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是改变命运,还是收割他人?

2025-06-30 09:46:06 来源: 甄别随笔公众号作者:窦征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你的“左右为难”源于你对结构性不公的敏锐,但也必须警惕,不要让这种觉醒变成反噬自己的规训工具。

困惑_Jc.jpg

  在一众高考话题的留言中,这段文字显得尤为沉重。难得不是对高考制度的咒骂,也不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嚎,而是一次罕见的自我审判——你试图在个人命运、社会责任、阶级伦理之间找到一条出路,而这本身就是一种阶级觉醒的迹象。

  但也正因如此,这种觉醒容易陷入一种矛盾的张力之中:一方面,是个人主义与学历鄙视链构成的现实压迫;另一方面,是对自己阶级身份的清醒认知与“不要成为阶级叛徒”的道德焦虑。

  所以笔者也在试图复现这场复杂的自相矛盾,来回应她的问题:到底要不要复读?复读是否是一种“投机”?我们怎样才能走出这种个体选择中的困境?

  首先,留言者将自己“想复读”的意愿视为一种“投机”状态,按照通常的逻辑,高考失利→选择复读,是一种普遍、正当且被制度允许的个人选择行为,为何会在当事人的语境里变成了“投机”的自我定性?

  从语言中我们看到三个深层焦虑来源:

  1.对自己的阶级出身的认知:“我本身是小布子女”,也就是小资产阶级出身,不是工农子弟;

  2.对复读资源的不平等感知:“家里还负担得起复读费用(不是大家都能的)”;

  3.对学历鄙视与机会分化的恐惧:“还是因为学历鄙视影响……担心接下来的选择。”

  这说明,你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是高度清醒的,尤其是对教育资源分配、阶级再生产机制、个人选择道德性的思索,远超一般人将复读视为“自我提升投资”的庸常理解。

  但也因此,你陷入了一种道德自我规训与前途焦虑的悖论之中:“我知道我能复读,是因为我比别人占据了更好的阶级位置;我知道我想复读,是因为我怕失败;可我又怕这样是对底层的剥夺和背叛。”

  换句话说,她的“投机”感,不是实质上的投机,而是源于“自知自己处于中产边缘而仍想攀升”的羞愧和挣扎。

  再让我们来解答她的核心伦理困境:“复读是否等于剥夺了更需要机会的工农子弟的位置?”

  这个问题,在形式逻辑上确实很刺耳:“一个复读生的成功,也许就是另一个应届生的失败。”但在辩证法视角下,我们不能简单地从“个体PK个体”的角度来理解资源分配的问题。真正的问题不是“你复读是不是抢了别人位置”,而是“为什么复读本身成为了必要的路径,而不是例外?”

  为什么我们不得不靠复读去“翻盘”?为什么高考仍是改变命运最被夸大的唯一通道?为什么重点大学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甚至紧缩的,而社会对“211非热门专业”以下学历的容纳能力日益下降?

  唯物主义者必须把这些问题指向背后的社会结构:

  高等教育资源的集中性与等级化:我国的“211/985”“双一流”工程,使得原本应是普及教育的大学,成为了“选拔精英”的工具。这种等级化,天然制造了“非重点=失败”的制度幻觉;

  社会分工的阶级化:一些工种被不断压低社会地位与待遇,比如流水线工人、服务员、配送员,而另一些“白领阶层”则集中于少数高校毕业生,造成所谓“学历鄙视链”的现实;

  “一考定终身”的压力本质上是资源短缺:当社会流动通道收窄、就业岗位质量下降时,竞争就不再只是“努力”和“公平”,而是“拼家庭、拼信息、拼资源”的隐性博弈。

  在这样的结构中,你的复读,并不是对工农子弟的剥夺,而是阶级之间的内部竞争机制制造的互斗结果。

  所以,重要的问题不是“你复读了没”,而是:

  有没有人从根本上质疑这种“复读制度本身”?有没有人真正关心工农子弟为什么一次就得定输赢?有没有人意识到,哪怕你考上211热门专业,也不过是小资命运的短暂延迟,而不是彻底改变?

  你今天的困惑,比任何高分复读的胜者都更接近真相。

  必须承认,你的“左右为难”源于你对结构性不公的敏锐,但也必须警惕,不要让这种觉醒变成反噬自己的规训工具。

  你说你怕复读是因为不能“摆脱个人主义”。我们必须说:“个人主义”不是原罪,而是资产阶级社会结构逼迫下的求生方式。

  不复读,并不会自动让你变得“无产阶级化”;反之,若你真的不复读,但又不得不接受社会的边缘化、鄙视链压迫而终身内耗、郁郁寡欢,那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精神异化。

复读?_Jc.jpg

  你之所以会挣扎,是因为你同时面对了两个意识形态的张力:

  资产阶级的成功叙事:你不该失败,高考定胜负,学历决定命运;

  阶级伦理的道德审判:你应该为工农着想,不要成为压迫者之一。

  但唯物辩证法要我们看到的是:

  这两个叙事,其实都是对个人意志的压迫,一个是竞争神话的压迫,另一个则是“圣洁他者”伦理的过度投射。

  你必须理解:人的真正自由,不是“做圣人”,也不是“赢得战斗”,而是敢于在矛盾中揭示和行动。

  我们不应该劝你“复读吧”或者“别复读了”,而是要反过来问:

  如果复读只是再一次进入不公的竞争结构,你能否带着清醒的意识进入其中?你是否能在制度游戏中寻找制度的裂缝,为更多人争得发声权?

  这才是我更希望你看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路:

  如果你决定复读——

  不要把它看作“走投机路线”,而应视为“你将拥有更多理论准备和空间去批判这套制度”。你可以变成那种“了解体系、却不盲从体系”的人。

  在大学里,不是卷着走向资本的象牙塔,而是积极组织、发声、写作、调研,成为阶级分析者、结构批判者,让更多人听见。

  如果你决定不复读——

  那你更需要做的,不是“甘于失败”,而是深入工农,投身社会现实之中,成为一个不靠头衔和标签、也能看清现实并影响现实的人。

  在技术岗位、基层行业、甚至县城和小厂中开展工作、组织、写作,用实际行动打破“非名校即沉沦”的假象。

复读?录取?_Jc.jpg

  无论哪条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不是“上不上211”,而是“是否从自身经历出发,把个体的矛盾上升为集体的问题”,并有勇气参与解决它。

  你说你“投机”,我们说:你不是投机者,你是罕见的清醒者。你不是“工农敌人”,而是比多数人更早感受到工农命运已与你连通的人。

  你有权复读,也有权不复读;但你不能把选择本身看作“罪”,那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希望你陷入的内疚陷阱。

  你真正要问的,不是“复读值不值”,而是:

  “我能否从这场选择的焦虑中走出,并参与塑造一个‘不靠复读也能活得体面’的社会?”

  这不是你的义务,但可能是你的机会。

  启程吧,别怕矛盾,真正的革命者都始于自我冲突的痛苦之中。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