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自媒体号

当前,我们面临哪些思想殖民与意识形态渗透?

2025-09-28 08:29:13  来源: 粽子不会武功   作者:粽子不会武功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一、引子

  最近,我在学习之余,无意中又看到了一段令我深思的影像片段。

  在一个访谈节目上,柴女士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带着西方中心主义立场的方式,向丁院士质问其对气候问题的看法。

  这使我想到了一个词“意识形态”,又想到国家安全教育里放置意识形态渗透的内容,于是,我想聊聊意识形态渗透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的。

  一说到意识形态,便使我想到了这些年里,在网络自媒体上,曾经“公知”横行的现象,他们发表一系列攻击国民,攻击历史文化,攻击国家和制度的言论,几乎就要喊出“我以我是中国人为耻”这样的话,似乎身为中国人,生在中国这片土地是他们的屈辱一般。

  “反思”一词,原本意思是通过对自我的行为和思想的反省,提高自我的认知水平。毋容置疑,这原本是一个催人上进的褒义词。然而,近年以来,“反思”已经从褒义词变成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甚至是带有贬义的词,尤其是在国际交流之中,带着一种妄自菲薄,缺乏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的表现。以至于,经常劝人反思的人,为称之为“反思怪”,以至于,人们羞于使用“反思”一词。

  “公知”,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原本是指一类具有一定知识水平,文化水平,思想水平,通常在网络或者报刊等媒体发表言论的人。这原本也是一个褒义词,但是,到如今,他们却成了反贼,成了汉奸,成了妖言惑众的代名词,也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为此,我感到气愤。但我知道,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清醒的思考中,我才可以看清西方意识形态是如何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以哪些手段改变我们的价值观,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图片

  二、看不见的手

  稍微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在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里,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曾经遭受过多次屈辱的侵略,但无一例外,在中华儿女的共同抵抗,艰苦奋斗下,把敌人赶出国门之外,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伟大的复兴之路。

  我们应该为之庆幸,为之自豪。

  然而,有形的敌人被战胜了,无形的敌人却仍然潜伏在我们的周围,甚至是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瞬间,防不胜防。他们无时无刻在侵蚀着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我们每个人的思想精神。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们经历过数次对外的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比如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等。这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主动地,有取舍地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目的是救国图存,改变落后的国家命运。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已经站起来,在党的领导下,随着我们社会主义的建设,我们的制度日益完善,国力强盛,社会安定,我们的文化也越来越繁荣,我们的人民也过得越来越幸福。

  然而,为了扼制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阻止中华民族的的伟大复兴,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我们身边游荡,无时无刻不在扰乱我们的社会,侵蚀我们每个人的思想精神,对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图谋不轨。

  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西方意识形态。

  它在明里暗里作祟,目的是想要通过各种手段影响和渗透中国的文化和思想领域,企图通过改变我们的意识形态,煽动颜色革命,制造内乱,达到推翻我们的国家。

  意识形态的渗透,不仅在国内存在,在国外更是猖獗不息。

  我们纵观自从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历史,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想大行其道,干涉别国内政,扰乱国际秩序之事屡见不鲜,通过意识形态渗透发动颜色革命,颠覆其他国家政权的新闻屡见报端。究其目的,无非是想要维持美西方的霸权主义地位,继续压迫其他国家和民族,阻止人类历史的发展。

  君不见,苏联解体,留下一声叹息乎?

  君不见,东欧剧变,多少红旗落地乎?

  君不见,从安第斯山脉雄鹰翱翔的土地,到石油如水的阿拉伯世界,是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颜色革命中浮沉乎?

  君不见,遥远的肥沃的东欧平原上,俄乌战争的炮火是怎样炸出一个个窟窿?

图片

  三、意识形态渗透的现状

  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面对不同的渗透对象,有着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在历史上,西方国家多通过特工,收买并策反出国人员,或是直接发放传单,设置广播电台等手法,从正面进行渗透活动。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我们国家愈发强盛,人民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正面且直接的渗透手段已然失去作用。于是,一种新型的意识形态渗透体系开始出现。

  这种新型意识形态体系与过去直接,正面的旧形式的渗透手段不一样。

  新型意识形态渗透是潜藏在各种看似正常的交流活动之中,有着成熟的体系,是无形的,难以捉摸的。它主要通过教育,学术交流,文化交流,网络媒体等领域,渗透进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诸多的手段中,有些渗透手段是已经有具体案例,有些则是隐藏得较深,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需要我们时刻警醒。

  1、教育体系

  在教育体系中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通过中小学教科书渗透。

  通过在教科书使用大量西方元素的插图,在有意无意中植入西方的所谓“开放”“LGBT”等观念,来丑化儿童的形象,扭曲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一个是针对大学生、大学课程以及留学人群的渗透。

  在我们大学的很多学科里,尤其是文科相关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和理论体系,是完全照搬西方的,并没有经过中国化的改进和创新。比如曾经有建筑学教授吐槽,大学的建筑学的教科书中,竟然没有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内容,而是全盘照搬西方的理论体系。

  我们的大学教师体系中,也出现过一些受聘教师在课堂上宣扬西方意识形态的例子。这些所谓的有国外留学背景,或者受到某些西方言论煽动的教师,极易以老师的身份传播其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在无意中助长了渗透行为。

  随着国家的开放,我们国家的出国留学群体异常庞大,这些人群极其容易成为被渗透的目标。他们在国外接受了某种思想,归国后,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传播,是意识形态传播的温床。

  2、学术交流

  在学术交流中,尤其是对外的学术交流,我们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就受到对方的意识形态影响,并且自己毫不知情。

  为什么呢?

  一方面,在某些领域,学术观点与政治观点并没有清晰的界限,西方的宣传机构通常会把政治观点包装成为学术观点,给政治观点披上学术的华丽外套,企图影响你的价值观。于是,当在不经意中与对方进行学术交流的时候,接受其所谓的学术观点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被其附带的政治观点影响。

  另一方面,西方借着近现代的国家实力影响,在学术文化中,也牢牢占据着霸权地位,并且,无时无刻不通过其霸权地位,在学术研究中对研究成果施以影响,迫使研究人员发表迎合西方意识形态的文章,强迫作者改变自己的观点,达到渗透的目的。尤其在文科领域,较为常见。

  网上就有报,某教授因为其发表论文的援引文章中女性作者比例没有达到35%而被拒稿。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是通过某某基金会或者一些NGO,资助某某学生,某某项目,在一些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领域进行研究,达到意识形态渗透的目的。而某些学校,某些项目,或者个人,为了某种指标或者个人利益,很容易沦为渗透的工具。

  3、文化领域

  文化领域是意识形态的重灾区,其影响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也最为隐秘,极其难以防范。

  某天,你在电影院看完一部外国电影,深感震撼,那里面宏大的场景,无所不能的个人英雄主义使你的心深深颤动,那在基督教的十字架下的眼泪使你动容。于是,你的心便被打上了某种烙印,使你的思想发生了倾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曾经受到过一波又一波的外来文化冲击,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无时无刻不通过各种文化交流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什么好莱坞电影,什么游戏,什么艺术展,或者西方的节日等。

  在电影方面,最常见的是,我们总盲目地引进一些带着意识形态的西方电影,我们的自己也总拍一些明显带着西方视角的电影。有些导演,为了获得某个国际大奖,甚至迎合西方的审美,刻意丑化中国人。

  在广告,艺术,绘画等领域,刻意歧视和丑化中国人,挑战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

  在游戏领域,想要通过媒体等力量植入女权主义,性开放,同性恋等极端文化思想。如《黑神话 悟空》就曾被曝遭到过西方某女权主义团体的勒索,想要在游戏中植入极端主义内容。

  甚至,洋节也曾在年轻人的群体中风靡一时,深刻影响甚至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我并不是说这其中都有着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在这方面,我们不必矫枉过正。

  但是,我们必须要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坚守我们的价值核心,在与西方进行文化交流时,对我们的文化保持信心,在创造文艺作品时,明白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我们的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作品。

  4、网络媒体

  自从网络诞生之日起,便成为了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在当今这个网络的时代,如何防范意识形态的渗透,也成了一个大难题。

  他们通常会通过收买某些博主,大V,甚至组织水军,利用一些网络矛盾,时事热点,通过反串,或者极端化的言论,制造官民对立,阶级对立,地域对立,性别对立,民族矛对立。

  最近这些年,在包括微博,豆瓣,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上,极端言论愈加频发,各种“带节奏”,网络暴力等行为频频见诸报端。也有大量披着解读历史,宣扬文化的外衣,歪曲历史,恶搞甚至丑化历史人物的视频和文章。这些现象的背后,就可见意识形态渗透的端倪。

  就连郑成功,郑和都被丑化成侵略者,鲁迅,杜甫,岳飞等历史人物会遭到贬低。

  如最近上映的某部反映抗战的爱国主义电影,被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挑拨离间,脱离正常电影讨论的范畴,将正常的历史教育说成是鼓吹仇恨的教育。

  这些人,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要解决问题,而是挑拨离间,企图挑起争议,煽动情绪,挑拨社会矛盾,制造混乱,并从中渗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而我们普通人呢?很容易被这些极端言论影响,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不小心便成为其利用的工具。我们的一个动作,一个转发,一个评论和点赞,都可能陷入别人设置的陷阱里。

  四、我们怎么面对意识形态渗透?

  我们要坚持一个原则,保持开放,保持警惕,增强自信。

  可能很多人会问,既然我们时刻面临着意识形态被渗透的风险,那为何我们仍然要保持开放,保持对外交流呢?

  要知道,在对外交流中,渗透影响却是相互。我们在对外的交流活动中,也有机会推广我们的优秀文化,甚至,通过比较你会发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制度,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生活方式,比我们过去崇尚的西方优秀得多。

  只要我们保持民族自信,发掘,不断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只要我们保持文化自信,不断学习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并将其发扬光大;

  只要我们保持社会自信,认同并维护自己的价值观,维护国家和民族形象,维护传统的优良传统和精神;

  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清晰的认知;

  只要我们学会抵制诱惑,不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价值观;

  我们就不惧怕任何意识形态的渗透。

  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不可能说停止开放,停止一切交流,那样只能是我们信息闭塞,与这个世界脱节。

  在这个时代,我们只有开放和接纳更多的优秀思想和文化,才能保持文化活力,才能使得国家富强,才能完成我们民族的复兴大业,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中国苍黄的历史卷轴里,记载了多少因开放而兴盛,因封闭而落后的例子。

  而那些想要渗透我们,改变我们的人,最终,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湮灭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