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侯立虹:大学校长真正的“担当” ——也谈南京理工大学暖心饭卡

2025-10-20 16:56:51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作者:侯立虹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大学校长真正的“担当”

  ——也谈南京理工大学暖心饭卡

  侯立虹

  最近,南京理工大学暖心饭卡上了热搜,大都出于保护贫困大学生尊严和精准扶贫点赞解读,我却从昆仑研究院宋方敏将军转发的视频,读出了暖心饭卡源自大学校长的敢于担当,也正因为他的实事求是“不走流程”悄悄把事办好,画出了帮扶困难学生的靓丽风景,也使得暖心饭卡成为南京理工大学一张耀眼的名片。

  先看宋将军转发视频的内容——

  这次真的把无数人整破防了,南京理工大学偷偷摸摸上了个大分。有一次校长去食堂吃饭,这一次去的比较晚,食堂里面已经没有什么人了,他看到一个学生怯懦弱声的让食堂阿姨给他多打点青菜,叶子免费的汤打了两碗,一大盘子米饭,一堆青菜两碗汤,就是这个学生的午餐。校长过去问食堂阿姨这个学生平时都这么吃饭吗?阿姨点点头,然后两个人聊了几句,校长没有多说什么,饭都没吃就走了,回去办公室就拉着学校的相关人员开会,要求给这个学生补助。下属说好的,我马上走流程,让他提供贫困证明,申请助学金。校长一听急了不行,不用走流程,直接将钱打到学生的饭卡里,有人又说道校长这不符合规定,要是追究起来,校长不等他把话说完,直接打断,我看不了孩子这样,正在长身体呢,天天就喝汤喝到饱那怎么行?有什么责任我全部承担。这时角落里又传出了一个声音,这样的学生不止一个吧,资助一个学生,那其他的学生?校长沉默了一会,低沉地说“把这样的学生都找出来,但我有要求不动声色,不打扰任何一个学生,不去问询任何一个人,悄悄的把事情给办了”。

  说干就干,先是从大数据着手,筛选出了每月在食堂消费最低的前10%的学生,然后每月至少吃够60次、花费又不超过420元的学生。为什么是60次呢?因为60次可以判断出这个学生几乎从未点过外卖。对筛选出来的学生,根据名单进一步通过查看衣物和生活用品等方面核对准确,这件事悄无声息的进行。刚上大一下学期的女孩小宋来自苏北农村,父母务农,而且身体不好,家中还有弟弟妹妹上学,经济压力极大,她考上南京理工以后靠助学贷款缴纳学费,生活费就靠父母每月省吃俭用寄来的几百元支撑,格外的节约:早餐只买一个馒头配免费的粥,午餐和晚餐固定在食堂最便宜的窗口,打一份素菜和半份米饭,几乎从不吃肉。从大一下学期开始,他的校园卡每个月下旬会莫名其妙的多出三百元,起初他以为是系统错误,甚至连续两个月没敢动用这一笔钱,直到辅导员找到他亲身解释,这是学校悄悄打给你的生活补助,不用申请也不用还。他当场红了眼睛,哭的一塌糊涂,小心翼翼的点了一份红烧肉,食堂阿姨和老师躲在角落里看着,也默默的留下了眼泪。还有一个男生来自安徽农村,父亲患有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母亲在县城打零工,收入微薄,家中还有年迈的奶奶需要照顾,她考上南京理工以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除了上课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兼职上,周末在食堂帮忙打饭,假期在快递驿站分拣包裹,每月能挣五六百块,但仍然难以负担每月1000多元的生活开销,也就很少点荤菜,最常吃的是食堂的一元特价菜,有时候甚至一天吃两顿,从大二开始,他的校园卡每月会准时多出400元,第1次收到钱时他在日记里写到:我以为是阿姨手抖多刷了,后来发现每个月都准时到账,才明白是学校在帮助我,最感动的是这一笔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不用写感谢信,不用当众发言,甚至没人知道是我。另一位来自云南山区的女生,父母以种植烤烟为生,年收入不到2万,她是家中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在读书,考上南京理工后,靠着助学贷款和亲戚东拼西凑的钱交了学费,生活费则靠家里每个月寄来的500元勉强维持,为了省钱,他从不买新衣服,大多是高中同学送的旧的,鞋子穿破了就补补继续穿,食堂吃饭时他只选最便宜的素菜,连一包辣酱都要分多次用,同样,突然有一天发现校园卡多出了三百元,立马找到充值处说卡里钱多了,辅导员才告诉她真相,这些打到你卡里的钱是学学校悄悄安排的,就是为了让你安心的读书,她当场哽咽:我从没想过自己偷偷藏起来的自尊,会被学校这样小心的呵护。

  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校长要求悄悄地把事给办了。走流程的做法是,除了必要的家乡书面困难证明,受到资助的学生还要自己证明家很穷,让大家都知道他需要同情,动不动还要上台发表受助感言,也就有了很多学生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在填写困难救济表格的时候选择了放弃,甚至有人宁可偷偷去做兼职也不要补助,结果累垮了身体,影响了学业。后来受助的云南女同学毕业以后回到云南,成为当地一所中学的支教老师,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了三名山区的孩子读书,她在日记里写道,当年南京理工教会我的不是接受帮助,而是传递温暖。截至目前“暖心饭卡”项目累计投入683.95万元,资金主要来自校友师生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爱心基金总额已经达到了700多万,常常是基金里面莫名其妙多出一笔钱,没有署名,有的一个字也没有留下,有的能留下一行字,上面写道母校没有揭开我的伤疤,却为我包扎了伤口,没有让我站在聚光灯下,却让我在黑暗里看见了光,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悄悄打在饭卡上的余额,成为了这些学生能挺直腰板成长的底气。藏在饭卡里的余额,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教育他们成为一个有爱的人,你只管好好吃饭,剩下的我们来操心,字里行间没有一句你要好好学习,孝敬父母,报效祖国等等,但带来的力量能让人热血沸腾。

  新闻媒体从不同角度解读这一热搜现象。央视报道突出精准扶贫,《无声胜有声,南理工“暖心饭卡”精准帮扶贫困生》(央视网 2023-11-06)认为,“暖心饭卡”项目由南京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于2016年策划发起并组织实施,旨在以“精准扶贫”为理念,将借鉴先进的大数据技术、校友师生的微公益行为与精准资助贫困生有机融合,以此体现扶贫助困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南京理工偷偷给贫困生充饭卡”的词条引发热搜,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南理工”)爱心接力、暖心育人的做法获得全网关注和点赞。今日头条宣传突出保护困难学生尊严,《南京理工“暖心饭卡” 一场静悄悄的尊严保卫战》(今日头条2025-07-26 15:35·夜里欢讲故事)这个“暖心饭卡”的破局之道,在于将目光转向日常消费数据,抓住食堂消费这个最真实最能准确反映学生经济状况的生活镜像,用科技的温度重新定义了高校助学模式,整个过程无需申请、不需公示,让善意不再以施舍的姿态出现,而是化作润物无声的关怀,使受助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评得分平均提升了18个百分点,自卑倾向显著降低。人民日报客户端揭示热搜背后突出的是暖心,《暖心!高校偷偷给贫困学生充饭卡》(人民日报客户端,南京发布微信公号2023-11-04)南京理工大学“暖心饭卡”冲上热搜,悄悄发放、无需申请、不用审核的背后,是一段近八年的爱心接力,其成功实践表明:善意不再需要呐喊,关怀不必声张,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体面地获得支持,在无声处感受世界的温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温暖在南京多所大学上演,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橘园食堂有一个2元爱心套餐窗口,1荤1素+1份咸菜+米饭=2元钱,所有学生都能在这个窗口排队购买。南京邮电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推出“柚子饭卡”项目,丰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餐盘,改善饮食,受助的学生还会收到一条暖心的短信,为这些暖心的学校点赞。

  正如《爱莲说》所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本文认为,南京理工“暖心饭卡”从设置到发展,再到全社会的扩散效应,应该归功于这个大学校长无私无畏敢于负责的担当。

  一是见微知著,善于发现问题。校长比较晚去食堂吃饭,看到一个学生怯懦弱声的让食堂阿姨给他多打点青菜,叶子免费的汤打了两碗,校长透过这个学生“一大盘子米饭,一堆青菜两碗汤”的午餐,感到了不安,“问食堂阿姨这个学生平时都这么吃饭吗?阿姨点点头,然后两个人聊了几句,校长没有多说什么,饭都没吃就走了”,饭都没吃去干什么了?“回去办公室就拉着学校的相关人员开会,要求给这个学生补助”。

  二是杜绝形式主义,不赞成走所谓的流程。当校长提出困难学生急需救助的问题,“下属说好的,我马上走流程,让他提供贫困证明,申请助学金”,这一套流程错不错?当然不错,但既然有这么一套流程,难道这个学生不知道吗,为何还要只吃青菜喝汤?不是这个流程存在问题吗?所以“校长一听急了不行,不用走流程,直接将钱打到学生的饭卡里”。

  三是无私无畏,为学生服务不怕担责,只为彻底解决困难学生救助问题。不走流程就是变相违规,就要担风险,于是“有人又说道校长这不符合规定,要是追究起来”校长面临着风险的担当,但“校长不等他把话说完,直接打断,我看不了孩子这样,正在长身体呢,天天就喝汤喝到饱那怎么行?有什么责任我全部承担”,校长这个“有什么责任我全部承担”,显示的气魄,也是解决问题的真诚和诚意,如果按走流程肯定是虚晃一枪。

  四是闷声干大事,不搞兴师动众的社会效应。校长着眼不动声色把这样学生全部找出来,面对“这时角落里又传出了一个声音,这样的学生不止一个吧,资助一个学生,那其他的学生”的质疑,校长“沉默了一会,低沉的说把这样的学生都找出来,但我有要求不动声色,不打扰任何一个学生,不去问询任何一个人,悄悄的把事情给办了”,这就是担当。

  五是“暖心饭卡”项目成功了,上级学生社会都肯定了,也火了,解释的各种各样,但唯独没有提问题的关键——校长的担当,但校长没有去计较,没有去表功,这更是表明校长宗旨在解决问题,而不是显示谁的功劳,这是最大最核心最根本的担当。

  为什么强调担当?因为没有校长的不让“走流程”担当,就没有“暖心饭卡”的成功;没有校长的“有什么责任我全部承担”,就没有后来的“暖心饭卡”社会轰动。大家还记得郑州地铁5号线一系列不敢担当导致的惨痛“7·20事件”吗?郑州市5号线地铁隧道的巨大灾难,本来可以避免,但面对特大暴雨预警,面对洪水的可能淹没,从上到下都不敢担当:运营口领导为了保全乌纱帽不给自己添麻烦,不敢担当,坚持运营,造成最后不可挽回的局面;现场决策领导也不敢担当,犹犹豫豫,眼睁睁失去从洪水倒灌进轨行区,到没过轨底,到没过轨面,再到不能行车的多次机会,致使洪水夺取一个个鲜活生命;再次是当值调度还是不敢担当,没有果断把车扣住不放进区间……

  这么多领导,这么多环节,没有一个像南京理工大校长那样“有什么责任我全部承担”,而是都规规矩矩不越雷池不犯错,都不敢根据实际情况勇敢地突破常规的担当,所以酿成众多生灵被淹死的惨痛悲剧。

  大家还记得一边下着大雨,一边是洒水抑尘车在坚持洒水的情形吗?洒水抑尘车没有接到大雨天停止的指示,坚持工作的确没有错,但那种愚蠢简直成了今古奇观,后来居然有人辩解下雨天坚持洒水,是为了冲洗杂物,简直是无稽之谈,与大雨一样汇成了大水,那一点体现冲洗了?大家还记不记得K1373次列车砸窗风波?今年7月2日K1373次列车因货物列车侧面冲突引发机车前台车脱线,导致封闭的列车持续三小时运输中断和车厢空调停运,车内极端高温闷热使旅客难以忍受,旅客多次请求开窗通风未果,一名黑衣乘客大胆砸窗通风,当时全车厢人都为他欢呼,可当砸窗小伙被民警带离现场时,没有一人站出来主持公道,尽管到站后只是“批评教育”,但对担当却没有起到保护和弘扬的作用。

  这些个活生生的例子,都说明担当的极端重要,更说明肯定、保护和弘扬担当的可贵。实际上,南京理工大校长的担当,也是对国家救济援助贫困学生政策的敬畏,真正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下一代目标,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贫困学生手中 。同时,肯定担当,也不是一概否认走流程,而是说,如果有真正的担当,即使走流程,也不会流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也不会假公济私让不是贫困生的虚报冒领,也不会让真正困难生因怕失去尊严放弃困难救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担当,也是堵住救济学生的漏洞,让有限的救济资金发挥无限的作用。

  南理工“暖心饭卡”的成功实践,又让我们想起了农村的扶贫,为什么国家下了那么大劲,拿出了那么大资金,还有不少农民弟兄饥寒交迫的现象,就是那个地方的领导缺乏南理工那样的担当,该扶的贫困户没有扶,反倒扶了不该扶的,让一些人虚报冒领,让一些人把扶贫款当做人情送来送去,根本没有做到精准帮扶。

  “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6月全国组工会议上对担当的诠释,他还要求“‘心底无私天地宽’。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南京理工大校长以“担当就是责任”,让“暖心饭卡”成功的出彩,但愿他有更多担当的“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更希望更多的领导“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的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5年10月

   【文/侯立虹,中国社科院经济规律研究会会员,中国社科院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员,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学者。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