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科学技术的话题
自从十八世纪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几何级数递增的。直至今日,科技的发展已使整个世界日新月异;我想几乎现代社会的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我是个80后的中年人,年龄并不算太大,即便如此今天的生活方式都是我小时候不能想象的。然而,科技发展除了给世界以巨大改变之外,它的根本意义究竟在哪里呢?
如今,连农村里的老年人都知道人工智能这回事,他们也会念叨,日后年轻人的工作将更难找了,因为机器将会把人代替掉。难道我们发展科技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造福人类吗?为何现实结果却是科技“抢”了人们的饭碗,科技的发展侵犯了人类生存的权利呢?这真是个近乎黑色幽默的话题。可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几个问题来:首先,在当今社会我们劳动者的地位和角色究竟如何?其次,既然科技创造了“无人工厂”,劳动者还受资本家剥削吗?再次,要想使科技造福于人类,必须有个什么样的前提?
既然机器可以替代我们劳动者,那就说明我们劳动者与机器是处于同等地位的。机器是什么?当然是工具,因而在当今社会我们劳动者的角色也就是工具而已。我们并不是在为自己劳动,我们并不能享有自己的劳动果实,因为我们只是工具。既然是工具,那就有闲置不用的,那就是——失业。科技的发展会使得闲置的工具越来越多,也就是资本家眼中的“废物”(无用的劳动力)将越来越多,失业将越来越严重!既然科技不是为劳动者服务,那么它自然只是为资本家阶级服务。科技制造的机器为资本家服务,会不会受资本家剥削呢?当然,机器不能创造价值,可是机器都是人制造出来的,因而机器本身就是人的价值体现。有人说将来人工智能发达了,工厂都是“无人工厂”了,资本家没有剥削对象了,因此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被推翻了。那么,我要问无人工厂的机器是天上掉下的吗?还不是“人”制造出来的吗?无论是“白领”知识技术工人,还是“蓝领”体力操作工人,都属于无产阶级范畴;也许从事人工智能的大部分人属于白领阶层,可他们仍然属于不占有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他们的劳动成果(主要是脑力劳动成果)仍然是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家直接占有他们的劳动成果,其它的“无人工厂”的资本家则间接占有他们的劳动成果,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一点也没有过时!
顺便说一下,现实中也许会有白领工人看不起蓝领工人;这也没什么稀奇的,不但如此,在职工人不是也会看不起失业工人吗?这除了说明无产阶级普遍不觉悟之外还能说明什么呢?工人阶级中的某些人看不到整个工人阶级地位是相同的,利益是一致的,是共同被剥削的,他们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欺骗、玩弄,老以为自己是天选的“幸运儿”,别人失业、别人工资不如自己高都是因为没能力、懒惰、没上进心,孰不知资本像个血盆大口,它今天能够吞掉别人,谁知道明天能不能够吞掉你呢?这种人也许只有切实地尝到资本压榨的苦头之后才能有所醒悟吧?
那么,怎么才能使科技真正造福于人类呢?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科技本身,而在于社会。科技被异化,不能造福于人类,并不是科技自身的问题,而在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美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掌握了制造超音速喷气式飞机的技术,但是,控制了飞机制造业和航空公司的大资本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只把这种新的技术用来制造军用飞机,而不用来制造民用飞机。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在西德和法、英等国飞机制造商的竞争下,美国才不得不把这种新技术用来制造民用飞机。为什么?因为用一种新技术取代旧的生产方式需要投入巨大成本,资本家利润就会减少很多,在没有外来竞争的情况下,虽然采用新技术于人民有利,但于资本家不利,这就是美国航空业资本家长期不采用超音速喷气式飞机技术的原因;可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科技,并非为了人民的福祉,而是为了资本家的私利,这就是科技不能造福于全人类的根本原因。
只有革除罪恶的生产资料私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防止科技的异化,才能让科技真正为人类造福!
【文/雨凡,本文为作者投稿188金宝搏体育官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