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和价值的对立和统一:从GDP为什么要重复计算说起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而剩余价值理论的难点在于价值转形,也就是剩余价值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规律。100年前,鲍利凯维茨建立了价值转形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有个结论:总价格不等于总价值。
该结论违背了价值转形的原则。马克思提出价值转形的两大基本条件:总价格等于总价值,总利润等于总剩余价值。这个问题困扰了经济学界100年,始终无解。它被怀疑论者用来质疑价值转形,被反对者用来攻击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总价格和总价值是否真的相等呢?
鲍利凯维茨的证明在数学逻辑上没有问题,整个社会的总价格就是高于总价值的。在劳动价值论中,价值的定义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假设这个世界每一件产品,都是由其中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定价的,最终人们会发现,这个世界所有最终商品的价格的总和,一定高于这些最终商品中所包含的具体劳动时间的总和。看看GDP的计算规则,就会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GDP源于国民总收入,当年美国政府想要了解真实的国民总收入,凯恩斯接下这个课题,得出一个结论:国民总收入=投资+消费。该结论和马克思的重大发现:劳动价值=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如出一辙。国民总收入后来演化成了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只统计国内生产总值(GDP),补充了一项净出口,变成:GDP=投资+消费+净出口,成了广为人知的三驾马车。
从价格角度,GDP是生产资料的价格和生活资料的价格之和;从价值的角度,GDP是生产资料的劳动时间和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之和。生活资料的价格中,肯定要包含生产资料的价格;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中,肯定要包括生产资料的劳动时间。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的概念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的概念本质一致,都存在重复计算的部分,这是计算规则决定的。如果用价值代表GDP,此时的GDP,由于存在重复计算,所以要大于实际的价值(指实际发生的劳动时间)。经过重复计算的价值,是这个世界真实发生的价格,所以总价格大于总价值。
有人说这个算法不对,GDP就是统计各行各业的增加值,不存在重复计算。查看一下文献中的定义:GDP必须按照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进入。什么是最终产品呢?就是这个产品不可再加工,而是可以直接消费或者使用。设备算不算最终产品?当然算,因为设备是可以直接使用的。
各行各业的最终产品的制造商,用了设备厂家的设备后,设备的价值就转化到制造商的最终产品中去了,但是设备厂家所生产的设备,依然是独立的最终产品。这样,GDP中的设备既包含作为最终产品的设备的价值,也包含那部分转移到其它最终产品中去的设备的价值,所以GDP是价值的重复计算。
明明知道是重复计算,为什么GDP一定要采用重复计算的模式?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可以给出答案。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会创造出高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也就是剩余价值。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无论是一次分配还是二次分配,剩余价值都不会以任何形式回到劳动者手里。剩余价值的本身没有阶级性,它的正当途径是投资,成为生产资料(固定资产或者流动资产)。
剩余价值带有强迫性,强制劳动者进行生产资料的积累,每一个劳动者都需要把自己的劳动分成两个部分:生产资料的劳动和生活资料的劳动。生活资料的劳动有直接的回报,原则上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生产资料的劳动没有直接的回报,但是却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劳动价值必须同时体现出劳动者具备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两种生产能力。
随着生产资料(软件和硬件)的不断积累,劳动者的所具备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能力的提升大于劳动者所具备的生活资料的生产能力的提升,生活资料占GDP的比重不断减少,生产资料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即整个世界的资本收益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劳动收益的比重将越来越小。在总生产能力既定的前提下,两种生产能力的分配比例可能完全不同。或者说,在总劳动时间既定的前提下,生产资料及生活资料,两大部类的劳动时间的比例可能完全不同。这样,劳动价值就不能仅仅用生活资料表达,而是要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共同表达。
不管劳动者从事任何行业,每个劳动者身上都存在两种能力,存在对应两种能力的劳动时间。工业化诞生之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不分工的,那个时代的木匠,既会打家具,也会造工具。我们所看到的劳动时间,就是能代表劳动者两种生产能力的劳动时间。工业化诞生之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存在严格的生产分工。劳动者的能力中,属于生产资料的能力,被社会统筹分配,我们是看不到的;属于生活资料的能力,用于索取劳动报酬,我们是可以看到的。我们所看到的劳动时间,不是劳动的价值,仅仅是劳动力的价值(工资)。
所谓的价值重复计算,并不是真的进行了劳动价值的重复计算,只是进行了劳动力价值的重复计算。第一部类(生产资料)和第二部类(生活资料)的劳动力价值之和,是整个社会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一部类的劳动力价值和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之和,是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很明显,第一部类的劳动力价值被重复计算。两大部类的劳动力价值,就是两大部类实际发生的劳动时间。当我们用这个劳动时间去定义价值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总价格高于总价值。
马克思说的总价格等于总价值,这里的总价值其实是指劳动价值。劳动价值里的劳动时间,不是看出来的,而是算出来的。即使我们分别知道两大部类的劳动力价值(时间),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时间)依然未知。要知道这个剩余价值,我们还要知道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率。这个剩余价值率和产业结构有关,受平衡关系制约,不是仅仅靠观察到实际劳动时间就可以知道的。
资本论是一部未完成的巨作,从第一卷到第三卷的写作时间大约有40年。第一卷相当于是总论,高度应在其它各卷之上,但是这个总论缺少了第三卷的价值转形。有人认为资本论的逻辑顺序和写作循序是反的,阅读资本论应该按照逻辑顺序,从第三卷读到第一卷,才便于理解。
马克思在写作第一卷的时候,不一定能想到价值转形,也不一定考察了剩余价值在从事不同生产的劳动力身上发生的转移现象,很可能他认为这个价值就是现实中的劳动时间,这会导致理论和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我们今天在读资本论的时候,就应该按照逻辑顺序,先理解价值转形,再定义价值。
【文/叶风尘,本文为作者投稿188金宝搏体育官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