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如何看待特朗普射出的箭?
曾经大家只是怀疑,以为特朗普只是说着玩,不可能对全球加征税。
“特朗普税”这支箭最后还是射出来了,具有全球性,税率有差别,范围符合他自己先前的表态。
主要经济体的股市在短时期内有强烈反应,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资本市场的强震需要理由,需要时机,全球性事件一发生,资本操作的空间就释放了出来。
我看了许多国内媒体的文章,总结起来就五个结论:
“对等关税”是特朗普的愚昧决策,损人不利己;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美国股市大跌,中国的反制会使其崩盘;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会让美国物价大涨、通胀失控;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最后会导致美元失去信用,会让它失去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特朗普是全球市场的破坏者,全球化将不复存在。
这些结论是否成立?
这些结论是不是全球各国的结论?
我很想再次对“特朗普税”谈一点看法:
正如我在《哪些国家得交“特朗普税”?》一文中所讲,特朗普并不只是把税看成单纯的经济工具,而是一种较为灵活的政治工具,如果你到现在还只是把它看成经济工具,那你根本就没看懂特朗普的真实动机。
当敌人出现时,最忌的事情是意气用事,分析问题不加思考,结论带着情绪化。
大家想想看,咱们为什么对特朗普的行为这么生气?假如特朗普的政策最后导致出现文章开头的那五个结论,那不是上天赐予给我们的机会吗?那不正是我们多年来希望看到的结果吗?美国砸自己脚了,美国人生活困难了,美股崩盘资本外流了,美元变废纸了,这些情形出现后,美国的霸权不就终结了吗?既如此,那我们还生哪门子气?不是应该赞美特朗普吗?
我就觉得,在受到对手重拳打击时,虽然被打得有点晕,但头脑还是要力争保持清醒,要考虑接下来的拳怎么打,而不应该尽讲些不着边际的结论。
在回击之前,我们必须看到以下事实:
美国的股市会调整,但仍然只是调整。它不可能崩盘,由6000多点涨到44000多点,它即使调整到20000点也不能算是崩盘,咱们的股市曾经从6124点下跌到1600点,你承认自己崩盘了吗?支撑股市的是经济,美国的就业市场形势良好,并且超出预期,它没有给出股市崩盘的理由和基础。
通胀问题肯定会在短期内有表现,但应该不会是长期趋势。
美元指数最近对部分货币表现稍显不好,但整体上稳定,对人民币没有丝毫失控的迹象,美元如果因为关税战就失去储备货币地位,那它早就失去了储备货币地位,17年前的重大金融危机都没有让美元倒下,关税怎么可能让其倒下?
国内媒体转美国彭博社、《财富》杂志网及《新闻周刊》等多家美媒报道,许多美国专家及民众认为,特朗普本次宣布加征关税,在许多方面都和《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的签署非常相似。
会高度吻合吗?不能简单对比,关税政策没那么有效,但也不会导致那么大灾难。此时的美国已经完全不同于当时的美国,农业和中低端就业市场已经威胁不了美国经济整体。事实上,美国就业指数正处于上升阶段。美国农业的抗震能力也远远强于百年之前。
同胞们,大家必须看清特朗普关税政策以下几点:
特朗普关税封的不是贸易,他的真实动机是改变关税秩序。
如果他成功了,他就证明了之前世界的关税秩序是不合理的。如果他的关税政策在普遍层面上失败,只要不退回原点,特朗普就不承认自己是失败的,因为它还能在部分重要国家身上坚持下去。
特朗普关税是一个动态政治工具,而不只是经济工具。
它的“动态”特征让政策保持着最大的灵活性,友好国家,非友好国家,敌对国家,随机而动,择势而行,最终会锁定在少数国家身上,全球关税最后会变成部分国家间的竞争甚至对抗性关税,它是特朗普实施全球政策的调节工具。
特朗普关税,目标在物而不在钱。
即使特朗普关税全面成功,按测算,也只能增收5000亿美元左右。这个数字,对美国而言根本不算决定性经济成果。特朗普的真实目标是让全球先进制造业投资资金流入美国,不是一般制造业回流。国内专家对特朗普心中的制造业回流一直有误解,以为他想把中低端引回美国。其实不然,特朗普想拉进美国的是先进制造业,一旦成功,不只是带来就业和利润,而且还能保持美国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持续优势。
特朗普关税作为政治工具的最核心焦点还是在亚洲大国。
削弱大国经济是削弱大国影响力和战斗力的关键之关键,而外贸经济是大国经济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内循环是一种解困手段,但它弥补不了全部,如果特朗普用关税这个国际政治工具重新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圈子或者说联盟,对大国的影响不言而喻。
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在重复“热战时代”这一说法,我们中国人,总是固执地把“热战”等同于炮火战争,而不是从宗教、文化、经济金融、政治和军事等多个包围圈来理解热战,特朗普不是疯子,美国人的选票不可能投给疯子,他选择把华为作为标志性耙子进行定点打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几年下来,华为已经由一家全球型科技企业变成了一家国内企业,看似仍处上流,但竞争力的拓展空间几乎被限制到最小,一旦缺少重要支持,它会变得更加艰难。
特朗普的箭射出来了,一定只会伤害到中国吗?一定不会反射到美国身上?
从政策设计者看,特朗普肯定认为自己的政策是完美的。
从辩证的角度看,特朗普的设计必然有正反两面的影响。我们既不要夸大它对美国的伤害,也不要恐惧它对中国的威胁。中国未来的最佳选择不是习惯性当祥林嫂,而是要学习毛泽东。不就是打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特朗普不是想改变世界旧秩序吗?我中国比你更想改变旧秩序。
关税,中国向美国回射了一枪,并且覆盖面不小于美国,这是敢打的表现。
不过,这肯定不够,可能还需要有另外的打法。
我现在想给官方提一个不言明的看法:美国之外的国家,我们能否做一套特别详细的分类?然后,根据分类做一个差别性清单,再用不同的政策把尽量多的国家拉到自己的贸易优先伙伴中?“市场替代”和“市场消化”已经成为中国无法回避的现实和趋势。特朗普想构建的新秩序暂不清晰,中国能否先把“好处”给不同的贸易伙伴看看?除了关税之外,世界三大经济组织及各地区组织里的重构,咱们是不是也要敢于先炒起来?中国的眼睛,应该盯住全球。
即使付出代价,中国也应该勇于挑起重组世界的担子,除了关税,还有很多。
近几十年来,我们的被动,就被动在始终是被动应对美国的出牌,而不是主动先出牌,我们不愿意甚至是不敢先出牌,这让美国感觉不到真实危机的存在,总是把自己看成唯一敢挑事的霸王。
中美之间,决不只是关税这么简单的纠纷。如果对美国还抱有幻想,其实可以忽略关税战,反正总是要让着它。我担忧什么呢?在可见的未来,如果特朗普释放“善意”,今天的许多狠话可能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民间的怒气立刻又要转为全面笑脸。
作为普通平民,我最不担心的是美国的棒子,最担心的是美国的糖,我特别害怕“特朗普之箭”变成“丘比特之箭”。
比以上所有事情都更重要的事是什么呢?
是国人的普遍收获感必须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普遍性极为重要,这是中美竞争输赢的关键所在。
附言:
1.安徽男子主张权利被强制送精神病院22天。评:地方上已经着手调查此事,希望有个清明说法。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出现,肯定不是最后一次,我是很恐惧的,很多人看后都恐惧,单个个体,谁不怕啊?法!法!法!
2.今年清明节扫墓红色景点非常热闹。评:这是好事,说明中国人是不忘本的,是懂得感恩的,是有热血的。不过,对于民间扫墓,我还有些不解,越来越多的“民俗”走向迷信,规矩多,花钱多,不太好。
3.假期,我去某地级市科技馆看了一下,有几个感想:花几亿建造的地标性建筑很养眼;各类精美的灯箱宣传文字资料很漂亮;真正可供青少年动手操作的科普仪器很少很少,与庞大的建筑极不协调;设备完好率不高;没有专业的科普工作者,科普馆基本不具备科普价值;科普投资重要,但国内已经走向了泡沫化,已经成为研学机构赚钱的载体。现实中,该给经费的地方一分不给,做排场的地方倒是做得极大。
写于2025年4月6日星期日
【文/孙锡良,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学者,独立时评人。本文原载孙锡良新公众号“孙锡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