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有资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关乎全体人民的根本福祉。近年来,所谓“三化四字诀”的思路,即“一切国有资源尽可能资产化、一切国有资产尽可能证券化、一切国有资金尽可能杠杆化”以及“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在理论上具有极大的误导性,在实践上潜伏着巨大的风险。我们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人民共同富裕根本目标的高度,对其进行彻底的剖析与批判。尤其要警惕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可能引发的经济主权风险,坚决防范外部势力通过金融手段渗透和控制我国战略资源,切实捍卫国家经济安全与发展利益。
“三化四字诀”动摇国之根基,背离党的执政宗旨与人民立场
提出“三化四字诀”者违背党的宗旨和人民利益,在本质上是一种“去政治化”的纯资本逻辑,它们把党和人民托付的、负有特殊使命的国有资产,矮化为纯粹的逐利工具。这不仅是对国家人民资产性质的误读,更是对党的执政宗旨和社会主义方向的偏离。
1、从党的角度审视。我们党领导下的国家和国有资产,是体现党的经济领导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若放任“三化”思路蔓延,将导致国家、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的影响力与控制力被削弱瓦解,从根本上侵蚀党执政的经济基础。这绝非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
2、从人民角度审视。国家、国有资产属于民族和全体人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石。“三化四字诀”所倡导的“快周转、高杠杆、全变现”的出卖国家民族利益操作,极易在执行中导致国家、国有资产被低估、贱卖,在上轮国企改革中有过惨痛教训。它们的共同点,实质上是将全民共有的财富向少数资本集团进行非法输送,加剧社会财富分化,违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损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尤其需要警惕的是,若战略资源控制权通过证券化、杠杆化等途径旁落,特别是被具有全球扩张性和非友好意图的国际垄断资本所掌握,将直接威胁我国的经济独立性和国家安全。
3、从民族角度审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能够支撑长远战略的国民经济体系。国家矿产、资源和国有资产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作为“国家队”,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保护国家安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实施重大战略项目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其完全置于短期市场波动和资本套利的风险之下,尤其要防范国际金融资本利用其优势渗透和控制我关键领域,这将使我们丧失应对重大国际挑战、保卫国家民族安全、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主动性与韧性,甚至可能重蹈历史上部分国家经济命脉被外部势力操控的覆辙,成为经济殖民地。
国有资产的核心价值在于服务国家战略与民族发展长远大局
国家、国有资产的根本使命,不在于一时一地的财务回报,而在于其承载的民族的、宏大的、非货币化的战略功能与公共价值。
1、这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延伸之手”。在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国家统一、平抑经济周期波动、提供普惠性公共服务等方面,国有企业与国家、国有资源、资本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保障社会稳定的“稳定器”和“调节阀”。过度证券化与杠杆化,会使其异化为市场波动的放大器,甚至可能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策源地,并为国际投机资本冲击我国经济提供可乘之机。
2、这是国家民族产业升级的“领头雁”。在一些投资周期长、风险高、但关乎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前沿领域(高铁、大飞机、高端芯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私人资本往往不愿或无力投入,必须依靠国家、国有资本进行前瞻性布局和战略性投入。“三化”思路的短视性,恰恰会扼杀这种承担长期使命的能力。若关键行业、技术和资源被抱有战略意图的外部资本控制,将直接制约我国的国家一盘棋、产业升级和科技自立自强进程。
3、这是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的“战略盾牌”。在国防军工、交通、能源资源、粮食安全、通讯、信息基础设施等命脉领域,必须确保国家的绝对控制力。任何试图将这些领域的资产“证券化”、“杠杆化”从而引入不可控势力资本,尤其是具有潜在恶意背景的国际资本的行为,都是在国家核心利益防线上凿开漏洞,是对民族生存与发展权的极端不负责任。历史上诸多战略资源被外部资本控制的教训深刻,我们必须引以为戒,坚决守住底线。
坚持正确方向,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完善国家、国有资产治理现代化
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必须正本清源,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之路,严防外部势力对我国战略资源的渗透与控制。
1、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原则。
要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确保国有资本始终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防止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这是确保国有资产不变质、不流失,防止控制权旁落的最大政治保障。
2、必须坚守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功能。
国家、国有资产的管理与配置,必须紧密围绕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科技自立自强、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等重大战略目标来展开。考核评价体系必须超越单纯的利润指标,建立涵盖经济、战略、安全、创新、民生的综合绩效观。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命脉的领域,必须实行严格的资本准入和监管制度,坚决阻遏抱有不当意图的国际资本势力的介入和操控。
3、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在房地产过热降温后,地方财政遇到困难,我们要深刻总结国企改革和土地财政的经验教训,深入探讨发展地方经济的途径,要开综合调理的中医方剂,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西药,出现暂时的策略,埋下长期的祸根。国家、国有资产是我们的根基,要从长远看,收益要更多用于弥补社会保障短板、增进民生福祉、支持公共事业发展,让全体人民切实共享发展成果。监管体系必须更加透明,接受人民监督,坚决斩断一切侵蚀全民利益的利益输送链条,特别是要防范内外勾结导致战略资源廉价外流。
4、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严防外部资本渗透。
在利用资本市场工具提升效率的同时,必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国家要对资产证券化、资本运作等金融手段要设置“红绿灯”,中央政府审慎把控节奏与范围,建立严格的资本背景审查和持续监控机制,确保国有资本的稳健运营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绝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通过复杂金融操作控制我核心资源。
“三化四字诀”不是灵丹妙药,而是饮鸩止渴。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和狭隘功利主义的错误思潮,它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格格不入,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背道而驰,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南辕北辙。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以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历史担当,坚决抵制这种错误思路。党和人民要深刻认识到,战略资源流失的危害远大于一般国有资产流失,其后果是全局性和代际性的。我们必须不断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真正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严防任何外部势力染指我战略资源,使其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物质长城和安全屏障。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