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0月9日是切·格瓦拉遇害的日子,而1945年10月10日是朝鲜劳动党创建的日子。鲜为人知的是,切·格瓦拉,这位备受全世界尊崇的革命家在生前与朝鲜有着密切的关系。1960年,切·格瓦拉曾访问过朝鲜,并会见了金日成同志,事后他说朝鲜“或许是”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国家”。在切·格瓦拉遇害后,金日成同志为悼念切·格瓦拉而写出了题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伟大反帝革命事业是不可战胜的》的著作。切·格瓦拉与朝鲜劳动党的关系反映出世界革命沸腾期的古巴革命与朝鲜革命的关系,古巴革命与朝鲜革命的主要共性之一在于它们都是以小国扛起世界革命重任的典范。
在过去,古巴革命和朝鲜革命都抵御了苏联修正主义的影响。与苏联修正主义者提出的“和平共处”相对立,切·格瓦拉提出“两个、三个、更多个越南”。1967 年 11 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庸健接受古巴媒体采访时说:“切·格瓦拉提出创造一个、两个、三个、许多个越南的想法,是一个革命性的想法。世界上像越南这样奋起反抗美帝国主义的国家越多越好,这将加速世界革命的发展。”(《朝鲜代表团访问古巴》(哈瓦那:政治出版社,1968 年),第 110 页。)金日成同志公开地批评苏联修正主义者说:“追求同帝国主义无原则妥协的路线,只能助长它的侵略活动,增加战争危险,这难道不是事实吗?奴隶式的屈从所带来的和平,并不是和平。不为反对和平的破坏者而斗争,不为反对奴隶式的和平而推翻压迫者的统治,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加强反帝反美斗争》(平壤:外文出版社,1968 年),第 4 页。)
基于反帝反修的共同志向,朝鲜革命和古巴革命曾在全球反帝革命事业中密切合作。1965年至1968年间,平壤向北越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建筑材料、采矿设备、军事装备,并接收了数千名越南学生。古巴通过提供经济援助以及派遣医生、工程师和建筑工人组成的队伍奔赴前线与游击队并肩作战,来表达对越南的支持,修建道路、医院、酒店,还参与了胡志明小道的建设。在拉丁美洲,朝鲜和古巴几乎援助了拉丁美洲所有国家的革命力量,给他们提供军事教育和武器援助。例如,在秘鲁,大约二十名革命左派运动武装分子在朝鲜接受军事训练。(扬·卢斯特,《革命斗争:秘鲁,1958 - 1967》(巴塞罗那:RBA图书出版社,2013年);《拉丁美洲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中苏分裂》,第134页。)
今天是切·格瓦拉遇害纪念日,明天是朝鲜劳动党建党纪念日,这个巧合颇有意味可寻。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世界革命因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而沸腾,而后因为左右倾机会主义的上升和革命主体力量的不成熟而走向低谷,但是社会主义和反帝自主的时代潮流从未改变。朝鲜革命和古巴革命在时代的暴风雨中生存下来,现在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朝鲜的东山再起。要想东山再起,研究国际共运历史上留下的经验教训很重要。切·格瓦拉留下的重要精神遗产是勇气和理想主义。打倒帝国主义、复兴社会主义,任重道远,我们要立志做春天到来前寒岁挺立的松柏。
2025年10月9日
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