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肖新新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访俄期间接受俄媒专访,提到当前中俄关系有三大特质:一是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二是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三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一表述引发外媒关注。路透社1日称,中国外长此次访问俄罗斯,意在继续深化两国战略协作。
王毅3月31日至4月2日访问俄罗斯。4月1日,王毅在莫斯科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王毅说,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两度战略沟通,引领中俄关系在风高浪急的百年变局中坚毅前行,为深化两国全方位战略协作作出新的重要部署。中方愿同俄方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共同推动中俄关系和各领域合作向前发展,继续造福两国人民。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拉夫罗夫在会谈时表示,俄中领导人决心持续加强俄中关系。拉夫罗夫强调,世界多数国家认为,莫斯科和北京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密切协调是当下困难时期最重要的稳定因素。
中俄双方就国际热点问题交换了意见,包括乌克兰危机。拉夫罗夫表示,俄方着眼消除危机根源,致力于构建持久的欧亚安全架构。王毅阐述了中方一贯立场,表示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争取和平的努力,愿通过“和平之友”小组继续为和平积累国际共识,为推动危机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双方还就当前国际局势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动向协调了立场。
双方一致同意,加强两国外交部门协调,筹备好年内各层级交往。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夯实两国关系的物质基础。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中国外长此访正值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之际,美国政府急于让乌克兰停火、在亚太地区问题上指向中国。“中俄关系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很重要。”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张弘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毅1日在接受“今日俄罗斯”国际媒体集团专访时,回答了记者“俄美互动升温对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会产生何种影响”的问题。他表示,现在有些人不甘寂寞,开始炒作所谓“反向尼克松战略”,这不仅是将国际政治简单交易化,更是陈旧的冷战思维在作祟。他表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历经国际风云考验,站立时代进步潮头,稳如泰山,牢不可撼。我们完全理解和支持俄罗斯通过外交努力维护自身的正当合法权益。”
“中国外长此次访问,再次体现了俄中两国各层级之间的密切沟通和协调配合。”塔斯社1日援引专家观点报道称,尽管国际形势正发生急剧变化,俄中始终相互支持。俄“tsargrad.tv”新闻网认为,俄中关系保持积极良好的发展态势,不会受到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和外部因素的干扰。
张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安全的角度讲,中俄相互尊重、保持良好关系对亚洲、欧亚地区乃至世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地区危机和现实矛盾频发的背景下,这种关系的稳定性为地区和平与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张弘提到,王毅外长在接受俄媒专访时总结了中俄关系的三大特质。“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表述超越一般外交辞令,强调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性;“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体现相互尊重的合作原则;“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则明确回应了西方关于“中俄军事同盟”的猜测——中俄关系有自身的内生逻辑来支撑。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副教授、国际问题专家季莫费耶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俄中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去年,俄中双边贸易额超过244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生动体现两国务实合作的巨大活力。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俄中两国都曾为此作出重大历史贡献。当下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和不确定性,俄中深化战略协作,有助于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今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王毅在与俄外长会谈时说,中方愿同俄方一道,肩负起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特殊责任,排除干扰,坚守正道,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