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liu:特朗普朝着“与中国脱钩”的死胡同狂奔而去
2025年4月2日星期三,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34%的“对等关税”,加上之前已经加征的20%关税,使美国对所有中国商品的关税增加到至少54%。
中国对此的反应是“以牙还牙”,对所有美国商品的关税征收34%进口关税,并且中断稀土金属的供应。
4月7日星期一,特朗普公开宣布,中方必须在4月8日取消针对美国的34%的关税,否则美方将对中国商品再加征50%关税。也就是说,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将增加到至少104%,而且将停止和中方的一切谈判。看来,特朗普已经“豁出去了”。
中美之间的“关税战”打到今天这个境地,双方已经完全撕破脸,如果继续打下去,唯一的结果就是“脱钩”。
如果“脱钩”,其结果当然是两败俱伤,就看谁的损伤更严重,以及双方对这种必将出现的损伤的承受力,双方对此是否已经有所准备。
现在看来,中方所受的损伤可能更大,因为中方的经济正处于下行,在房地产暴雷和内需疲弱的压力下,出口成为中方经济的唯一亮点,如果出口也受到沉重打击,那么中方的经济将承受极大的压力,失业率会进一步恶化,消费将进一步萎缩,人民币将承受重大的贬值压力……
美方的经济当然也会受到很大打击,但是当前美方的经济仍然强势,失业率仍然很低,在关税的压力下供应链断裂,经济可能衰退,通货膨胀可能恶化,美联储将在减息和加息之间进退两难……中方对美方最具杀伤力的反制措施是断绝稀土金属的供应。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欧盟、日本、越南、墨西哥等国家都选择谈判,甚至向美国提出了“零关税”的建议。加拿大的反应还不明确,可能需要等到本月大选有了结果之后才能揭晓。
也就是说,大多数国家在4月2日前都扬言“反制”,但是在特朗普的关税压境而来之后,它们又都选择了“谈判”,到目前为止,只有中国一个国家真正选择“反制”,这就使得特朗普更加趾高气扬了。
中方似乎已经看穿了美方的目的不是希望通过谈判达成协议,而是朝着“脱钩”的方向狂奔而去。下一步,也许就是美方正式废除中国的“最惠国”待遇,把中国归入俄罗斯、朝鲜、伊朗的类别。
笔者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感到悲观,很希望出现奇迹般的“峰回路转”,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的确看不到任何可以令人感到乐观的迹象。
(作者:Ksliu,美国著名时事评论员;供稿并修订:肖志夫,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图片Ksliu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