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之一:
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生产全程服务体系
第四章
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明确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的“四个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生产全程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运输加工贮存流通营销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科学研究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生产全程服务体系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 全国农业“大包干”后,农民一家一户必须干、干不了、干不好的问题亟待解决。农业服务这个巨大的新兴市场前景灿烂辉煌,众多有经济头脑、有胆识、有技术、有门路的农民瞅准时机抢抓机遇 , 借款贷款买设备、买机械开门店,在解决自家种地问题的同时服务乡亲。
40 多年来,全国农村涌现出了数万家种子营销户、化肥农药营销户和 500 万家农机户,构成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数万家种子营销户、数万家化肥农药营销户长期扎根在乡镇村组,500 万家农机户们长期奋战在原野田园,解决了农民种地的诸多难题,为发展农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有功之臣,是职业农民队伍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农业服务体系规模“小”、服务环节“少”、成本“高”、效率效益“差”问题突出。很不适应发展现代农业,更不适应实现农业现代化。
因此,政府主导整合现有农业服务体系资源,创新农业服务新方式,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生产全程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资料全程服务
鉴于长期以来种子、化肥、农药、地膜、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户“天女散花”,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四处奔波的状况。建议政府主导引导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户相互为邻“扎堆”经营,让农民去一地进几家门办几个事,减少四处奔波购买生产资料的人力和的时间。
鉴于长期以来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户分散经营,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四处奔波的状况,建议政府主导发挥乡镇供销社作用、发挥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作用,实行生产资料集中供应,统一价格供应,让农民进一家门办几个事,减少四处奔波购买生产资料的人力和时间。
鉴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销售中转环节多,农民种地成本高的状况,建议政府主导鼓励扶持种子公司、化肥生产厂家、化肥进口公司、农药生产厂家同农业生产资料经销户和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实行加盟连锁销售;扶持鼓励鼓励扶持种子公司、化肥生产厂家、化肥进口公司、农药生产厂家同种子、化肥、农药使用大户挂钩对接销售送货上门。减少中转环节,降低农业生产资料营销成本降低种地成本。
鉴于长期以来化肥一枝独秀一家独大化肥污染普遍严重的状况,建议政府加大有机肥技术设备的研制生产和推广,扶持鼓励化肥营销企业和营销户营销推广有机肥,尽快改变化肥污染普遍严重的局面。
鉴于有些生产资料营销户农忙时随意涨价增大农业成本伤害农民利益的状况,建议政府对农业生产资料实行最高限价制度,保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稳定保护农民利益。
鉴于部分区县中止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统一供种倾向,建议坚持区县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粮食作物统一供种制度。
多年来,不少区县实行水稻、小麦、大豆统一供种,对促进农业规模生产经营、对促进农业机械化、对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对增加农民收入,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由于有的区县在统一供种中发生了个别种子质量纠纷,个别区县在招标种子时出现了腐败问题,部分区县因此就中断了统一供种。种子经营重回经营户自由采购,农民自选品种,田间重回“百花园”“楼上楼”。
这些不搞统一供种、中止统一供种的区县政府领导图省事、嫌麻烦、怕担责、简单化、不作为、因噎废食的倾向,值得引起决策层领导的重视。
如果连统一供种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不愿解决不能解决,谈何发展农业规模生产经营?谈何发展现代农业?谈何实现农业现代化?
建议将区县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粮食作物统一供种列入区县政府职能的内容进行考核,坚持区县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粮食作物统一供种制度化长期化,为发展农业规模生产经营奠定基础,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鉴于长期以来过量使用单一使用化肥,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的状况,建议在区县统一供种的基础上,适时实行区县统一供肥制度。依据农产品生长需求、土地营养状况和地力状况,实行配方施肥,精确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尽快改变化肥污染严重农产品品质下降局面。
鉴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假冒伪劣种子、假冒伪劣化肥、假冒伪劣农药猖獗的教训,鉴于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中质量纠纷时有发生的状况,建议政府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检查监督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保证质量,检查监督农业生产资料营销户和营销企业守法遵规经营:对生产质量不合格的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和销售质量不合格的农业生产资料营销户和营销企业予以重罚;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的企业、营销经营户吊销生产或营业执照,将有关责任人列入“黑名单”终生不得从事商业职业。
建立健全农机农技防疫全程服务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消息,2019 年 12 月 19 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升级政策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介绍,目前,农机专业户已经超过 500 万,农机合作社等作业服务组织差不多有 20 万个,每年的作业服务面积累计超过 40亿亩,已经成为农业发展非常重要的支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是推进加快推进农机化服务提档升级。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壮大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作业公司等各种形式的新型农机服务化主体。二是要推进服务机制进一步创新。鼓励农机服务与内已经应实体构建联合体提高机具的利用效率,减少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要推动服务业态创新。建设一批全程机械化 + 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各类生产主体提供全过程、全要素的机械化“一站式”的服务,助推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四是加快“互联网 + 农机作业”应用。提升农机服务效率,扩展农机服务领域,推进农机服务向生产全过程、全产业链延伸,努力为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包括农村能源、环保等方面提供机械。(资料来源:百度)
张宝贵总结宣传研究农业机械化 40 年的经验,提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是在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四个服务的提档升级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三个服务的提档升级。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服务队伍的提档升级。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包干”后,农业机械化蓬勃发展 40 年,全国涌现出了 500 万农机专业户和 20 万个农机合作社,造就培育了上千万人的农业机械化服务队伍大军,为农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职业农民队伍最大的群体,是发展现代农业重要的人才队伍支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的人才队伍资源。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农业机械化服务队伍老化青黄不接问题突出,成为发展农业机械化最大的瓶颈和“拦路虎”。
农业机械作业风餐露宿作业在田间地头条件差,酷热寒冻风吹雨淋环境苦,尘土粉灰飞扬伤肺腑,一天 10 多小时工作强度高,季节性强收入不稳定。因此,部分中青年农机手纷纷离开农村进城去打工,部分中青年农机手去搞基建开机械,部分农机手改行跑运输,导致农业机械化服务队伍人才流失严重。
现在,农业机械化服务队伍年龄结构以四五十岁为主,三十岁上下不多,二十多岁少见,农业机械化服务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问题凸显。
另外,青年农机手们普遍对农业机械满足于能驾驶会操作就行,不重视学习机械设备原理和机械设备修理。导致使用农业机械和设备发生小小毛病就趴窝,农忙关键时候掉链子,青年农机手技术水平较差很不适应农忙抢收抢种。
农业机械化服务队伍老化青黄不接和青年农机手技术水平较差的状况,亟待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服务队伍的提档升级。
建议政府给农机手评定职业农民职称并张榜公布政府网公布,按照从事农业机械服务的天数发放农机作业服务补贴。政治上给荣誉,经济上给实惠,吸引众多青年加入农业机械化服务队伍,促进农业机械化服务队伍稳定发展壮大。
建议政府实行补贴培训农机手和补贴培训农机专业户制度,培养会操作和小修耕种收机械、一喷三防机械、秸秆还田打捆机械等一专多能的农业机械服务能手,造就众多农业机械服务队伍骨干。
建议政府鼓励农机手结伴、农机专业户联合成立农业机械服务队和服务公司,“打包”承揽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土地托管农场、村组集体农场、企业股份农场的农业机械服务。既解决这些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的急需,又为农业机械服务队和农业机械服务公司找到稳定的客源增加收入。
建议政府引导鼓励有技术、有设备、有实力的农机手、农机专业户兴办特色家庭农场,发展成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引导鼓励有技术、有设备、有实力、有信誉的农机手、农机专业户结伴创办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团队,发展成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
伟人毛泽东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出号召:“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造就培养千万农业机械化服务队伍,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服务队伍的提档升级,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大计。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服务地域的提档升级。
1996年 5 月,国家农业部公安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国的夏收机械跨区域作业。推广陕西省长安县农民创造的收割机跨省区作业的经验,机收小麦风靡全国。短短几年时间,就基本实现了全国小麦收割机械化,终结了千百年来镰刀割麦的历史,将亿万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开辟了机收小麦的新纪元。
20 多年来,夏收机械跨区域作业风行全国持久不衰,推动了我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超过 8 成。
同时,农业机械跨区域作业已经成为一个新产业。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农家妇女何俊英,1991 年带领收割机组队转战陕甘宁机收小麦,被《西安晚报》、《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誉为“女‘麦客王’”名扬全国,带动全国众多农机专业户结伴组队成团跨出县门省界机收小麦增加收入。
1992 年,陕西省政府推广长安农机跨区域作业经验,连年在关中地区开展千台收割机机收小麦大会战,促进跨区域机收小麦形成传统。20多年来,陕西省每年夏收都有数千台“铁麦客”走出潼关,转战周边多个省区龙口夺食机收小麦。2016 年夏收期间,陕西跨区域机收小麦的收割机就有 6300 多台,机收小麦收入 20 多亿元。
农机跨区域作业,是陕西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一大贡献,是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的伟大创举。
农机跨区域作业,终结了千百年来镰刀割麦的历史,将数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机收小麦效率比人工高 100 倍以上,费用每亩比人工低一半,粮食损耗比人工低 3% 以上,县域麦收时间由 20 多天缩短到 7 天左右。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伟大的标志性事件。
农机跨区域作业,是低投入高效率高效益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好路子。
我国地域广阔季节差别大,农产品耕作成熟期梯形结构明显,实行收割机跨区域作业,收割机的有效作业时间由六七天延长到两三个月,农机效率效益成倍增加,收割机广泛普及农机产业化快速发展,5 年左右就基本实现了全国夏粮收割机械化。
农机跨区域作业,是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好路子。一台收割机等大中型农业机械少则数万元,多则十多万元。如果仅在就地本乡作业,一年收入二三万元,回收成本周期长赚钱希望渺茫。农机跨区域作业,将农机作业的时间从在本村本乡作业一周左右增加到二三个月,农机作业时间增加六七倍收入增加四五倍,三年左右就可收回成本。从而调动
了农民投资大中型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农机跨区域作业,是农民创业扩大就业的一条好路子。农民投资数万元、十几万元购买收割机等大中型农业机械跨区域作业,三年左右年收回成本,二三年赚钱,是个虽然辛苦但投资风险较低的产业。跨区域作业每台收割机需要四五个人跟机作业服务,增加农民季节性就业。
多年来,陕西省每年出省机收小麦的收割机多达五六千台,从事跨区域作业的农机户多达数千家农机手近二万名,全国每年从事跨区域作业的农机户可达数万家,农机手可达数十万名,开拓了农民创业的一条好路子。
农机跨区域作业,促进了城镇化发展。大量农民工农忙时节不再赶回家抢收抢种,避免了农民工“候鸟型迁徙”,既增加了农民工收入,又促进农村人口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
农机跨区域作业,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将小而散的农机户组织起来闯市场,实现了农机规模作业,促进了农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造就了大批农机合作社和中介组织,造就培养壮大了农机社会化服务队伍。
农机跨区域作业,是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的一个创举。收割机等大中型农业机械跨区域作业,一台收割机顶几台十几台用。从而节约了大量的制造大中型农业机械钢铁等制造材料,节约了大量的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资金,节约了大量的营销修理大中型农业机械的原材料资源和人力资源,是节约环保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创举。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介绍:同小麦耕种收基本实现机械化相比,玉米机械化相对较低,水稻机械化更低。同时,几十年来,农业机械化的重点是推进耕作、种植、收获三个环节的机械化,高效植保、秸秆处理、粮食烘干的机械化水平不高,其他的农作物,特别是经济作物的弱项比较多,比如马铃薯、棉花、油菜等作物的机械化率只有 30% 左右,甘蔗的机械化率更低,仅 3% 左右。(资料来源:百度)
可见推行农机跨区作业,有很大需求很大的空间很大的潜力,从而可以成倍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成倍减少农业机械化的投入,是一条低投入、高效率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之路。
农机跨区域作业,是一条低投入高效率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之路,是一条农机户低投入高效益产业之路,是一条大量节约农机制造资源环保发展农业机械化之路。
因此,建议总结 20 多年来全国推行夏收机械跨区域作业的经验,解决农机跨区域作业中管理松散,服务缺失,抢机拦机、地方保护主义和处理安全交通事故经济纠纷不公等问题。建立激励农机跨区域作业机制,加大推行农机跨区域作业力度,建立健全长期农机跨区域作业制度,建立向农机跨区域作业广度深度进军制度。引导鼓励扶持大中型耕种、
植保、收割、秸秆还田、拉运等农业机械走出县畔市界省门跨区域作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服务地域的提档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综合服务的提档升级。
鉴于多年来农机户耕地、播种、打畦子、收割、秸秆还田、秸秆打捆各自为战互不衔接,农民种地四处奔波求爷爷告奶奶的状况。建议政府主导,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综合服务的提档升级。
加快农业机械耕种综合服务的提档升级。
建议政府鼓励引导农机户结伴组成农机服务队、鼓励引导农机合作社对农民种地实行耕地、播种、打畦子一条龙综合服务。避免耕不管种,造成亮墒难以下种状况。
加快推进农技防疫综合服务的提档升级。
长期以来、农民种麦“一喷三防”和除草、种水稻防治稻瘟病和除草、种玉米防治玉米蚜虫、种大豆防治立枯病等病症、种果种菜种茶种棉种油料糖料等作物防治病虫害和养殖鸡猪牛羊治病防疫,大都是户自为战自家操作。过量施用农药过量使用药物相当普遍,违规施用剧毒农药时有发生,违规施用有害激素(剂)屡见不鲜,法不制众成为常态。造
成了部分粮油菜果茶棉糖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和土地农药污染,部分肉奶蛋有害物质超标,影响危害188金宝搏网。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成为社会一大公害,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陷阱”。
综合治理农产品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超标,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呼声和期盼,亟待政府重手重典重力综合治理。
建议立法禁止惩治违规使用农药制度,让违规使用农药者得到惩处悔不当初,让有意愿违规使用农药者打消念头不敢造次。
建议实行农药和农用激素(剂)专营制度,给施用巨毒农药和施用有害农用激素(剂)剂釜底抽薪。
建议实行政府买单委托专业防治队或专业防治公司防治粮油菜果茶棉糖等大宗农产品防治病虫害制度。
建议实行政府买单委托专业防疫队伍和专业防疫人员防治鸡猪牛羊驴马骡等牲畜家禽和水产品病害疫情制度。
建议实行政府买单培训设施农业技术员制度。
建议实行村组干部、设施农业技术员和养殖业技术员监管农产品施用农药和农用激素(剂)制度。
建立健全种植业养殖业托管全程服务
张宝贵先后当了 20 年农民,宣传研究“三农”40 年,对农民四处奔波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四处奔波找农机耕地播种收割、四处奔波寻找喷药进行“一喷三防”焦急无奈的心情深有体会,对农民期盼生产资料、机耕机播机收、“一喷三防”全程服务的期盼身同感受,研究探索农业生产全程服务和实现农业规模生产经营的新途径。
2008 年秋,张宝贵曾经宣传报道过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中丰店村党支部书记薛拓找他咨询:想组建公司对粮食生产实行耕种管收的土地托管。
张宝贵闻讯激动不已:这是解决“大包干”后农业小生产经营方式与农业现代化趋势矛盾的创造,是实行农业生产全程服务实现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的创举。他毛遂自荐同薛拓达成君子协议:当土地托管公司的义务宣传顾问,自选课题自费研究义务宣传土地托管。
2009 年 6 月,温家宝总理来到长安区中丰店村考察土地托管,赞扬薛拓“你们的土地托管服务很好。”
温家宝总理考察肯定长安土地托管,坚定了张宝贵研究宣传长安土地托管的信心。陕西长建集团付合理总裁是长安民营企业家的领军人物,他情系家乡情系长安情系“三农”,多年来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资 1000 多万元。他经常同张宝贵交流探讨“三农”问题的症结和出路,多年来持之以恒支持张宝贵搞“三农”研究。他催促张宝贵趁热打铁,尽快写出调查报告出成果。
张宝贵调整思路加快调研写作的进程,于 6 月底拿出《长安土地托管调查报告》初稿,听取老领导长安区政协成德奇主席和陕西长建集团付合理总裁的意见后修改定稿。
7 月上旬,张宝贵将《长安土地托管调查报告》送给《陕西日报》姜冯俊副总编。姜总说“这是重大题材好稿子,想发一版头条送要闻部,想发 3000 字送农业部,想全文发表送专题部。”
张宝贵将稿子送给专题部主任耿翔,提出合写稿件发挥群体优势出好稿,耿翔主任到长安调研采访,对稿件精心修改编辑。7 月 17 日,《陕西日报》整版发表了《长安土地托管调查报告》,在全国开土地托管研究先河,首家系统总结了土地托管的经验,提出了推广土地托管的建议。提出了“托管公司组织农民实行耕种管收售‘九个统一’规模经营,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的农业发展之路。
《长安土地托管调查报告》论述了土地托管粮食亩产产提高 2 成以上、种粮农民亩均增加收入提高二三百元、农机效率效益提高 3 成以上、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提高到数百过千亩、科技兴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成倍提高、水电设施利用率数十倍提高的“七个提高”的优
越性。
《长安土地托管调查报告》论述了土地托管粮食成本降低、农资用量降低、机械化成本降低、水电设施投入降低“四个降低”的优越性。
《长安土地托管调查报告》提出了推广土地托管的建议。
《长安土地托管调查报告》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短短几天里,网上点击就达 2 万多次。
11 月下旬,农业部赴陕调研组听取了薛拓土地托管发展情况汇报和张宝贵研究土地托管成果的汇报,肯定“长安土地托管是个创造,很有前途。”
年底,在陕西省改革发展论坛上,经陕西柳青文学研究会执行会长董颖夫推荐,省社科联学会处刘卫民处长定夺,张宝贵应邀做了《长安土地托管调查报告》的重点交流发言,调查报告被收入《2009 陕西改革发展优秀论文集》。
陕西省社科联杨帆常务副主席和周敏书记对张宝贵研究长安土地托管十分赞赏和支持。2011年5月,陕西省社科联在长安区马王镇召开了《长安土地托管研讨会》。
2011 年 8 月,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郑梦熊主任、董顺利副主任约请张宝贵和薛拓提供资料组织撰写长安土地托管经验材料。9 月初,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长安土地托管经验作了重点交流。
2012 年初,陕西省社科联将长安土地托管列入 2012 年陕西省重大社科研究选题。
2013 年 3 月,中农委领导到长安中丰店田间现场考察长安土地托管,听取了薛拓创造土地托管和张宝贵宣传研究土地托管简要汇报。张宝贵建议中央推广土地托管发展现代农业。
中农委领导赞扬“长安土地托管增产增收效果好,简便易行,可以大面积推广”,鼓励张宝贵继续搞好“三农”研究多出成果。
从 2008 年秋到 2013 年初,张宝贵宣传研究土地托管 6 年,给中央、省市区 10 多位领导写信建言推广长安土地托管的经验。张宝贵深知社科成果只有变为政府决策,才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土地托管只有进入中央决策,才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最大作用。
2013 年 6 月 6 日,张宝贵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推广长安土地托管的建议》。
7 月初,《农民日报》记者宋修伟奉命来到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专程采访土地托管,张宝贵赶到金长城酒店与宋记者见面。房间里有宋记者和上级一位处长,处长见面就劈头盖脸给张宝贵一个下马威:“张宝贵,土地托管不就是土地流转,你搞什么文字游戏!”
张宝贵搞社科研究被人误解热潮冷讽砸瓜习以为常。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搞“股份田”研究,有人给陕西省新闻出版局、陕西省记者协会写信告状“张宝贵骗取荣誉”。幸有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新闻处王农处长、长安县委宣传部成德奇部长等领导支持,张宝贵方才度过难关。
张宝贵曾经拜托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给区委书记转送《关于推广长安土地托管的建议》材料,区委书记扫了一眼把材料推到一旁而言其他。老领导被人现伤脸扫兴晦气,生气地说:“宝贵,人家退休了要末挣钱要么休闲图个高兴快乐,你搞这花钱费脑讨人嫌瞅人高鼻梁挂裤带的事干啥?我看你咋神神的!”
老领导一席话让张宝贵心中滴血。这些年搞研究精力心血不上算,光研究费用就花了上 10 万元,被人误解冷嘲热讽更是家常便饭。他也曾想“金盆洗手”,但一想起搞“三农”研究回报乡亲回报恩师伯乐回报改革开放的初衷,又都打消顾虑鼓起勇气重操旧业。
面对处长当面训斥,张宝贵满脸赔笑地说:“处长,土地托管真的同土地流转不一样,你听我解释。”
“有啥好解释的,我不听你玩弄文字游戏胡咧咧!”处长满脸铁青拂袖而去。
宋修伟记者风尘仆仆从北京赶来专程采访长安土地托管,却被处长冷水泼面一脸茫然,采访土地托管的激情荡然无存。张宝贵同宋记者四目相对十分尴尬。
张宝贵同宋修伟记者半夜长谈,谈土地托管产生发展的过程,谈土地托管对促进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展示研究宣传土地托管的文章稿件。夜半时分,宋记者茫然的脸上泛起笑容,握着张宝贵的双手惊喜地说:“张老师,祝贺你,我一定搞好这次采访!”
宋修伟记者讲起他专程采访长安土地托管的来历:有关部门将《关于推广长安土地托管的建议》呈送习总书记,习总书记批示给了汪洋副总理,汪洋副总理批示给了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宋修伟记者拿出6 月 28 日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在《关于推广长安土地托管的建议》上批示的复印件。
韩长赋部长批示:“‘土地托管’确是一种好的形式,在‘七个不变’前提下,实现了‘七个提高’和‘四个降低’,又解决了规模经营和农民外出务工的种田问题,值得总结推广。长安区的做法,可请农民日报做一次重点采访报道。”
张宝贵同土地托管的创造者薛拓陪同宋修伟记者采访了三天,所到之处,干部群众对土地托管好评如潮。
7 月 15 日,《农民日报》在一版头条刊发了宋修伟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长安土地托管探访记》。
《长安土地托管探访记》发表后引起轰动,全国、省市媒体争相转载,省内外多个省市县组团到长安学习考察土地托管。宋修伟记者从北京给张宝贵打来电话:韩长赋部长在一次会议上赞扬了《关于推广长安土地托管的建议》和长安土地托管的报道,“为中央决策提供了依据。”
2013年 12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公开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谁来种地”时说:“为了解决部分农民家庭因各种原因无人种地问题,不少地方农村采取了土地托管、代种代耕、以及‘土地银行’等措施,保证了地有人种,这些办法都值得推广。”(资料来源 百度)
土地托管得到了习总书记的肯定。2014 年 11 月,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土地托管首次被写入文件。此后,土地托管连续 多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全国推广,土地托管风靡全国。
2020 年 10 月,国家财政拨付 45 亿元扶持推广土地托管项目。土地托管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6年来,全国出现了三类形式的土地托管:
第一类形式,是土地托管公司对粮食生产实行统一耕种或统一除草防病或统一收割几个生产管理关键环节的土地托管。
这类生产管理关键环节的土地托管,给农民提供有偿服务,解决了农户一家一户必须干、干不了、干不好的几个关键生产管理环节的难题。农民向土地托管公司交土地托管费,参与大部分生产管理环节的生产经营。
这类生产管理关键环节的土地托管简单易行,生产资料大户、农机大户、托管公司都可以实施,在全国各地比较盛行。
第二类形式是土地托管公司对粮食生产实行统一良种、统一化肥、统一耕种、统一灌溉、统一防虫除草防病、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等多个生产管理环节的土地托管。
这类多个生产管理环节的土地托管,给农民提供有偿服务,解决了农户一家一户必须干、干不了、干不好的多个生产管理环节的难题。农民向土地托管公司交土地托管费,参与少量生产管理环节的生产经营。
这类土地托管比较复杂,有较强的实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生产资料大户、农机大户、托管公司可以实施,在陕西、河南、山东等地比较普遍。
第三类形式是土地托管公司对粮食生产提供由种到收到售全程生产管理有偿服务的土地托管。
这类全程土地托管,托管公司包揽了生产资料、耕种管收售全部生产管理环节服务。农民只交托管费,不参与生产管理当甩手“掌柜”。彻底解决了农户一家一户必须干、干不了、干不好的全部难题。
这类土地托管要求土地托管公司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有良好的信誉。江苏省南通市实行的这种托管方式在全国很有名气。
土地托管公司的收益,来自公司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的出厂价与销售给农民的低于市场价之间的差价款和农户向公司交的土地托管费。
土地托管是土地托管公司为农民提供土地托管服务的市场行为,土地托管公司要服务要生存要发展,按照合同收取托管费用天经地义。但却有土地托管公司不收托管费的特例。
全国十佳农民、土地托管的创造者陕西长丰现代农业公司董事长薛拓,除了 2009 年收取土地托管费外,10 多年来坚持让利于民不收取农民的土地托管费。公司的收益来源,是公司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的出厂价与销售给农民的低于市场价之间的差价款,还有收购农民小麦深加工的利润。
关键环节的土地托管、多个环节的土地托管和全程土地托管,是土地托管服务发展的三个阶段。
张宝贵总结宣传研究土地托管 10 多年的成果,研究判断出土地托管服务的趋势前景是“五个发展”:
第一个发展,是关键环节的土地托管服务向多个环节的土地托管服务发展。
第二个发展,是多个环节的土地托管服务向全程土地托管服务发展。
第三个发展,是全程土地托管服务向土地托管农场发展。
第四个发展,是土地托管服务由粮食产业向粮油菜果薯茶糖药林草菌沙等产业发展。
第五个发展,是土地托管服务由粮油菜果薯茶糖药林草菌沙等种植业产业向肉奶蛋禽渔菌等养殖产业发展。
建议政府引导扶持农业生产资料营销户、农机、农技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服务单位组织,对种植业提供种子、化肥、农药、防虫治病等几个关键生产环节的托管服务,对养殖业提供种源、饲料、防疫治病等几个关键饲养环节的托管服务。
建议政府引导扶持农业生产资料营销户、农机、农技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服务单位组织,对种植业提供化肥、农药、耕种、防虫治病、管理、技术指导、收获等多个生产环节的托管服务,对养殖业提供种种源、饲料、防疫治病、技术指导等多个饲养环节的托管服务。
建议政府引导扶持有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有良好的信誉的农业生产资料大户、农机、农技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服务单位组织,对种植业提供由种到收到售全程托管服务,对养殖业提供从种源到饲养到销售全程托管服务。
张宝贵宣传研究土地托管 10 余年,土地托管研究成果写进中央文件,土地托管是新时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形式,已经成为上下的共识。本书呼吁重视土地托管是新时代农业规模生产经营的一种新方式,加大推广土地托管的力度,促进土地托管发展为种植业全程托管和养殖业全程托管,促进土地托管发展升级为土地托管农场。(详见本书第五章《推广土地托管农场》)
2021 年6月初稿
2025年2月定稿
【《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供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家发表。】
作者张宝贵简介
张宝贵,陕西省西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社区文化发展促进会顾问、长安区政协原秘书长。运用毛主席哲学思想干新闻搞“三农”研究40年,100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等全国、省市新闻奖、社科奖,200项宣传研究建言成果写入中央文件。
曾被聘为西北大学新闻系兼职讲师、陕西师大新闻传媒学院兼职教授、陕西农村网青年记者导师。新闻专著《田园报春花——张宝贵获奖新闻作品选》,多篇稿件入选大学教材;理论专著《领导与新闻谋略》(张宝贵 李正善著)被陕西出版集团推荐参评“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宣部优秀理论读物,得到中宣部景俊海副部长的肯定赞扬;“三农”专著《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被农业农村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金文成主任赞誉为“您在《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中的建言,非常系统、深入、中肯,为我们国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提供了很好的探索和思考。”
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等国内20多家媒体和日本放送电视网百余次报道。被誉为“新闻奇才”、“三农专家”、“研究领导新闻学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