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27年是从火柴到火箭跳级飞升
天宫二号中秋之夜成功发射,它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毛泽东奠定的基础,40年前的技术当然没有现在先进,但是中国却是两弹一星国际俱乐部美苏中三大巨头之一。40年后,技术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但中国的地位还是40年前的。
如果评价毛泽东27年的经济和技术发展,形象的比喻是从火柴到火箭。
刚建国的时候,中国人用的是洋火、洋油、洋布、洋车、洋枪、洋炮,总之,太多洋货。有人说不对,建国前,中国已经有火柴厂。噢,是够先进的,但中国人用的是洋火这一事实你改变不了。
这就是中国的工业和经济基础。说一穷二白,一点不为过。
毛泽东27年,中国已经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门类,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能够制造的产品,中国都能制造,毛泽东用短短的27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国家250年工业化历程。
最近有空军专业人士介绍,七十年代,中国的轰六、歼七飞机,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航空发动机也是世界一流,当然中国还很少自主技术,就是买来,拆开,仿造,这中间要克服许多技术障碍,只是别人已经使用过的,中国要技术跟进。中国的大飞机质量性能也是世界先进水平,是世界航空史上的一次超越。
27年能做到这样,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中国航空落后于世界是从80年代开始的,国际航空技术有了巨大进步和变化,中国就没有跟上,近些年才又积极跟进。
中国放弃汽车独立制造,一直是中国汽车业内人士最大的遗憾。航空发动机能跟上世界的发展,汽车发动机就更容易一些。中国的汽车工业不足之处是装配生产线落后,规模不够,但当时中国的经济总体还落后,汽车消费市场没有启动,因此大卡车生产制造不错,但家庭小汽车重视不够。但那时的所有制及条件没必要重视家庭小汽车。毛泽东毕竟只有27年,让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是不可能的。
现在看,中国要外国人帮助做的东西,都完蛋了,包括农业,中国连粮食种子都没了。而外国不帮助做的东西,比如火箭,中国还坚持下来了。
中国的火车那个时候也是世界先进,中国的铁路运输在毛泽东时代飞速发展。
中国造船工业也发展很快,七十年代已经制造出核潜艇。
中国的电子工业布局完整,在电子管时代已经不错,对信息电子的跟进也不落后,中国的电子计算机与美国相差不到五年,激光照排的发明,是文字处理的先进水平,华为任正非在通讯领域大发展,也是基于七十年代他在通讯技术领域的发明创造。中国的太阳能多晶硅处于世界先进,是世界上几个拉出多晶硅的国家之一,以后反而拉不出来了。
人工合成胰导素等都是世界上非常有影响的科技成果。而一项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青蒿素在45年后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
包括青蒿素在内的不少科技成果,中国后来都放弃了。如果不是诺贝尔奖,中国没有人记得中国还有一个青蒿素,治疗了那么多全世界的病人,其产品都是国外公司制造。
而中国近年要制造大飞机,才知道40年前中国就造出了大飞机。而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汽车消费市场,中国人要花高于外国人三到五倍的价格去买国外品牌的汽车,大家才质疑,中国为什么不制造汽车?
恍若隔世,中国在毛泽东身后40年做的事情,大概就是两件:
一是分田单干。其实大家知道分田后的粮食产量提高并不大,现在粮食产量高主要是化肥农药催生出来的,虽然吃饱了饭,但粮食已经没有粮食味,粮食和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问题。中国的土地已经种不出有粮食味的粮食。中国的土地土壤已经被 严重破坏,要想改良到40年前的土壤,要休耕五六年以上。这是对中国生存环境和资源的巨大破坏。
分田单干的模式应用到城市企业改革,先是承包制,后来就转制出售,毛泽东时代的那些工厂,工人下岗,企业倒闭,没有剩下几家。这是对中国工业基础的破坏。企业产品要升级换代,技术要进步,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才是合适的,抛弃基础,另起炉灶,付出的成本非常高昂。
所幸,工人农民被抛入市场化之后,为求生存,拼命拼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他们不干,就没有活路。
中国老百姓天生勤劳能干,被毛泽东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在发展经济中仍然起到生力军作用。
但是近些年,老百姓创造的财富,正在被高房价和教育、医疗市场化被政府夺走。
第二个就是卖地。由于制造业的衰落,轻实业经济重虚拟经济与舍本逐末的房地产,以致政府无法供养教育、医疗、出版业等社会福利机构,就通过市场化改革让老百姓供养,而房地产就成了中国政府的唯一支柱产业,通过卖地的收入来供养庞大无比的政府。
除一个高铁,这40年,中国可以说是没有做出一个像样的产品。当然,华为的通讯设备和手机现在也做得不错。但除了华为,还有谁是世界企业巨头?
我们否定的毛泽东的27年,我们这40年是不是做得够好?
如果毛泽东再做40年呢?
毛泽东是个农民,但他在革命成功后将农业化的中国带入了工业化,从火柴到火箭,火箭上天。
毛泽东后40年呢?后40年从卖国企到卖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