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适合做一做艾灸,小叔前段时间给大家分享了关于艾灸的几个穴位,不少粉丝在后台留言讲,问小叔灸这些穴位会不会上火?小叔发现,小叔每分享一个东西,总有人第一时间问这个上不上火,看来有相当一部分人把上火看作是洪水猛兽,一旦知道这个可能会让他上火,心里就开始犹豫了。
实际上,在小叔看来,上火就让它上嘛,首先你能够上火说明你体内的阳气还是比较足的,殊不知有一些人无论吃什么大热的东西都不上火,这说明他们的身体已经寒到了一定程度,甚至都上不起火了。大家可以想一下,小孩子为什么总是能够发高烧,而成年人发高烧的概率相对小孩子就低得多呢,根源上还是因为小孩子阳气足,有足够的阳气能够烧得起来,而到了老年的时候,发高烧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因为阳气已经所剩无几了,最多就是发一发低烧。
其次,上火属于身体疏泄的一种方式,为什么会上火?根源上还是堵了,身体没有办法把吸收进去的这股能量合理进行分配,就只能选择找一个途径进行宣泄。中医讲“火曰炎上”,就是说火的特性就是向上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上火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头面部出现问题,有目赤耳鸣、口舌生疮等表现。所以,要解决上火,就需要让身体的吸收能力和运化能力增强,这个时候就得好好健运脾胃了,脾胃运转好了,升清降浊的能力才会增强,身体也就不容易上火。
小叔以前给大家分析上火,往往都从虚火和实火这两个角度进行,但是关于艾灸上火,小叔发现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我们的体质,而是我们的心神有没有合一,做艾灸的时候是否把我们的心安在当下,这才是决定做艾灸上不上火的关键所在。
有人可能会说,艾灸不能长时间灸,灸多了肯定会上火,但小叔经过切身体会,发现实际上并非如此,小叔道场之前曾举办过一次换食排毒课程,其中一个项目就是教大家学习一种艾灸方法,这种灸法叫做“如意灸”,而我们灸的时间是很长的,往往是一个下午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参加课程的粉丝年龄最小的三十多岁,年龄大的甚至在六十多岁,但按照我们所分享的艾灸方法,几乎没人出现上火的情况。
如果说个别人体质特殊,不会上火,但这么多人都不上火可就不是特例了。这种如意灸究竟神奇在哪,灸那么长时间为啥不上火?它核心的要诀不在形式,而在于心法,在艾灸之前,有很多准备功课要做,比如打坐、静卧,目的就是把我们的心神收回来。和普通艾灸一样,我们同样选择的是手持悬灸,因为这样能自己控制距离,控制温度,适应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情况。
所以,要想艾灸不上火,最关键的就是把心神收回来,现代人做事情总喜欢图方便,求便捷,但往往却本末倒置,有句话叫做“慢就是快”,这句话放在艾灸上非常合适。现代人做艾灸很少有愿意手持去艾灸的,因为麻烦,所以市面上就出现了很多艾灸工具,比如常见的艾灸盒,上面有个束缚带,拿带子往身上一绑,然后该干啥干啥,一点不耽误做其他的事情,至于一边做艾灸一边刷手机、看电视、看书、打游戏等等更是司空见惯,美其名曰提高效率。
但在小叔看来,这纯粹是浪费时间,因为此时你的心是散的,心和身是分离的,自然也体验不到灸感,体验不到艾灸带给你身体的改变,此时的你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就像老师在你耳边苦口婆心给你讲课,你明面上在听,实际上心里想的却是外面的风光,那这堂课你能学到东西吗?同理,艾灸也是一样,你灸你的,我做我的,这和烤肉有什么区别?你能接收到的也只是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这些热量身体吸收不了,自然会损伤津液,上火那不是自然而然的嘛。
所以,我们学习养生最开始就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我们治疗身体不仅仅只是疗愈我们的肉体,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调神。《黄帝内经》第二篇讲的就是“四季调神大论”,重点论述的就是形体和内在精神的关系,在对内这一方面,《黄帝内经》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实际就是告诉我们不要三心二意,要一心一意做好当下的事情,心和身放在一起去做事,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因此,真正要想做到艾灸不上火,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到一心一意,我们要安下心仔细体会灸感,体会艾灸带给我们身体的那股能量,我们吃饭是为了喂饱肉体,而艾灸、练功则是要喂饱我们的“神”。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传统功法帮助我们达到这种状态了,比如打坐、站桩、八段锦等等。
不仅做艾灸,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修行,都是一个道理,我们要活在当下,把当下的事情用心去做好,才能真正有所得,很多人看似整天忙忙碌碌,但最后却一无所得,根源上还是处于一种身心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下怎么可能会有收获呢?
当然,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过犹不及,需要循序渐进慢慢来,所以小叔将“道”的层次给大家讲清楚之后,依旧还要顾及“术”的方面,如果自己没能做到,还是艾灸的时候上火了,那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喝一些滋阴的东西把流失的津液补起来,比如小叔之前分享过的酸梅汤、乌梅三豆饮、石斛原浆等等,都可以在艾灸完喝一喝,把上火的概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