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这几天,有几个关键词都牵动人心。
“低端人口”一词就是其中之一。
在11月18日晚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的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北京随即展开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
也是在此之后,网上就流传了此次专项行动是在驱赶“低端人口”的谣言,11月25日,针对这种传闻,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不负责任,毫无根据的,并没有“低端人口”一说。
那“低端人口”的传言是怎么来的,报道君跟您细细说来。
“标题党”引发的误会
![]()
报道君查遍从2015年至今发布的疏解“非首都功能”相关文件,都未看到官方有“低端人口”提法。
而据了解,最早提到的“低端人口”是和《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8月1日发表的《北上广常住人口增速放缓引热议:超大城市,咋调控人口》一文有关。
这篇文章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他提出:“通过政策将外来人口特别是其中所谓的低端人口‘清理’出去,导致了这些地方常住人口出现增长放缓。但对超大城市来说,这不一定有好处,也不可持续。”
一则严肃的新闻报道,在转载时就被重新拟定了一个容易引起歧义的标题——《北上广常住人口增速放缓 专家:政策清理低端人口》,并指原标题就是如此。当时随即成为舆论导火索,成为“低端人口”提法的最初来源。
“低端人口”这样的词之所以会成为舆论导火索,不外乎是它挑战了“人格平等”。
很多心急的受众,在看到这个标题时就容易产生这样的解读:专家认为应该用政策清理低端人口。这样的结论,极易引起公众的反感。
一来,何谓低端人口?究竟谁是“低端人口”?是快递员、公交车司机、餐厅服务生、家政阿姨、小区保安,还是未落户的城市白领、生意人、刚工作的蜗居大学生、南漂北漂的艺术家?
二来,政策本应该指向公众权利的保障。
实际上,在那则新闻中,专家并没有表现出歧视之意,所谓“低端人口”其实更多的是媒体在表达“低端产业从业人口”的一种不当缩略。同时,专家也没有建议通过政策将他们“清理”出去,反而是对这种“清理”现象表达了担忧——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客观地说,这是一场“标题党”引发的误会。
而网上此次之所以出现这次专项行动是在驱赶“低端人口”的传言,是因为这次专项行动针对的是一些经营者只顾私利无视安全法规、无视员工和租户安全的违法行为。由于价格相对低廉等原因,一些外来人口选择了在这些场所工作和居住,但他们并不了解身处的危险。
只有低端产业 没有低端人口
![]()

“低端的”,到底指的什么?
低端产业,常规意义上就是指传统原材料生产,工业初级加工品制造和简单服务业等低附加值的产业。与之对应的是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
在2015年北京开始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控制的时候,就曾提出“人口控制并不是控制高科技人才,而是控制劳动密集型、外来流动人口和在城乡结合部的低端产业从业人口。”
曾经有评论认为,“限制小餐饮、小作坊、小废品收购、小商品批发等低端产业发展,首先是为了控制城市人口过快增长”,以此来缓解特大城市的拥堵度。
然而,事实证明,低端产业的发展和聚集恰恰和城市的发展水平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目前大城市的低端产业从业人口有相当一部分都在生活服务业相关领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同时,低端产业能在一定时期内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刘栋栋在撰写的《中国中低端服务业的就业效应研究》一文中,认为只要控制好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的公平性问题,降低基尼系数水平,并在现阶段基础上提高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工资率等指标,事实上将会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在发达国家,也有一些没落的社区需要依靠低端产业来重振经济,吸纳就业,减少犯罪。
有活力的城市更包容外来人口
![]()
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就提出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是如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第二是如何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和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那么,在资源集中、承载大量人口的大城市中,解决这两个问题显然需要更多智慧。
在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看来,人们往往把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归因于外来人口,却忽视了城市在多个层面上都对外来人口所具有的强烈需求。
他说,任何城市都希望产业兴旺、科技发展、就业充分、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而这些都是城市活力的表现。根据世界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开放程度越高、外来人口越多的城市,也是最具活力的城市。
在解决第二类问题时,无论是中小城市还是特大城市,首先都应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政府在进行管理和服务时,不应内外有别,所谓“人民”不仅仅指的是户籍人口,而是所有人。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也表示,在人口问题上,有的城市驱离所谓低端人口,而在不远的将来,对人的争夺,不仅是高端人才,也会有低端人才,尤其是对保姆、建筑工人等低端人才的争夺,因为这两者是互补的。不欢迎或者驱离低端人才会推高低端人才的雇佣成本,导致城市降低竞争力,甚至走向衰落。
城市的包容性,才是城市强大的内在需求。
撰文:蕾西亚
图片来源自网络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