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治好了焦虑,竟然意外治好了胃病

今晚团子就一直陪着我呀
今天中午,我和老婆一起去金色湖畔“走人户”。我们和几位同事及家人围坐一桌,边吃边聊,气氛热热闹闹的。
桌上一位稍微年长的同事,笑呵呵地说,她最近一两年总觉得有点焦虑、抑郁,有时候甚至冒出些不好的念头。她虽然是笑着说,但我们谁都听得出,话里有认真的成分。
我心里咯噔一下。
我跟她说:“你明年都要退休了,还焦虑啥子嘛?身体最要紧。你焦虑,胃就跟着闹;胃不好,吃不下睡不好,情绪就更糟。”
这句话,真不是随口安慰。
是我用一场折腾了六七年的“大病”,换来的一句最实在的心里话。
在很多人眼里,我大概算是个好校长。我自己有时候也这么觉得——一个真心为了娃娃、为了老师、为了学校着想的校长。
但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干不了大事。当这个小校长,已经要把我的身体拖垮了,要是真干大事,估计早就趴下了。
你们不晓得,多年前,就在我铆足劲想带着学校闯出个名堂的时候,我自己的身体,先“罢工”了。
一切是从胃开始的。
2017年刚上任校长,压力大得不得了。特别是操心学生成绩,整晚整晚睡不着,脑子里像装了个停不下来的陀螺——“考不好咋办?”“老师不得力咋办?”“学生不听话又咋办?”饭也吃不下了。
刚当校长那几年,我经常陪完学生晚自习,就直接睡在办公室。心里总是不踏实,担心学生晚上不好好睡觉,半夜醒来还要悄悄去寝室转一圈。
我也晓得有些焦虑是没用的,现在不应该为以后担心焦虑。比如“中考考不好咋办?”“活动搞不成咋办?”“发言讲砸了咋办?”这些问题就是要在我脑子里无限循环,我控制不住。
明明晓得学生都睡了,还是忍不住想:万一有没睡着的呢?于是又爬起来去看一次。
以前还能喝点小酒、抽点烟,可那段时间,胃变得特别“娇气”,一碰就难受。家里常备好几种胃药,抗酸的、抑酸的、修复胃黏膜的、中药西药……车上、办公室,到处都有。我现在差不多都能当半个胃病医生了。
绵竹、德阳的医生,我不晓得看了多少个,一年四季药不停,胃病还是反反复复。我一度以为,我这胃是好不了了。
华西的胃病专家,我前前后后也挂了三位。其中一位教授,挂号费92块,药也开了一堆,但效果就是不明显。连教授都没办法,我也就放弃了。
2020年疫情刚开始,我去华西做了检查,结果是慢性萎缩性胃炎C3,三个➕。我上网查了查,心里一沉:完了,这下严重了,怕是要摊上大事了。那段时间,我真的开始认真思考癌症和死亡。
胃病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更磨人的。
记得是2018年5月,参加一个活动时,突然头晕了几秒钟。从那以后,这头晕就像个甩不掉的影子,时不时冒出来一下。不算严重,但经常这样,搞得我心烦意乱,工作和生活都受影响。
连续几个月都这样,我开始了一场断断续续的漫长求医路。在绵竹,脑部颈部CT打了,彩超做了,抽血也验了,医生说可能是血管有点萎缩,开了药,没用;又说可能是血脂高、血太稠,药吃了还是老样子。我不死心,开始锻炼身体、控制饮食,后来体重达标了,体检也没问题,按理说血管血液都没事了,可头晕依旧。
我又跑到德阳,找了一位神经内科的知名医生。他说可能是“耳石症”,开了药,还叮嘱我,如果不好转,建议去西安的西京医院看神经内科。
2023年暑假,老婆陪我真的去了西京医院。当我拿到医生开的一大叠检查单,一看要花不少钱,还得在西安耗上好几天,我犹豫了,最后还是跟老婆商量,转头去了华西的神经内科。
没想到,这一去,竟然找到了病根。
华西的医生听完我的描述,开了三种药: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清脑复神液、银杏叶片。我看了说明书,都是抗焦虑和抑郁的。
吃了两三周,头晕好像消失了,我就没再继续吃。结果没过多久,那种熟悉的晕乎乎的感觉又回来了。我照着药方去绵竹医院开同样的药,效果却不明显。
2024年3月,我再次走进华西,挂了神经科姜帅医生的号。他让我做了一系列详细检查,包括心理健康、焦虑抑郁、前庭功能等等,最后开了三种药: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清脑复神液,要我至少坚持吃半年。
后来我看了处方笺上的诊断:慢性头晕焦虑抑郁状态。原来我处于焦虑抑郁状态。
抑郁我肯定没有。做检测的时候医生就告诉我,我只是焦虑,并不抑郁。我这么怕死,从来没想过自杀,怎么会抑郁呢?
这一次,我乖乖听话了。从去年初开始,我连续吃了七个月的药,一天都没断。说来也神奇,坚持一两个月之后,纠缠我五六年的头晕,居然悄无声息地溜走了!后来我又问姜老师,还吃药不?姜老师要我继续吃。好吧,继续吃。
更让我惊喜的是,那个被华西诊断为“萎缩性胃炎C3”、让我一度觉得离胃癌不远的胃病,今年复查时居然也好转了!我在神经科治焦虑,居然顺便治好了胃病。
所以啊,有胃病不一定真是胃出了问题,有可能是心理在“闹情绪”。
我后来慢慢想明白了。把所有事情串起来:我没日没夜的担忧、不停地加班、以校为家、对学生成绩近乎偏执的在乎、听不得别人说学校半点不好……我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押在了“校长”这个身份上。这份沉重,我的身体哪里承受得住?它早就用胃痛和头晕向我抗议了,只是我一直没听见。
现在回想起来,我那会儿怕是有点“魔怔”了。学校好,我欢天喜地;学校有点风吹草动,我就焦虑得不行。我把自己所有的理想、心血、健康,都系在了遵道学校这条绳上。
因为胃病,我学了不少相关知识。原来胃是个“情绪器官”,它最懂你的心事。你紧张,它就紧缩;你焦虑,它就发炎。我花了那么多钱,在绵竹、德阳、华西做了那么多次胃镜,原来一直在治“标”,却没找到“本”。这个“本”,就是我心里那份卸不下的焦虑和压力。
现在,我还在按时吃药,心态和身体都好了太多。我终于明白那个最朴素的道理:这世上,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健康更重要。一个好的身体,才是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的根本。
以前开会,我可能容易带着情绪,现在平和多了。我学会了信任我们优秀的行政和老师团队,大家一起使劲,学校反而办得越来越顺心。
所以,朋友们,今天听我说了这么多,尤其是心里正觉得有焦虑的同事,请一定把我的这番话听进去。
朋友,如果你也有胃痛,有失眠,有那些查不出原因的难受,或许都是你的心太累太焦虑了,它在用它的方式向你求救。
工作是重要,但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值得我们用身心健康去换。放下焦虑,不是不负责任,恰恰是为了能更长久、更稳妥地担起责任。
我真心希望咱们每一个人,都能健健康康,身心安宁。只有我们自己好了,我们爱的人,我们热爱的事业,才会真正地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