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 央行领导 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作主题演讲时提及“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我们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这一消息 非常超预期,但是又在情理之中。
因为,我们已经在过去两个月里反复分析、推演央行可能重启国债买卖的背后原因;及央行重启国债买 卖后,对整个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经济市场的影响。
并指出,确定性最高的就是国债市场。
而10月27日、10月28日、10月29日,国内债券市场、银行理财市场连续三天暴涨;其中,10年期国债价格累计涨幅超0.6%。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本质上是一次“放水”。
只是这场放水是“以我为主”的结构性放水,将会打破货币投放的一些旧有逻辑,影响深远!

央行重启国债的买卖并不是突然发生,而是基于当下宏观环境、国债利率、及股市行情等综合因素而做出的慎重决定。
时间线上来看—
2023年,国家级金融工作会议上,就首次提出了“央行增加国债买卖”的说法。
2024年3月,《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中进一步明确“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逐步增加国债买卖”的论述。
2024年8月,央行开始首次试点二级市场国债的买卖,连续5个月净买入,累计买入差不多在1万亿元。
这一期间,因为央行的持续买入,10年期国债价格从低点到高点,涨幅超过4%,年化收益率接近10%。
而社会资金因为国债市场的上涨,纷纷从风险类的股票市场流入稳健类的国债市场,也顺利地化解了股市924暴涨之后的风险。
从2024年8月,到2025年10月,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
央行在国债市场再次准备重启买卖,核心就是市场状况又发生了变化,需要央行来引导整个社会的资金预期,市场的风险偏好。
比如股市已经突破4000点的整数大关,到底需要快牛,还是慢牛?比如整个债券市场的融资利率又有所反弹;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借贷压力又有所反弹?
这些条件和年初暂停国债买卖的时候都已经截然不同!

今年年初,整个市场存在严重的资产荒,导致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抢跑货币宽松的预期交易,纷纷涌入国债市场,推升国债价格持续上涨。
债券市场利率快速下行,汇率市场也受此影响出现贬值压力,而股票市场也需要维护来之不易的企稳。
所以,央行暂停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的操作。
当下,整个市场再次反过来了。
首先就是央行提到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就是当下这个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8%,基本上就是政策底了。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提到一个逻辑:
今年前8个月,新增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达到10.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5万亿,发行进度达到74.7%,比去年同期加快22.4个百分点。但是,年底及明年财政要进一步发力,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较高,所以,央行重启国债买卖,能够向市场适度注入长期流动性。
翻译过来就是,央行买卖国债能够压低市场利率,缓解国家融资压力。
其次,人民币汇率近期持续升值,临近7.1;但是,大家知道国际贸易冲突的过程,人民币保持合理的稳定很重要,才能稳定整个外贸市场。
外贸出口在制造业PMI、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社融企业、个人信贷等众多宏观数据中,成为唯一的亮眼数据,
当下,外贸就是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领头羊。
所以,人民币并不是升值就一定是好事,而是要根据国家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其中国债利率就是一个有效的调整工具。
最后,股票市场也有点儿热,许多行业都已经透支了太多未来的预期,使得行业的容错率极低,稍有不慎,就容易翻车!
所以,央行选择这个时候重启国债的买卖,就是希望通过这种结构性放水,流动性的变化,引导市场的预期发生再平衡。
就是说,有泡沫的市场挤泡沫,而低估的市场给支持。

有个问题,央行重启二级市场国债的买卖,为什么能够精准“放水”,甚至有人说相当于一次“降准”、“降息”呢?
比如,华西证券固定收益团队分析师刘郁就说到,在当前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实现难度不大,外部风险缓和的背景下,降准降息等强效手段或可适当延后,保留应对未来突发事件的政策空间。而通过国债买卖操作,既可以缓解商业银行的债券持仓压力,又可以实现类降准的效果,为四季度市场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逻辑不复杂。
简单说就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央行不能直接从财政部(一级市场)买国债,只能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二级市场里买回来。
央行拿到了国债,商业银行拿到了钱。
这就相当于,央行向金融系统注入了“基础货币”,增加了货币,是一次典型的“放水”动作。
同时,因为央行购买国债,会使得整个市场里的供需偏紧。央行带头买国债了,市场肯定是一窝蜂地去跟着抢购,就会推升国债价格。
而国债价格和到期收益率相反,国债上涨,国债收益率下降。
这就又相当于一次类降息,因为国债收益率是市场无风险利率的基准,国债收益率下降了,那么房贷利率、企业借贷利率、国家地方融资利率都会在这个基准上有下调预期。
比如,2024年8月央行买债期间,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降低,房贷利率、7 天逆回购利率也同步下行,这就是典型的 “类降息” 效果。
民生证券统计显示,今年年初央行暂停买债后,被动回笼的长期流动性接近 6000 亿元,略高于降准 25 个基点释放的流动性,
也反向印证了这一工具的调节力度。

另外,非常值得大家去关注的一个重点是 , 央行买卖国债将会逐渐改变传统货币投放的一个逻辑。
就是,钱不会凭空产生,需要有锚。其中,有一部分的货币投放是外汇占款。
据央行解释,外汇占款是指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外汇资金流入后必须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进入流通使用。国家为了外资换汇需要使用本币购买外汇,因而被动增加了货币供给,从而形成了外汇占款。
就是要看美元的脸色,看企业挣多少美元,然后以此为锚,来印发相应的基础货币。
但是,现在央行通过国债的买卖,就能够投放货币。就是货币的发行将会逐步以国债,咱们国家的信用为锚。
政策的自主性大幅增加!
最后,总结一下。
央行这次重启国债买卖,时机恰到好处。
国债走牛,能够压低国债利率,降低国家、地方、企业、个人整个实体经济的融资压力,修复整个社会的资产负债表。
国债利率走低,能够使得中美利差保持一定的扩张,从而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继续给外贸提供有利条件。
股债跷跷板,将会使得资金逐渐降低风险偏好,避免股市暴涨暴跌,使得市场的牛市行情更加持续稳健。
货币的投放,将会逐渐以国债为锚,绕开美元的加息、降息,缩表、扩表,加强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3979号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397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