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轨道交通发生多起安全事故,9月13日,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发生一起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9月24日,北京地铁13号线也发生了一起安全事故,致1人死亡、1人受伤。
9月25日,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动态:北京市安委会对地铁13号线“9·24”事故实施挂牌督办。
详细信息
事故回顾
2025年9月24日0时47分许,地铁13号线下行轧道车与在来广营桥附近进行桥梁养护作业的高空作业车发生碰撞,导致1人死亡,1人受伤。
网友留言
近期国内地铁事故频发,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事件方才出公告,北京地铁13号线的悲剧再次引发业内讨论。不只业内同行,广大网页也纷纷加入讨论。
观点一:轧道车那么早出发?
此次北京地铁13号线“9·24”事故中,轧道车在0时47分许就已出发,这一较早的时间引发了网友猜测。有网友指出,这就是轧道车的意义,排除危险。怎料也是因为这班轧道车,悲剧就发生了。
观点二:运行期间禁止作业
还有网友提出在地铁运行期间就不应该在线路上开展施工作业。这也不由让人联想到才发生的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的事件,据官方公告,事故系保洁人员未按规定路径进入行车正线区域,被返场检修电客车碰撞而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暴露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尽管北京的时间发生在停运后,但轧道车的行驶也代表运行仍在进行中,高空作业车与轧道车发生碰撞,酿成事故。所以,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制定严格的作业审批和监管制度,非常重要。
观点三:又是13号线的问题?
部分网友将此次事故与13号线过往情况联系起来,发出“又是13号线的问题”的疑问。这或许给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需要对13号线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评估。
观点四:又是一起作业冲突引起的悲剧
不少网友认定为这又是一起作业冲突引起的悲剧。在地铁运行环境中,不同作业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桥梁养护作业与地铁轧道车运行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导致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冲突。
因此在作业前,作业方应向地铁运营部门报备,运营部门根据情况调整运行计划或要求作业方暂停作业,确保作业与运行互不干扰。
观点五:加强沟通,安全第一
还有网友强调“安全第一条”。作为地铁从业者,要将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为了追求进度或其他目标而忽视安全。确保在每一个环节都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地铁运营环境。
次日13号线运营受到了影响吗?
从北京地铁官方网站可获悉,9月24日当天,以及前后几天的运营情况均为正常。可以推测,9月24日凌晨,13号线发生了事故后,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及时保证了第二天地铁的正常运营。
写在最后
本月,国内地铁领域已接连发生两起事故,无独有偶,两起事故均发生在非运营期间,或许暴露出地铁公司在该时段管理的不足。
逝者已矣,生者当思。全国地铁都应以此为戒,开展反思,全面排查,不仅要筑牢乘客的“安全线”,也要为轨道工作人员提供“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