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中国的经济确实遭遇到一定程度的困难。国家有关部门也想尽各种措施来解决这些困难。当然,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促进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不是一项两项简单的措施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这需要一套组合拳,或者说一整套系统的措施。而且采取这一系列的措施究竟收效如何,也要边做边观察。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随时调整那些不一定很恰当的做法,增加一些更有可能生效的新的做法。
在这个过程,有的与经济有关的媒体总在弹奏一个调调,就是要靠扩大各种各样的消费方式来刺激经济。当然,扩大消费对于经济的发展明显是有作用的。对此,没有人会怀疑。然而,更有一些有疑虑的声音质疑说,现在经济不是太好,有人失业,有人收入偏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靠扩大消费来刺激经济?
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还没有实现根本性的共同富裕。有的人手里是有一些宽裕的钱的,而有的人手里的钱并不宽裕。有宽裕钱的人,会有各种消费需求。从某种角度上说,无论是不是刺激他们扩大消费,他们还是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消费方式的。对于那些收入偏低的群体来说,说到刺激消费,或者扩大消费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他们听了这样的话,心里是不舒服的。他们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他们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那些经济媒体或财经媒体也许会说,刺激消费当然是针对那些有消费能力的人们来说的。如果有的人不具备这样的消费能力,那么所谓扩大消费或者刺激消费,这样的话就不是对那些收入偏低的群体说的。但是,如果这一类经济媒体只说刺激消费、扩大消费,却没有说如何帮助那些收入偏低的群众,帮助他们有可能加入到扩大消费的队伍中来,这是不是带着一种很大的片面性?或者说,只说用消费来刺激经济,这一套说词是不是不那么厚道?
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二三十年,我们基本没有说过,如何刺激消费或者扩大消费的话,而且并没有把这种用消费来刺激经济发展当作一项必要的政策。那时候,我们国家要解决两个重大的问题。一个是粮食生产,因为要解决大量人口的吃饭问题;另一个是加快工业化建设,那是要解决国家工业发展,进而发展我们的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为了保障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安全。这两个最大的需求是我们当时发展经济,发展生产的最直接的动力。用比较严谨的话来说,这并不是用扩大消费或者刺激消费来促进经济、促进生产。而是生存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来促进我们的经济发展与生产发展。当然,有人也可以一定要说,这也是属于用消费来促进经济、促进生产。但是当时的情况毕竟与今天某些媒体所说的消费与生产的关系还是有着较大不同的。精确的说,当时是某种消费的需求在促进经济与生产的发展,而不是消费本身在促进经济与生产的发展。
当年,国家主要是通过投资来促进经济和生产。投资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在消费生产资料,这也是一种消费。当然,这种生产资料的消费与生活资料的消费有着很大的不同。生活资料的消费与民生直接相关。而生产资料的消费是间接与民生发生联系。
通过投资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的动力。然而前提是要有足够的用于投资的资金。如果资金不那么充足,那么依靠投资来促进经济发展就缺少资金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刺激消费来促进经济是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
今天有些经济或者财经媒体总会说,有的人手里有钱,就是不肯消费,因而,这样的做法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这样的情况确实是有的。中国人的大多数都有储蓄的习惯。储蓄本身就是在限制消费,在约束消费。而对于普通老百姓居家过日子,是一定要有储蓄资金的。西方资本主义是不鼓励普通居民储蓄货币的。他们发行大量的信用卡,就是在不断地刺激消费,甚至希望消费者通过信用卡来借贷去扩大消费。看起来,消费的量是扩大了,受到这种扩大消费的经济领域也得到了好处。但是很多居民由于没有储蓄,从而在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他们就拿不出钱来解决需要解决的紧急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这种借贷消费让很多人背上负担不轻的债务。这种债务不仅是经济上的负担,而且也会形成心理上的负担。中国人不喜欢负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喜欢背上这种心理负担的感觉。背上债务负担,这日子过得没滋没味,而且还会成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这样的生活消费得再多,又有什么乐趣?
那些经济与财经媒体指责手里有着较为宽裕的金钱的人不肯消费,这样的指责没有充分的道理。如果生活需要,他们当然会消费。如果不是必需的情况,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个的领域里花钱消费。这样的消费难道是理性消费吗?如果不是理性的消费,那么这一类消费或者对于某些生产厂家有些好处,但未见得对整个经济领域都是有利的。
我们国家这几年来,解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措施,重点放在解决就业问题上,这个做法是非常正确的。过去,曾经有人指责我们的国有企业,是三个人的活儿,五个人去干。这样的情况表明我们的效率偏低。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在扩大就业方面是功不可没的。如果没有更多的劳动力在国有企业就业,那么我们的失业人口(当时称为无业人口)数量就会相当地大。这对于国家与社会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当然,我们不是单纯依靠降低效率来扩大就业。这只是一个过渡阶段,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还是要不断扩大生产。这包括建设更多的国有企业,扩展更多的工业建设领域或者项目。这显然要包括我们在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上。
我们需要扩大的建设领域有很多,从某种角度上说,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资金,那么这个有待扩大建设的领域几乎就是无限的。当然,扩大建设领域确实需要根据我们掌握资金的数额量力而行。但是这种做法毕竟是扩大生产,刺激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国家现在每年都在发行一定数额的国债。这些通过发行国债而获得的资金,主要都用于新项目的投资建设。有了新项目,有了投资,就会扩大更多的就业名额,就会有更多的人能增加收入,从而让这些人能有更多的消费能力。
我们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本身也有扩大就业和保障就业的意义。那些积极、健康的非公有制经济,确实能够吸收相当一大批劳动力资源。这对于扩大就业,提高一部分人的收入方面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当然,我们要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保护那些在这类企业中就业的劳动者的稳定的收入。另外,对于国家要求企业对企业员工所需要支付的五险一金,非公有制企业也需要严格执行。这也是保护劳动者收入和福利的一项重要措施。
生产与消费确实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在生产与消费,生产与交换,生产与分配各方面关系中,生产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其他环节对于生产具有反作用。这没有问题,但是决定性作用只能是生产,而不是其他环节。如果忽略在加强生产与扩大生产的努力,而只是片面夸大类似于消费这样环节的作用,就有可能出现偏差。那样对于我们的经济和发展有危险了。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