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富士康疫情,为什么最开始几乎没有本地媒体报道?
借着#富士康#的事情,讲讲异地监督。
在计划的设想中,理论上是不存在异地监督这个东西的。
毕竟,身为地方媒体,肯定是对地方更为了解,报道地方也更为得心应手。
但在现实中,一旦触及地方的负面,尤其是特别负面的事情,由于属地管理的限制,地方媒体很容易失声。
至于失声的后果,自然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在今天以前,我们想了解富士康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只能依靠自媒体。
但自媒体这个东西吧,需要甄别,因为他们发布的东西,有的是真,有的是假。
一般人是没有能力鉴别真假的。
回到异地监督上。
从今天上午开始,有关富士康的正规报道开始占据热搜榜单。
而掀起这轮舆情的,正是上海媒体第一财经。
其实,除了第一财经外,上海媒体界面/财联社也有参与。(P.s.中信集团主管的财经杂志和山东媒体济南时报今天也有报道
不过,或许是拿到的消息不够劲爆,相较起来也比较滞后,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热搜,除了郑州发布披露的消息外,就属第一财经最多。
与地方媒体不同,其他地方的媒体做报道时,往往不容易被属地管理所限制。
而异地监督的好处就在于此:地方很难通过行政力量干预报道。
可为什么有的时候,异地监督又被牢牢限制住了呢?
这当然是因为异地监督的缺陷导致的。
还记得上海媒体澎湃新闻被海南、大连接连怒怼的事情吧?
在当时,由于澎湃新闻的问题报道,这两个地方忍无可忍,接连通过不同途径方式予以反击。
虽然最后的结果都是删文,但好歹撕了一场,也让澎湃新闻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兔子急了也咬人。
而现实生活中最多的场景,往往是连撕也不敢撕。
为什么往往没有地方敢撕?
当然是因为两地媒体的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即便只有澎湃新闻一家,也足以对这两个地方形成倾轧。
也就是说,如果被澎湃新闻记仇,他其实是可以利用合理报道公报私仇的:多报道两地的负面就行了。
另外,如果不加以限制,地方还可以利用媒体当标枪互相攻击——而以上两点,都是不得不考虑的关于异地监督的负面作用。
所以,如何权衡利弊,事实上是个很难抉择的事情。
禁止吧,地方出个什么事情,很难就在地方层面形成信息真空,其他地方很难获取到最为关切的信息。
鼓励吧,这万一哪里地方结仇,又或是有利益冲突,很容易就通过媒体干起来了。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当你只思考好处或者坏处的时候,关键信息就容易被遗漏。
还是要多看报道多思考。
与此同时,也希望地方能够主动作为,及时披露大众想看到的事情。
不然的话,即便被抓住做了文章,也是咎由自取。
十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