个冷不防”的精确雷霆出击,不正是要实现伟大复兴事业的中华民族之魂的卓越体现吗?

  “试看天下谁能敌”!

  (作者系海外侨领、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