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始祖鸟跟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放了三幕烟花。三幕烟花在山脊间依次点燃,燃放从海拔约4600米处开始,沿山脊向上延伸至5050米山顶,规模可谓不小。
看到这种场景,我不禁感叹“好家伙”!
青藏高原与南极、北极并称“第三极”,是亚洲水塔,是长江、黄河等10余条国际河流的发源地,冰冻圈储量居全球第三,直接影响数十亿人口的水资源安全,也是生态环境、地质构造非常独特的区域,其生态、环境、战略、科研、安全等各方面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202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里面规定了对藏高原保护的方方面面。
我国长期组织开展青藏高原科考活动,我有不少学者朋友参加过青藏高原科考,其中一些人跟我说过,去科考需要注意的东西很多。
即使官方科考,也要组织专家论证合理性、可行性,要进行审批。有些地方还限制人数、进入方式、实施装备,不是想去就去。
而且连科考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都必须自行带走或在指定地点投放,禁止随意倾倒、抛撒生活垃圾。违者将被责令改正,并可对个人和单位处以罚款。
这是科研。
做过工程的人都知道,哪怕不在青藏高原的普通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水土保持评价、洪水影响评价、地质灾害评估……哪一个少得了?
而且环评专项经常是关键审查内容,不少项目就是因为环评审查审批不过直接被否决。
这是工程。
对这些官方的、促进全社会科技提升和经济发展的事情都非常严格,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是严苛,怎么到资本这里就开绿灯了?
9月20日当地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针对此事回应称:活动手续合规,选址不属于生态保护区,目前当地生态暂未受到破坏。
这段话中,选址不属于生态保护区我信,活动手续合规基本也属实,但“目前当地生态暂未受到破坏”是1天就能得出的结论?这个负责人即便是亲自调查,这么短时间也不可能调查得完、就能得出结论吧?
媒体报道有专家指出,“这是一种极具侵入性的行为”,在正式燃放之前,布置和施工过程本身或就已给当地环境带来破坏。
而且事后专家调查了吗?评估论证了吗?有什么科学的手段和证据证明未受到破坏?
退一万步说,目前生态真的暂未受到破坏,那么将来呢?
是不是批准了对生态就无害,没批准的话就有害?有害无害与你放不放,放啥没关系,只在于是否“批准”?
那么批准的责任人能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开了绿灯,又那么袒护,搞不懂这是在干什么。
有钱有影响力之后狂傲任性、想要为所欲为的人多了,但是没关系,现代社会早就有细密的法律法规约束这些人,不能因为钱和影响力碾压、侵占、破坏社会公共资源和权益。
怕就怕执法的人选择性执法,间歇性“宽容”,该强的地方不强,弃国家和人民利益不顾,实现其他一些利益。
这将会给民众造成非常强烈的不公感——民众提高认识、遵纪守法、奉献牺牲换来的生存环境,就由他们任性糟蹋。
这就是为什么民众看到这个事情后会吐槽:农民烧秸秆被罚、过年放烟花被罚、炒菜不许烧柴烧煤,清明祭祀不许焚烧纸钱……对这些处罚都以雷霆手段法不容情,怎么到始祖鸟和这个什么艺术家这里就大开绿灯?
还有之前有攀岩爱好者偷摸在三清山岩体上打钉赔款600万并判刑,大家都认为处罚得好,怎么到始祖鸟这里就大开绿灯?
国家长期、广泛、深入宣传环保,民众对环保高度认同,坚决支持,有的时候是牺牲自我利益支持,怎么相关管理人员还没有民众的环保意识和觉悟?
如果这件事不得以严惩,就会形成民众所说的“吃香喝辣没有我,损失代价全赖我”的罪恶平摊——普通人严格自律、遵纪守法,反而为有钱有权人背锅买单。
雪域高原,世界净土,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植被都承载着脆弱的生态和战略意义。
始祖鸟的这场表演,既未实现“致敬自然”的宣传噱头,也未达成“对话灵魂”的精神传递,反而将资本的贪婪和权力交合,赤裸裸的呈现在公众眼前。一场烟花,给民众心灵上炸出一片伤痕,也将执法的严肃性炸出个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