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万水:不能再让错误的财政金融观点桎梏着我国经济发展

2023-08-24
作者:六万水 来源:昆仑策网

  当前的宏观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尽管我国2023上半年GDP增长录得5.5%的增长,但是不少行业及从业人员对于宏观经济仍寄以更高的期望。经济形势不够理想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经济学者们给出不少解决方案。笔者认为,摆脱经济发展困境首先需要纠正如下一些错误的财政金融观点。

错误观点一:需要降税才能提振经济

  我国的税收法律与政策是比较合理的,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税负并不是太高。如果我国税负过高,应该是会影响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持续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已经证明我国的总体税负比较合理。如果税负稍有偏高,那就是之前偏高的增值税,国家也在不断地降低增值税税率。当然,如果工业生产企业的增值税再稍为下降一点,将对我国完善而不断升级的工业生产企业是一个极大的鼓励。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业企业员工的福利和待遇,避免潜在的“去工业化”风险,还让年轻人看到国家重视工业企业,在工厂上班也有希望。

  相对于发达国家常见动辄8%-12%的消税费,我国对于一般商品都没有消费税。对于兴起的网络销售,我国一直没有制定网络交易税,笔者认为网上交易减少了许多环节,固然是减少了成本,但是不少税源也在流失。在线下交易统治时期,商品中转地和消费地政府可以征到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源。线上交易普及后,就算是商品生产地政府都不一定能征收到商业电、商业水的税源,而商品消费地政府也征不到大商场的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种。由于线下商场经营不景气,消费者所在地政府连商业电、商业水附加的税源都收不到了。线上交易的发达,虽然带动了数百万物流岗位,但是消失的批发、零售从业者工作岗位不止上千万。笔者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固然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线上、线下交易税负不平衡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网络交易税,应该合理分配于产品出产地与产品消费地政府,并且,设计的税率应该可以让线下的大商场仍有存在的必要与空间。

  一味地降税,并不能让企业过上好日子。企业过上好日子,应该是大部分行业与产业在市场上赚到钱,而不是靠政府补贴与减税。对于政府而言,如果不断地减税,将让国防、教育等事业的发展缺少资金投入,地方政府被迫通过国有平台公司举债运行,地方政府也无力于投资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最终将陷入“大市场、小政府”的新自由主义教条的陷阱。某西方国家地铁臭气熏人,街头垃圾成堆,就是西方国家地方财政衰败的恶果。对于老百姓而言,在政府与企业面前,个人是弱小的,如果普通老百姓收入减少,企业发展无前途,政府部门缩衣节食,就算是给老百姓减税,老百姓看不到经济发展的乐观前景,也不敢大胆买房、买车,而是选择将钱存到可靠的银行中去。

错误观点二:中国货币超发

  “货币超发论”一直有市场。需要说明的是,人类历史上,经济高速发展都会或多或少伴随物价上涨。只要物价不是恶性上涨,物价适当地上涨才能良性地促进消费与生产。

  笔者并不认为,房地产市场的过快涨价是正常的,相反,房价上涨速度应该与居民收入增长相适应,而不是掏空年轻人的六个钱包。2015年以来房价上涨两三倍就不是正常的房价上涨。

  “房地产行业是超发货币蓄水池”的理论,颠倒事实与逻辑,害人不浅。我国的房价上涨速度过快,除了短期过快过多的购房需求与较慢的房子生产速度不匹配的原因之外。金融政策也是助推房价飞涨的原因。过多的房贷购买资金投入有限的房地产生产中,扩大了短期内的房产供需矛盾,造成了房价的不正常上涨。自从政府对相关房产企业划定“三条红线”之后,房价高涨的野马才真正得以拴住。而之前的“房地产蓄水池论”认为:货币超发太多,钱太多,只有通过房地产的上涨才能把钱给用掉。近十年来,央行基础货币年均增长为2.6%,央行并没有所谓的超发货币,而是商业银行将主要的贷款都投给了房地产相关产业链,导致房价上涨,房价的上涨又需要更多的货币,如此不断地击鼓传花,导致我国的广义货币(M2)越来越高。这些广义货币不是中央银行超发出来的,而主要是商业银行不断地放贷与存款制造出来的。

  当前我国一些权威的出版物仍用M2作为货币是否超发的标志,这是有待商榷的。M2是指央行发行的现金加上居民、企业和政府所有的银行存款。而所谓的存款,根据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只要一发生企业或个人借贷就会增加存款。举例说,当前假设一个国家的M2是100元,都存在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是10%,某个企业向银行借了90元,又存在银行,这个国家的M2就变成了190元。也就是说,只要有企业向商业银行借钱,不管将来能否还回给银行,都会显示M2在增加。只要银行敢于放贷,M2就会增加,而不需要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如果央行不增发货币,仅仅靠商业银行借贷,市场上的钱都是靠借贷而来,容易造成债务危机,消费就会萎缩,企业也赚不到钱,就会出现所谓的“产能过剩“。

  M2的增长,在货币乘数没有用尽的前提下,只要企业或个人从银行不断地贷款出来,都会显示M2在增长,至于这借的钱是拿去发工资,还是用于扩大投资增加生产,就要仔细分析。所以不能认为M2的增长就是货币增发,这其中中央银行完全可以不用调整资产规模,或是存准率。M2的增长并不存在简单的好坏标准。我国商业银行的借贷大多还是用于发展实体经济,发展生产力,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长期好处;而美国增发的货币主要用于战争与进口商品,货币在国内循环不多,所以美国的M2就不高。特别是次贷危机之后,美国连房地产业也不敢发展。

  若地方政府借钱发工资,同样会导致广义货币增长。当前我国经济下行的情形下,仍出现M2增长10%的情形。可以调查一下,是否存在中西部个别地方政府用地方平台公司或是国有企业向银行借贷用于发放财政工资。不管是个人、企业或者地方政府向银行借钱都会致M2增加。当前某些地方政府的经济与财政状况并不太乐观,如果不认真研究,动辄抛出“货币超发论“,就找不出解决问题之道。地方政府为了维护地方经济稳定,通过国有企业或平台公司而向银行借贷发工资并不是长久之计。除了开源节流之外,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活跃市场经济,企业能赚钱,个人敢消费,地方政府能收到稳定的税收,才是良性的广义货币增长。

  在我国,由于生产力发达,企业众多,银行信贷业务繁忙,与此同时,网络支付的发达,居民使用现金支付越来越少。我国的M2数据在本质上,更加正相关于全社会融资总量的规模。所以,我们看到M2的增长速度几乎与社会融资总量增长的速度越来越一致。我国的现金支付越来越少,但是资产表显示中央银行发行在外的现金在过去的十年几乎翻一番,由2013年的6.5万亿增加到目前的11.1万亿元。除了必要的国家央行之间的央行互换,也要注意过多的现金流失海外,这些人民币现金流失海外后再通过离岸人民币交易市场兑换美元,将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带来压力。

  美国才是真正的货币超发。美国为了弥补财政赤字,从2020年2月份开始,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扩张了一倍,由4.15万亿美元扩张到约8.3万亿美元。美联储购买的美国国债约为5万亿美元。央行购买国债并不是不道德的操作,而是为了扩大货币供应,增加市场活力,补充社会资本之举,但要防止太过。美国的货币理论大师弗里德曼认为发达国家货币增发的速度应该是3%左右。如今美国的所作所为与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完全不一样。美国近三年的基础货币年增发速度约为40%,所以美国物价必然大涨。另一方面,美联储为了抑制通胀将基准利率上调到5.25%至5.5%之间,说好的利率市场化,荡然无全。美联储为了其本国利益将利率抡上抡下,对别的国家却要求所谓的“利率市场化“。这种做派,完全不顾吃相,是赤裸裸的金融帝国主义思想。美国政府的操作,对中国国内过度迷信西方经济学市场决定论、市场万能论的学者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美国发动的新一轮金融战,必须高度警惕。针对美国提高利率,我国目前国内民企、国企或地方政府借的外债仅为1.83万亿元,这个风险相对比较低。但是,我国房地产部分企业借的美元债已经违约,这是个令人惋惜的结局。美国在2006年调高利率至5.25%,和目前一样达到近20年的新高,这并不一定是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同样是美联储将利率调高至6%,本轮美国加息什么时候是个顶呢?如果美国内部大量企业,比如“yellow”这样的大型货运企业以及大量金融机构倒闭,美国就有可能降息。或者是,美国的潜在竞争大国,汇率失守、经济萧条,大量企业成为休克鱼,股市债市一片哭声,美国就会适时降息、大水漫灌,进入该国收购股权与债权,完成新一轮产业与金融殖民。美国打不到猎物,仍有可能将利率提到10%以上,除非其国内企业先崩了。只要我国经济恢复活力,将经济增长率保持中高速,当前的国际游资撤退,正是增发货币、回收金融主权、获得铸币收益的大好时机。按照红色金融家薛暮桥的理论与做法,这些投机性的国际游资离开中国,那就是“再见”,最好再也不见。我们有自己的央行,可以生产资金、资本,不缺美联储生产的资本。

  美国的货币超发与利率操控是为了其本国的利益,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疫情期间经济过度下滑,另一方面是为了压制通货膨胀。美国的做法,当然并不是万全之策。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实体经济,特别是美国的大企业与高科技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疫情的影响相对较少,美国的财政收入并没有萎缩。相对而言,在过去的十年,我国央行每年基础货币增长率为2.6%,似乎保持了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对当前的经济下行应该是有一定影响的。巧合的是,我国基础货币增发的过度谨慎,从全球宏观经济角度而言,这给美国货币增发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尽管美国是在以近乎零成本地印钱,这些钱增加了一倍多,但是采购来自中国商品的价格并没有因此提高一倍,而是随着人民币的贬值,来自中国的商品更加便宜了!这样的结果耐人寻味,也让中国金融学者感到不解:我们按照西方教科书让央行保持独立,我们不增发货币,而人民币却贬值了。这多少有点“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的感觉。

  一些经济学家已经发现,全世界的工厂都在争相压低价格,迫不及待地向美国消费者提供全世界最物美价廉的商品,唯恐美国企业不下订单。这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应该的。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完善的工业生产体系,而我国中西部的小城镇、农村的基础设施仍非常缺乏。以中小学教育设施为例 ,有的宿舍床位仍然是80后上学时睡的锈迹斑斑的床铺。我们的乡镇初中、小学都没有游泳池。有些县城都没有公共游泳馆,为了防溺水,只能防着孩子们不要去野泳。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有全世界一流的生产技术与生产设施,我们有高素质的工程师与娴熟的施工人员,为什么我们却没有财富去建造这些满足国民正当需求的基础设施呢?我们没有出口吗?我们的出口全世界第一。我们赚了很多外汇,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是没有钱去搞建设?难道我们的经济学者不认真考虑一下,是不是我们的基础货币发少了吗?是不是我们的铸币税收入都被别人拿走了,以至于让我们认为国家印钱给老百姓花钱享受健康生活都是不应该的,是不道德的?当我们真要建这些设施,我们的政府就要背负一堆利率很高的债务,这又是谁规定的?难道我们要感谢美国政府货币宽松吗?感谢他们把资产负债表扩大一倍,凭空多印四、五万亿美元,让美国消费者有了钱,又可以买中国商品,我们中国的企业因此才有订单,也同时才有了“钱”?而美国、日本、欧洲都没有贸易顺差,不用靠外汇占款发现基础货币,为什么中外经济学者对此并没有忧心忡忡?相反,只要中国出口但凡有点下降,大伙就觉得天就要快塌下来了呢?

  抖音的流行,不仅是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认知中国,也让我们国人更好地认识世界。让笔者感兴趣的是一个热播的抖音视频,其名为“马佳matta”,讲述一位中国女婿第一次到欧洲东欧小国斯洛伐克农村的见闻。让笔者感到惊奇的是,这个东欧国家农村的基础设施之发达,农村里面有酒吧、超市,有乒乓球馆,有足球训练场,有冰球场。那些农民邻居悠闲地品着啤酒,好奇地打量着那位来自中国的帅小伙。斯洛伐克在全世界并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产业,也没有太多的矿产资源,但是这个国家的农村为何这么漂亮和现代化,据马佳说,这个国家的医疗还免费,农村每户平均有两三辆车,他们的钱来自哪里?他们是如何建成如此设施现代化的新农村的?这让我一个住城里的人感到震惊,至少还没听说这个国家债台高筑。看来,发展的模式并不一定要完全以美国为参照!这样一个东欧小国的农村基础设施,让我这个中年足球迷羡慕不已。

  真正的货币发行,应是指央行发行基础货币的数量。如果长期保持基础货币发行不足,仅仅依靠降准,增加货币乘数,增加货币循环次数来增加货币供应,这样的后果是经济活力越来越低。货币每循环(借贷)一次,都会增加一个利息成本,这就导致货币的运行成本越来越高。所有的工农业生产,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会变得越来越便宜,而货币的成本却不见下降,人们越来越舍不得花,企业越来越难赚到钱,那只能是整个经济体系里面的货币(钱)太少了。所以,同样遇到经济下行,我们并没有看到西方发达国家降准、鼓励借贷,而是直接增发基础货币。

错误观点三:央行购买国债是洪水猛兽

  我国的经济总量在过去的40年不断增长,只要我国的GDP名义总量超过美国,我国在面对美国的全方位遏制时,就会有更多的底气,老百姓也会减少对西方国家不必要的仰视。有一个经济常识必须得到尊重:越多的经济活动就需要越多的货币供应量。我国的经济活动量要超过美国,我国的货币发行总量就要达到或超过美国的水平。我国央行的基础货币在2013年以前是超过美国的,所以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速度要远远超过美国。特别是2003年至2013年期间,我国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由5.28万亿增长到27.1万亿,10年时间增长413%。十年间,我国GDP由不足日本GDP的36%,变为日本GDP的两倍。特别是这些货币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汇占款,相当于无息再贷款,是非债务货币,与由商业银行向央行再贷款增加基础货币而带来的债务货币是不一样的。而我国从2013年开始减少央行购买外汇之后,没有及时采取央行购买国债的方式,导致我国的基础货币增发速度大幅减缓,由2013年的27.1万亿仅仅增加到目前的36.5万亿,10年时间仅仅增加不到35%,基础货币增发速度不及上一个10年的十分之一。如此低的货币增长率,导致经济潜在增长速度过快过猛地降低,非常令人遗憾。虽然中国实际的经济活动总量已经超过美国,但是名义GDP迟迟超不过美国,这不利于在战略上平视美国,甚至一部分学者对于我国GDP何时在名义上超过美国已经失去信心。如果我国的基础货币增长能回归到更合理的水平,我国名义GDP总量在5到10年内超过美国,是完全没问题的。

  央行购买国债是美国、日本和欧洲都在进行的操作。而我国仍有不少经济学者认为那是不道德的,是不可以理解的。这正如明清时期,日本和欧洲都有属于自己的银矿开挖,而中国学者认为中国只能通过海外贸易才能获得自己当时的货币——白银,中国不应也不能参与到美洲、非洲的金银开采铸币。特别悲哀的是,明朝在1598年打赢了援朝抗日的朝鲜半岛战争,却因海外贸易不畅,货币紧缺,导致经济萧条、内乱不断,最终在不到半个世纪后灭亡。明朝没有货币自主权,依靠当时的海外贸易获得货币,赢了对外战争却在1644年丢掉了政权,而日本虽然输了战争,收缩其本国,靠着比较丰富的银矿资源,却能再绵延数百年的国祚。历史告诉我国,货币发行的数量与方式从来不是小事,关乎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如果仍有学者认为央行购买国债是洪水猛兽,这样的学者就相当于明清时期对于西方与日本可以开采金银货币,获得铸币收益视而不见,是同样的迂腐、保守。明清400多年的时期,中国满足于靠海外贸易获得货币,而失去汉唐宋时期政府开采金银货币的雄心壮志,导致财力不支,国力不振,这是中华民族在过去400年来落后于西方的财政原因。

  央行购买国债,既可以认为是印钞,更应该用政府开采金银矿“铸币论”来看待。央行购买国债,相当于开采金银铜矿,只要记账,不需要偿还,不需要挖出来又埋进去还回给矿山。希望有更多的经济学者和政治家能正确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本质。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只能同舟共济。当前摆在全人类最大的金融风险是美国国债是否会大面积违约。如果美国的政治家不能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没有采用正确的货币理论来引导操作,而是恼羞成怒,铤而走险,选择采用发动战争赖账的方式,那将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也是全体人类灾难的开始。美国国债约33万亿美元,扣掉美联储印的5万亿美元,有约28万亿美元是真正付利息的国债。在美国国债利率固定的前提下,美联储持续加息,那么愿意购买美债的机构就会越来越少。美国国债陆续到期后,而美国财政部又拿不出美元还债,各国的经济学者应该劝说美联储把到期的美债悉数回收。只有这样,人类社会还能大体维持和平,否则美国发动世界大战,把全体人类带入战争。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已经是严重退化,美国发动战争的最终结局也是失败。最终中美两国都应该借鉴日本央行的正确操作方法:央行购买国债。日本的操作是其大藏省这个曾经世袭数百年的职业部门秘而不宣的财政治理智慧。日本在银元货币为亚洲主流货币的近500年间,挖了500年的银矿铸币,自给自足,没有大的通货膨胀,不需要靠海外贸易挣钱,也不需要还。对于生产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而言,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就是那个拥有数不尽的金山银山的矿主吗?只要用之有度、开支合理,哪需要向别的国家借钱?

  美联储回购美债,是解决美债的唯一之路,这当然会减弱美元的公信力,降低美元的信用力,但这是解决美债大面积违约的唯一方法。美联储大规模购买美债,只是把各国央行的美元储备又归还各国,变成美联储印钞还国债。本来各国央行的美元储备也没有在市场上流通,归还后的各国央行储备美元大概率也是睡大觉,并不会在可预见的中短期内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只要美国重视其国内民众流离失所、毒品泛滥、合格劳动者减少的问题,美元的信用力还是可以维持的。

  央行购买国债,央行获得国债的利息收益,财政部门向央行支付利息,央行再将利息收益上交财政部,这相当于零利率,还可以借新还旧。这当然是印钞,但是没有一个经济体发展经济不需要新增货币。到目前为止,没有哪本货币教科书明确规定一个国家一年应该新增多少基础货币。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只有极少量或者没有新增货币,这种情形是不可以长久的。货币数量并不是像氧气那样对每个人的呼吸都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刚好合适,货币的供应数量也需要精心地调整。

  央行购买国债,本质是向全社会输入资金、资本和利润。只有市场上有钱,企业才能赚得到钱,个人也才有消费能力。如果市场上没钱,或者这些钱都是很高的利率借贷而来,那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得小心掂量,这笔消费是否花得起,经济就自然不景气。

  传统的西方教科书认为,央行只能借钱给商业银行,央行不能借给中央政府。其实央行不管借给谁,都是有借无还,因为央行借出去的钱,是为了活跃经济,让大家有钱赚,央行大概率是不会回收的。所以要求央行先借给商业银行,中央政府再向商业银行借钱用,这根本是多此一举!这是美国建国之初的规定,现在美国也不执行了。只因美国的建国历史是:先有银行资本家,后有合众国,为了金融资本家的利益,在制度上让利于金融资本家。如果我国学习欧美日现在的做法,将中央银行通过再贷款借给商业银行的14万亿元,通过一系列有序操作,转变为先借给中央政府,再存放于商业银行,既为国聚财又减轻商业银行利息,这14万亿元可以做多少利国利民的事情啊!美国央行就几乎没有借钱给商业银行,大头都是借给美国政府。如果央行将这14万亿收回借给中央政府,我国的国防建设至少还可以上升一个层次,与此同时,中西部的小镇都能建得起一个公共游泳馆了吧!

  央行回收商业银行借款,再借钱给中央政府,相当于是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下降。之前说过,央行借钱给中央政府相当于免息,而央行借给商业银行是收利息的。当央行借钱给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再将这笔钱暂存银行,商业银行就相当于获得了一笔低息或者无息的资金。

  央行购买国债,让旁落已久的铸币收益回归中央政府,让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下降,让市场上资本充足,让整个社会的经济杠杆率下降,让经济重归中高速增长。

小结:正确认识经济存在的问题,才能开出正确药方

  我国税率总体合理,我国货币没有超发,央行购买国债切实可行,利国利民。我国的产业政策大力支持、鼓励发展壮大各类产业,既高瞻远瞩,又切实可行。我们的政府公务员都是世界上最高效率的公务员之一,他们为地方上招商引资不辞辛苦,他们千方百计想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更上一层楼。我国的企业、企业家都没有问题,我们的企业不断研发创新,不断占据产业链的中高端。我们的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以事业为家,兢兢业业,依法纳税,热爱国家。大家都这样努力了,我们的经济似乎还差强人意,这肯定是别的原因,这原因最重要的就是:一些错误的财政观点和金融观点桎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们只有再一次解放思想,不人云亦云,不迷信西方的教科书,而是理论联系实际,借鉴他国成功做法,我国的经济才能重回中高速增长,在若干年内超过美国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系昆仑策特约评论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