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读《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既是历史也是当下

2025-07-04 16:49:31  来源: 望道青年先声   作者:张家园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在研读《共产党宣言》后,我不禁感慨: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伟人在不到30岁的年纪能够创下如此巨作。《宣言》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至今一切的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我认为这句话可大可小,可近可远。

  先说阶级斗争,其是指不同社会阶级之间因经济利益、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的对立而产生的冲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贯穿阶级社会的历史,是变革社会的直接动力。历史的发展也印证了他们观点的正确性,阶级斗争一直存在,并且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发展。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通过暴力统治剥削奴隶,引发奴隶起义;而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催生了多次农民起义,加速了封建王朝的灭亡。这两种社会形态具有相似性,阶级斗争加速了社会形态的更替。

  在上一学期,我参加了南昌起义短片的摄影作业,当时社会背景仍是在封建社会下,南昌起义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反抗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的一次斗争事件,通过这次拍摄,我更能体会到无产阶级的反抗与斗争精神,这不仅是一次起义,也是一个阶级的呐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曾说明:“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它已经被炸毁了。”

  在这一废墟之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有了新的社会,就有了新的阶级斗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我认为其与封建社会有一定的相似性,因为生产资料都是由剥削阶级占领,只是其形式不同,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是机器。工人依赖机器进行生产,因此只能依赖于资本家,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获取利润。从历史规律上看,工人阶级的反抗是不可避免的,但与前两次社会形态的更替不同,工人阶级并未推翻资本阶级,西方仍处于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资本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资本家通过各种手段缓解社会矛盾,延长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命力。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始终存在,“缓解”并不是最终的出路,资本主义社会终将灭亡。

  谈起社会主义社会,就我个人而言,我对这一社会的阶级斗争了解相对浅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同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的斗争。但是阶级斗争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有着显著差异。我之前在专业课上了解到的美国医疗现况:费用高昂、效率低下、资源分配不均及医疗质量参差不齐等。正如一位美国护士所说:“在美国,医疗是用来挣钱的。”这也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一种体现。而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医疗体系强调公益性和全民覆盖。中美关税战中,由于美国关税的提高,将成本完全转嫁给普通消费者,这也导致民众抗议不断。而中国通过宏观调控,保障民生。论证了《宣言》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两种制度的对比也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预见:资本主义无法消除阶级对立,只能延缓危机;而社会主义通过优化生产关系,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中国的实践不仅避免了阶级对抗的恶性循环,更探索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要对阶级与社会进行辩证思考,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设计,也启示我们,个人的选择非常重要,我们不能随波逐流,向“资本主义”靠拢,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