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讯中心 > 时事财经

《沉默的荣耀》主演于和伟做客人民日报客户端“在场”:“大器晚成”是一个很好的事儿

2025-10-26 17:20:06  来源: 枫雅学堂   作者:一掬秋水见明月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大数据是懂我的。最近追着一路看完了《沉默的荣耀》,大数据就开始推送与之相关的各种报道和评论。刚看过10月17号于和伟在福田公墓代表主创团队向吴石烈士雕像敬献鲜花。

  接着又看到了他做客人民日报客户端“在场”栏目的专访。

  这个专访全程四十多分钟,正好一节课的时间。我聚精会神、一字不落地看完了。

  在这个访谈中,于和伟秉承了他在剧中对于吴石将军个性的理解,特别温和特别真诚地回答了主持人关于这部热播剧关于他所饰演的角色以及这部剧在两岸所引发的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和同行甚至如何对待角色等等问题。于和伟说他所理解的吴石将军是个特别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无畏又勇敢,让人打心底里尊敬;他还说塑造一个人物就是要让大家看到人物身上的精气神;他强调两岸同根同源,应该团圆。说实话,这部剧最大的现实意义,我觉得是它所带来对于一些历史问题的思考,正像剧中吴石在面对毛人凤问他你什么时候加入的共产党你为什么早背叛党国时,他也是极其温和极其真诚地回答:

  我只想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中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久矣,我只是希望战争能早点结束。我从未加入过共产党。我没有背叛党国。我忠诚于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党国,是哪个无数仁人志士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前赴后继的党国,是那个北伐时期所向披靡的党国,而不是现在这个人人蝇营狗苟个个贪污腐败的党国。我没有背叛党国。是现在的党国忘记了天下为公……

  可了不得了,这段台词我都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了。是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吴石将军唯一的信仰。

  由此观之,这部剧后劲很大。它将在此后很长一个时期广受关或者后注引发大规模讨论以及深层次思考。信仰是什么?它不是高悬云端的口号,而是藏在每个选择里的“愿意”。它是你愿意在世俗的浪潮里锚定的方向,任旁人追逐流量与捷径,你依然守着内心的标尺,不慌不忙走自己的路;是你愿意在漫长的等待中坚守的微光,可能是为一个理想熬无数个深夜,可能是为一份承诺扛住所有质疑,哪怕眼前一片漆黑,也信光会从缝隙里照进来;是你愿意在取舍的关口优先选择的准则,面对利益的诱惑、人情的裹挟,你清楚什么不能丢、什么必须护,从不因外界的声音违背初心;是你愿意为它如履薄冰刀尖舔血甚至献出生命也无怨无悔的选择。正是这份“愿意”,让平凡的日子有了重量,让迷茫的时刻有了答案,也能让你在一路向前时永远有底气绝不回头。

  其实,看这个访谈时,还有一点引起我深深的共鸣。当主持人左潇问到如何把握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于和伟说了四点:寻找他—发现他—成为他—替代他。其实这也是一个优秀演员的成长之路。这四个递进的阶段,精准概括了演员从贴近角色到与角色深度融合甚至共生共存的完整路径。

  为演好吴石将军这个角色,于和伟做了大量基础功课,他不仅专门学习了军人的站姿、敬礼手势,让肢体语言自带沉稳威严的气场;还研究了吴石的书法作品与历史照片,模仿其温润的谈吐节奏和儒雅神态,甚至在拍摄期间保持相似的生活作息,从外在行为上先“住进”角色的生活。

  同时还要挖掘英雄的内心世界把握其精神内核。在史料调研中,于和伟重点捕捉吴石将军“双重身份”下的心理矛盾:作为国民党高层,他需时刻保持冷静克制;作为隐蔽战线工作者,他又肩负着使命的沉重与对家人的愧疚。这些特质成为他塑造角色“神似”的关键。英雄不再是抽象的符号,有血有肉,丰满真实。

  拍摄关键戏份时,于和伟完全代入角色的情感逻辑。例如吴石接到秘密任务时,没有用夸张的表情表现紧张,而是通过指尖微颤、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坚定,传递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与同志接头时,几句简短对话里的语气停顿,都藏着对战友的信任与对局势的警惕,那一刻他就是吴石。

  而替代他,就是让自己饰演的角色成为“经典参照”。于和伟的演绎让观众记住了“这一个”吴石:他既有军人的刚毅,又有文人的柔情,更有革命者的无畏。当台湾观众看到他饰演的吴石流泪思念故土时产生共情,正是因为他的表演超越了“复刻历史”,成为观众心中“吴石将军该有的样子”,实现了从“演角色”到“成为角色经典”的跨越。

  当然,演员的表达力会不断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日趋完善,没有人天生就是高手。任何职业都如此,教师从新手到名师,技术工人“会熟精绝”成为骨干、技术能手、专家,都需要这样的过程。而这样的过程,或许会需要很长的时间。关键是,只要选择了“热爱的事业”,就能坚持也爱钻研,最终就会有收获。

  所以,关于对有观众评价他“大器晚成”这个事儿,于和伟说:大器晚成,是一个很好的事儿,不要着急,水到渠成。

  这一点,也深得我心。

  而且,从观众的角度,我补充一点,就是关于经典角色,一个演员不在于你的职业生涯里演过多少角色,能让观众记住你,有时候一个经典角色就足够了。比如:周润发的“许文强”、游本昌的“济公”、李幼斌的“李云龙”、黄日华和翁美玲的“郭靖与黄蓉”、陈晓旭的“林黛玉”、六小龄童的“孙悟空”等等等等。而且这些经典角色一旦扎根,后人很难超越。或许,以后说起吴石将军,浮现在人们眼前的形象就是于和伟版的:儒雅、博学、温和、真诚,重情义,有担当,英勇无畏。

  “大器晚成”又如何?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