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华:孙正清源终于暴露了反社会主义嘴脸
一向打着拥护改革开放的幌子,暗戳戳在鼓吹在中国实行消灭公有制的孙正清源,最近开始对昆仑策进行了疯狂的撕咬,恨不得鼓动国家马上封掉昆仑策,如此一付凶恶的嘴脸,让人感到他已急不可待了。最近他写了一篇《昆仑策长期在网上霸占社会主义和公有制定义权到底意欲何为?》的谬文,由于他太急不可待,因此他慌忙中在文章中彻底暴露了他反社会主义的嘴脸,我这个结论不是空穴来风,大家看到我和他辩论的最后就清楚了。
一、孙正清源的文章一开头是这样说的:
【昆仑策研究院对自己的定位是:“这是一个自主独立的研究机构,它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
如果平时不看昆仑策学者们写的文章,一定对这样的自我推介充满信任,认为这是一帮有良心的学者组成的机构。但如果对昆仑策的文章阅读量足够多,一定会发现他们这一段自我介绍当中的要义——他们通过标榜独立自主,通过所谓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长期以来所做的却是与“讲真话、讲实话”完全相反的事情。
这其中,尤为明显的是,他们长期以来在网上霸占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的定义权,并通过这样的定义权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定义为走资本主义道路。
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在社会主义理论问题方面的“不争论”为前提开始的。那么,当时或者现在,“不争论”所针对的,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形态等问题。很明显,“不争论”的做法与坚持争论的做法,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关注点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不争论”的观点提出来的前提是,“争论”本身会让中国失去一个利用全世界的科学技术革命,让自己发展壮大的机会。这种观点是有些实用主义的成分在内,着眼点是让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最起码不要掉队,最好是实现迎头赶上甚至弯道超车。这就需要我们在某些方面,与之前的对手或者敌人,有暂时的妥协与合作。当然这样的妥协与合作,是需要以坚持自己的政治底线为前提的,属于斗争中的合作。
而昆仑策等机构的作者们,坚持“争论”的前提,是马列毛等前人对社会主义的有关论述。这些论述最明显的一点是,国内国外的一切经济问题从政治立场出发,以国际上两大阵营的对抗和战争为中心。在这个基础上,国内的一切经济活动,要为了政治目的服务。】
对孙正清源如此荒谬绝伦的论述,其实其论点论据都是不堪一击的,因为他的所有论述,都是建立南辕北辙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稍加驳斥,就会让他原形毕露!
我的驳斥: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发展经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助力。我这话没毛病吧?
问题是,不争论的前提是什么?孙正清源为什么回避这一问题?而单纯的强调不争论?有道是此一时彼一时,在中国舆论场上的叶利钦们甚嚣尘上的当今,依旧刻舟求剑般的秉持不争论的原则,无疑是自寻死路。试想一下前苏联解体前夕,在前苏联宣传部长雅科夫列夫的主导下,意识形态话语权被西化公知所垄断,苏联舆论场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苏联的孙正清源们极力鼓吹全盘西化的好处,拼命贬损苏联斯大林时代。结果呢?苏联社会主义大厦轰然倒塌,而人民却因受雅科夫列夫和叶利钦们的鼓惑,而对此麻木不仁,以至于在西方资本和买办资本鲸吞苏联家底,将国有资产吃干榨净,而导致经济大滑坡,民众陷入高度困苦之时,才醒过神来,后悔莫及。
当前中国舆论场的形势早已众所周知,不用我多说什么,大家心里都有数。
要想弄清楚“不争论”的思想根源,就得先明白当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不争论”的背景和初衷是什么。
邓公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
孙正清源们由此将“不争论”绝对化,鼓吹“只管改革开放,一切不用争论”的观点。这绝对是在误读和违背邓小平“不争论”的内涵。
首先,总设计师邓小平不是泛泛而论,而是针对特定问题讲的。他所考虑的主要是争取时间。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如果浪费大量时间用于无谓的抽象争论,就有可能再次错失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所以要允许看、允许试。就是说不争论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拿事实来说话,让改革的实际进展去说服人们。实践证明对了的要坚持,错了的要改正,不完善的要进一步完善。
为增强说服力,邓公在还专门列举了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从起初受到质疑到经过实践检验逐步得到普遍拥护的例子。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邓公提出“不争论”显然是有特定的指向和用意的,并不能由此推出对任何问题都“不争论”的结论。实际上,“不争论”只是邓公对待意见分歧的一种态度,他在主张“不争论”的同时,还经常强调“要争论”。
比如,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邓小平主张通过争论、辩论来统一和深化认识。改革开放之初,全国理论界发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公十分关注这场大讨论。1978年7月22日,他在同中央有关同志谈话时明确肯定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他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不可避免,争得好。
而孙正清源们的解读便是为了发展经济,可以放弃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属性,而且还不许你反对,反对就是反对改革开放,然而改革开放不是改旗易帜。
我以前发过一篇《全盘私有化是对美国造就经济殖民地的献祭》的文章,其中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
“主张消灭国有经济的“孙正清源”,他竟然大言不惭说:‘我们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是,按照他说的已经消灭国有经济的市场经济,这种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吗?没有国有经济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在哪里?全盘私有化后,中国经济的社会主义味道还有几分?这些与美国政客一唱一和的家伙安的是什么心?而今居然开始对根本的政治制度下手了,獠牙终于露了出来。”
由此可见,这种“不争论”无疑是想用明修栈道来堵别人的嘴,好方便他们这些中国叶利钦们暗度陈仓。
比如,有一个体改所的原副所长,后来当了深圳的体改委主任徐景安,一直在鼓吹修改宪法,意欲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篡改成以私有经济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单纯用私有经济来主导中国的经济发展。
二、孙正清源接着说:
所以,我们只要看到昆仑策的作者文章中有社会主义或公有制这样的字眼,一定是为了用这样的字眼证明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合法。而且,不但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合法,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不合法,哪怕是当初的不争论都不合法。或许,这样的结论他们没有一个人公开承认,但从他们的每一篇文章中,我们都可以读出这样的答案,但他们从来都不明说。
我的驳斥:
孙正清源的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说辞,代表国家意志吗?这只是他为了掩盖其不纯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拉大旗做虎皮的拙劣表演。
在他的这番官冕堂皇之言的背后,隐匿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当现在这个孙正清源的昵称还在叫孙正非人的时候,他就开始为全盘私有化进行舆论准备了,他叫嚣说:
“国企不代表公有制,因为凡是由政府官员管理的,不一定是公有的。如果是的话,那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把‘公有的变成自有的’的贪官?”
可见,孙正清源的“不争论”,实际上就是在他主张消灭公有制的时候,不许别人说一个不字,这是多么的横行霸道。可见中国叶利钦们是多么的嚣张跋扈!
问题是,国企承担着国家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孙正清源不承认这几点,而是揪住柳大善人的个别问题来贬损整个国企,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黔驴技穷!
三、孙正清源接着说:
之所以昆仑策学者们坚持要霸占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的解释权,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认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坚持要在固守根据地的前提下“御敌于国门之外”。其实,这样的做法利弊衡量非常明显——当今的朝鲜就是他们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样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就是他们所有言论的核心所在,但却是对国家生存和发展最不利的模式。
这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唯一有利的是,可以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名义,让政府更方便的控制人民群众的一切,包括生活,人身自由,甚至是思想的自由。这样的昆仑策,这样的主张,在今天的中国,能够得到多大数量的人民群众的支持?
我的驳斥:
前苏联为了摆脱经济困境,确实实行了全盘私有化的“机动灵活”战术,结果如何?还不是鸡飞蛋打,丢掉了社会主义江山?丢掉了社会主义的基石,还空谈什么机动灵活,你孙正清源体倡机动灵活的目的,无非是想将中国机动灵活到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的道路上去。你的所谓“固守根据地的前提下御敌于国门之外。”充满着欺诈性!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孙正清源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都不想要了,还空谈什么“御敌于国门之外”?引狼入室还差不多!
孙正清源所谓:“这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唯一有利的是,可以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名义,让政府更方便的控制人民群众的一切,包括生活,人身自由,甚至是思想的自由。”之言,何尝不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抵毁和诽谤?公有制何尝控制人民的生活,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了?你的“现阶段不争论,谁争论就是反对改革开放。”的论调才是禁锢思想自由!
毛主席在世时,曾经胸襟宽阔的说:“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
就连实行全盘公有制的毛泽东时代都那样的言论自由,你孙正清源凭什么昧着良心说:“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名义,让政府更方便的控制人民群众的一切,包括生活,人身自由,甚至是思想的自由。”?
这是何等的丧心病狂!
公有制本质上就是开明的,因为公有制的特征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天下以言为戒,最国家之大患也。”要了解民情民念,顺应民心民意,就得虚心倾听多方面的意见。古代有尧舜谏鼓谤木、大禹揭器求言等故事,今天我们共产党人更要有这样的理念和原则、气度和气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逆耳忠言、有益谏言、肺腑之言当中包含的信息,远比一个人从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得来的更为丰富、真实和纯粹。
后记:
孙正清源在他的这篇谬文的结尾彻彻底底暴露了他反社会主义的丑陋嘴脸,他如此不遗余力的诽谤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目的无非是想促使中国改旗易帜,走前苏联解体的老路,让中国人民再受一次苦难。所以,在网上言论五颜六色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擦亮自己的双眼,坚决抵制消灭公有制的言论,因为公有制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低层民众的切身利益。以新冠疫情肆虐的前几年为例,公有制对人民的关爱有目共睹,特别是弱势群体,更应该保护烈士鲜血换来的胜利果,不能愧对于他们的在天之灵!
(作者系昆仑策特约评论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