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亿巨额罚款,挡不住美团的垄断之路
前两天,美团的垄断扣罚也靴子落地了。
引用一下通告原文,“根据《反垄断法》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退还保证金12.89亿元,并处以34.42亿元罚款“,要求其围绕”完善平台佣金收费机制和算法规则“、”维护平台内中小餐饮商家合法利益“、”加强外卖骑手合法权益保护“等进行整改,实现“规范创新健康持续发展“。
好了,目前的定性看上去是,罚是因为“滥用市场主导地位搞垄断“;一直以来争议比较大的计费、调度算法、考核、平台生态、用工保障等等,认为做得不好,但给时间改。
首先聊聊垄断。
美团在外卖领域的统治市场地位不言而喻。从大盘来看,美团和饿了么的订单大致维持在7:3的比例,日均单量已达3kw以上;然而从地理分布上来看,饿了么仅在东南沿海市场(江浙沪闽)大致可以和美团维持均势,在华北、西北、西南、华南的三四五六线“老少边穷”城市中均大幅落后,部分区域甚至达成了2-8乃至1-9的市场占有率对比。
由此达成的经营结果是,美团在相应区域因绝对市场主导地位而掌握实质定价权,一方面可以推动上游运力供给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可以在下游商户费率谈判方面掌握主动,在如此双轮协同的正向循环之下,美团得以持续改善外卖这门生意的实际盈利水平。
从结果来说,饿了么非常绝望的看到美团有持续不断的从祖国的广阔河山赚到的钱投入到一二线城市血肉磨盘般的市场竞争当中来。
所以,现在也到了美团陷入对于如何维持其垄断地位的阶级焦虑的时候了;其实作为一个撮合交易性质的平台企业,可以大致从供需视角列举一下:
1.从供给出发:美团需要控制更多的核心、优质商户仅在美团上线,或对美团来源的订单及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高优先级的产品或服务。根据商户的性质,大致会使用差异化的策略:
A.如果你是一个孤立的夫妻老婆店,会简单地要求你“二选一”否则不予或者延迟平台上线;
B.如果你是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连锁品牌,会找你基于流量/订单保底或者费率折扣谈谈看能否签个独家协议;
C.如果你是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品牌,比如肥宅王,会找你沟通上一些定制化的套餐来实现差异化竞争;
D.更根源的,通过其产业资本广泛地参与到国内餐饮行业的投融资浪潮当中,通过资本投入+流量倾斜的差异化竞争模式快速扶持一批围绕美团服务生态成长起来的餐饮品牌,通过对于采供销链条上各关键节点企业的控制以增强对于行业的影响力,这和阿里目前在菜鸟做的是一个思路。
2.从需求出发: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见顶,用户复购和客单价的提升取代传统的用户增长成为国内互联网接下里的主题。这方面美团会做的事情:
A.提升“大美团APP”的首位度,推动分布在如微信等外部渠道的用户召回,建立流量壁垒;
B.进一步打通下辖各业务线间的货币流通,通过捆绑消费的形式带动GMV提升;
C.增强消费金融在各业务场景间的渗透率;
D.短视频-直播的引入,整合营销以提升溢价水平;
3.外卖行业还有个中间环节,即时配送,在这个环节可以做:
A.无人机、无人车等技术及应用场景的投入;
B.园区、场站等特定区域的特许经营资质准入;
C.骑手用工招募、劳务关系、薪资发放、税务筹划等分支行业的头部公司的投融资;
D.核心头部配送供应商的股权控制;
以上只是外部可以观察到的一些动作。总的来说,罚款大致可以按住美团和美团们不要粗暴地使用其市场占比优势直接对小商户来喊打喊杀,即第一点里面的"A",但是流量的独占属性和资本无界扩张的冲动不会改变这批已经上岸的公司搞事实垄断的诉求。反垄断的斗争是一个螺旋式对抗上升的过程,且看后续吧。
外卖行业另一个饱受诟病的东西是骑手的权益保障。
劳工权益这个东西的内涵很丰富,网友们吵架的时候往往东一下西一下抓不住重点。从配送员这个群体的实际诉求出发,大致的优先级如下:首先,安全;其次,薪资;最后,保障。
首先聊聊安全。
美饿保守估计每年贡献三位数的恶性交通事故案件,非恶性事件或对于城市交通秩序的实际影响就无法统计了。对矛盾激化的根源进行归因,事前来源于内卷化的时效考核机制主导下的调度逻辑,事后来源于代理加盟体制下脱节的工伤保险理赔兜底机制。
从考核上来看,30min时效约束和供需匹配缺乏计划性是即时配送当下的核心矛盾;这两个前提不变,一切针对调度逻辑和优先级的修修补补永远是小打小闹,快递行业当前也陷入类似的矛盾当中。
本质问题是,中国劳动力的成本实实在在地上来了,仍按照过去10-20年的劳动生产要素体系计费是不合时宜的;从全世界同行的水平来看,长三角地区次日达做到95%,或者3km内30min达做到98%是一个很高的产品水平,应当参照UPS或者fedex的对标产品按照比较购买力折算进行重新定价。所以涨价-损失低价值单量-提升员工待遇&降低劳动强度-行业趋稳的再平衡循环是不可避免的。
当下能够马上改的其实是工伤保险这个事情。一是平台参与保险经纪这门生意,且盈利比例夸张到骑手实付3元/天但平台仅代为购买低于1.5元/天费率的套餐,导致下游保司整体超支而选择在理赔环节浑水摸鱼;二是代理加盟模式下,平台和代理公交公司在处理事故时权责分野不明而导致的普遍的互相推诿。
在这里,说清楚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然后讲讲薪资。
其实美团也好,饿了么也罢,其已经建立的基于监管账户-灵活用工行业的发薪工具其实已经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大规模劳动力雇佣行业薪酬处理方案。这套方案的大致流程是,美团和饿了么要求下游的配送服务商在制定的银行/支付平台开设托管的账户,每个月平台将配送供应商的配送费打款至该账户并行使冻结,下游配送供应商上传骑手薪资明细并执行操作,该托管账户自动将属于骑手的薪资部分的金额打款至骑手的账户(如走灵活用工税筹,则再过一道税筹公司),在骑手收款后,解冻配送供应商提现剩余金额的权限。
通过上述的流程,大体解决了配送承包公司中途携款跑路或批量发薪不及时的问题,目前比较集中的问题并不是“不发钱”,而是下游配送公司设立了名目繁多的薪资方案来实行奖惩扣罚转嫁而导致的薪资争议,和上面考核是否对应直接处罚殊途同归。
这就又回到了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问题的本源,即在流动性巨大的基础劳动力行业当中,除了扣钱,还有没有其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尤其在一个本质上是传统的代理加盟模式的行业里?
这个问题就不好解决了。
最后说说社保。
在中国的基础劳动力行业,很无奈,社保普遍是一件奢侈品。从骑手这个群体的实际诉求出发,由于巨大的流动性和朝不保夕的生存状态,其实他们大多数人对于社保既没有概念,也谈不上诉求。给骑手在北上广深杭交住房公积金有什么用呢?但是实际来说,在工作地有医保,在老家有养老金,对于这个行业的根本意义在于,他坐实了“雇佣关系”。
本轮次“互联网+”创造出来的大量社会就业普遍具备临时,不可持续,没有成长路径的特征。快递,外卖,网约车,主播,看上去都是不算一份“正经工作”,只是社会闲散劳动力的容身之处,这是高速增长时代的妥协之举。
在增长结束之后,缺少资本的鸡血,这些行业必须要为从业者提供一个相对有竞争力的就业环境,看上去像一份“正经工作”,以保障自身始终具备吸纳劳动力进入的能力。除了社保之外,那些年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为了吸纳劳动力而做出的各种尝试和努力都会在接下来的这个行业当中展现。
本轮次的处罚,看上去都来源于美团外卖一个业务的垄断问题。这既不代表美团除了垄断没有别的问题,也不代表美团的酒旅,单车,社区团购当中不存在问题,而这些都是美团垄断生活业务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只能解读为选择其最大体量以及最成熟的东西来做监管,本质上还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在狂飙突进逐渐降速的年代,美团,和那些跟美团一样的互联网公司都不可避免的面临相应的调整压力。有的来源于监管,有的来源于市场,更有的来源于舆论民意。希望这些行业巨头们能够扛起与他们的市场地位相对应的责任,真正做到”规范创新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