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风向在变,但依旧迷雾重重
陈豨之反也,燕王绾发兵击其东北。当是时,陈豨使王黄求救匈奴;燕王绾亦使其臣张胜于匈奴,言等军破。张胜至胡,子衍出亡在胡,见张胜曰:“公所以重于燕者,以习胡事也;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今公为燕,欲急灭等;等已尽,次亦至燕,公等亦且为虏矣。公何不令燕且缓陈豨,而与胡和!事宽,得长王燕;即有汉急,可以安国。”
张胜以为然,乃私令匈奴助等击燕。燕王绾疑张胜与胡反,上书请族张胜。胜还,具道所以为者;燕王乃诈论他人,脱胜家属,使得为匈奴间。而陰使范齐之陈豨所,欲令久亡,连兵勿决。
1
过去的2020年、2021年两年,全国共花出14.7万亿元卫生费用用于抗疫,这是2016年至2018年三年的总额。
从公开数据看,今年下半年开始,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开始回落,较为明显的变化就是减少了核酸检测的财政支出。
常态化核酸检测在稳定状态下会带来超过8300万人/日的需求增量,按当前平均低价2.6元推算,政府层面每天要为核酸检测花去超2.15亿元。
粗略计算,今年6月至12月的核酸检测总价预计将超460亿元。
我在之前写全国性财政危机的文章中已有数据罗列,不是政府想当甩手掌柜,而是真的兜不住了(文章可以去微博看)。
今年1-9月,全国地方财政收入8.3万亿,支出16.5万亿,亏空8.2万亿,预计全年亏空可达11万亿左右;地方性政府基金收入4.25万亿,支出7.67万亿,亏空3.42万亿,预计全年亏空 4.5万亿,两项合计15.5万亿。
同期,中央能转移支付的不超过4.5万亿,表观缺口11万亿……
上月中旬,免费的核酸检测点从石家庄、贵阳、宜宾、广州等地陆续减少。
直到27日,广州越秀区发布“关于11月28日在部分街道开展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的通知”,在“注意事项”中,广州越秀区明确表示:
长期居家老人、每日网课学生、居家办公者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没有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全员核酸筛查,减少人群聚集感染风险。
这是石家庄先前被作为所谓“放开实验皿”(但也遭遇了反复)之后,当前“去核酸化”力度最大的地方性政策。
随后,广州在昨天陆续开始全市解封,算是“快封快解”的典范。
与此同时,舆论势头快马加鞭地跟上——最近几日以核子华曦恐怖的核酸帝国为新闻爆破点,全网跟进发酵对常态化核酸产业的黑手揭露与声讨,成功将群众心中长久以来对全民核酸、特别是大发国难财的核酸检测企业的“怒”,给勾了出来。
这个画面十分耐人寻味,可细细琢磨。
黑手搅动抗疫、人为生产阳性,这些与核酸企业相关的问题其实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我就在密集的写,比如最典型的上海中科润达与合肥的两家涉事企业,热度也一直不低,但从未有到上热搜的程度。
但近来气味不同寻常,针对全民核酸,热搜开始高密度安排,这或许可以理解为某种信号。
2
早在2020年4月,张核子、张原子等持有的核子基因集团分公司就因“未将感染性医疗废物置于专用包装物内”,被济南市卫健委警告、罚款;2021年1月17日,河北省邢台市卫健委通报隆尧县核酸检测结果谎报一事,舆论哗然,凶手依然是核子华曦。
但是我们看到的是,核子华曦仍然将触手伸向了全国,在核酸产业成就骇然规模。
两年前湖北疫情最危急时,湖北统一规范了核酸和抗体检测服务价格,当时最高限价分别为核酸检测180元/次和抗体检测50元/项,即便后续有降价,第三方检测机构核酸检测的利润仍可达到约155元/人份。
而根据核子基因的加盟资料显示,2020年3月到9月,核子的核酸检测业务的营业额就达到了4.5亿元,逾百位合作代理商获得的利润超百万,这就是核子此后两年疯狂扩张的第一桶“核酸金”。
核子基因官网显示:湖北疫情发生后,核子基因第一时间展开核酸检测业务研发与筹备,2020年2月4日线上会议发起动员,核酸检测超7亿人次!……
新冠肺炎疫情真的完全改变了中国核酸检测的原有规模。
以前只有少量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和公立医院实验室可以做的检测,在2019年以前只有几百家,但目前仅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数量就至少有1600家。
以国内著名的分子诊断供应商圣湘生物为例,在2015年至2019年间其PCR相关仪器只销售了不到千台,但2020年一年就涨到了六千多台,此后两年同样节节攀升。
有证券公司曾公开指出:自2020年末开始,春节、国庆这样的大规模出行期尤为体现经济效益,核酸检测需求量超过六亿次,试剂盒厂商将有至少300亿的市场,能为检验机构带来超过千亿以上的市场增量。
仅从北京来看,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统计,在前年夏天的新发地疫情暴发之后,北京可开展核酸检测的机构由之前的不足百家,激增至后来的超过两百家。
在中国的“动态清零”防疫策略下,核酸检测已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乃至成为出行的“通关文牒”,这也成就了这些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
2020年,赫赫有名的金域医学净利润同比增长275%,迪安诊断营收冲破百亿,达到历年最高值,这两家公司均已上市;检测行业三大巨头的另一家艾迪康,也在2021年递交了上市申请。
湖北疫情期间,省会武汉地区的新冠病毒检测中ICL检测量占到八成,公立医院检测量仅为20%。
这本身也和武汉地区公立医院数量不足有关,此前写过。
2020年,本文的主角核子基因开了5家核酸检测实验室,2021年开了8家;今年,疫情第三年,核子基因疯狂注册了多达16家“核子华曦”,注册时间大多集中在近3个月——11月份注册了西宁公司;10月份批量注册了珠海、泉州、厦门、银川、太原、青岛、大连、海口8家公司;9月注册了北京核子华曦未来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和贵州公司,8月份注册了兰州公司;5月份注册了内蒙公司。核子基因还通过其100%控股的合肥、南宁、云南的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核子华曦的合肥公司、南宁公司和云南公司。
更为吊诡的是,核子基因走到哪里,哪里就会爆发疫情,城市“阳阳不断”,核子财源滚滚——
北京核子华曦未来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注册于今年9月份,随后北京在10至11月份就出现月均新增千例的情况;
太原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注册于今年10月21日,11月太原市部分区域就开始静默管理;
泉州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厦门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珠海核子华曦医学检验有限公司这三家公司都注册于10月25日,随后本地的疫情均出现了新增病例数量上升,并都开展了全民大规模核酸。
反观始终没有被核酸过分染指的广西柳州,昨日开始成了舆论焦点,格外引人注目:
就在近日,核子华曦公然“入驻”武汉常青街富豪社区,遭到业主强烈反对,但其检测资质由武汉市区卫健局审核认定,街道社区无权变更……
更让人惊叹的是,核子华曦还是年初北京冬奥会的核酸承包商,包括前年8月在香港成立的香港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也承接了香港特区政府当时组织的全民核酸检测业务。
甚至,在去年隆尧县谎报核酸结果事件中,涉事的济南华曦虽然被暂停检测业务,但实际上不到一年就又开始继续提供核酸服务——在2020年12月9日济南卫健委更新的名单中,济南华曦赫然在列。
很难想象,这家企业背后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张核子、张原子等人究竟从何处获取的掘金能量……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有一家名为希华检测(国际)有限公司的医检机构,与香港核子基因同在2020年8月注册成立——这家公司,正是由核子基因旗下的深圳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以及一位叫“林顺潮”的人士共同创立。
公开资料显示,林顺潮其人为香港现任立法院议员。
截止目前,张核子仍通过香港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股份,妻子巴颖则担任该公司董事。
一般来说,招投标都会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还会要求投标人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多次受过行政处罚的企业,通常情况下连投标资格都没有,遑论连续席卷多地、形成垄断态势。
即使有准入资格,最终也会影响评分。
而像核子基因这般多次被罚还能屡屡中标的,要么就是干这行的太稀缺了(是个公司投标就能中标),要么恐怕招投标就只是走个过场的形式。
3
事实上,核子华曦也不过为冰山一角而已。
当前,中国核酸检测(第三方医学检测)企业的业务本就是高度垄断的,各个环节极端的不透明化在社会上早已心照不宣。
包括针对本次张珊珊、张核子、张原子等人波及到功勋老兵的谣言,误伤人民军队的英雄老者固然是舆论无序发酵的遗憾,需要甄别和打击——但是其指向性,也反应了普罗公众对核酸产业背后权力游戏的某种不信任。
除了权力变现的暗影,更让群众难以忍受的则是肉眼可见的核酸乱象:阴阳剂管管理混乱,采样员自身阳性,受检者非所属小区……
各地各种闹剧频发,加剧了民众怒火冲天,对原本作为最高效筛查阳性的核酸手段产生了空前的抵触。
因此,剧烈的社会信任危机下,以张核子为爆破点全面引导舆论「反思核酸机构扩张」,才会显得不同寻常。
核子华曦,或许只是用以扭转风向的背锅侠,一枚强行置于群众放大镜下的弃子而已。
本月下旬,“核酸股”走势逐步低迷,且多家核酸检测公司的上市计划被强制叫停。
其中,翌圣生物科技(上海)IPO当日接到上交所“取消审议”的通知最为引人关注。
根据翌圣生物自己的招股说明书,该司在上市前一年获得16家机构投资人的突击入股,其中增资股东多为私募基金,不少还是启动上市程序后入股的,成功让公司估值半年翻了两番,去年年底达到72.55亿元。
仅仅是前一年突击入股的机构,其获取股权成本就从40元/股涨到了114.98元/股,上涨幅度达到187.45%。
2022年以来,已过会的新冠检测相关企业还有康为世纪(688426.SH)、达科为、致善生物、瑞博奥和菲鹏生物。
但目前这些涉及新冠检测的已过会上市公司中,只有康为世纪成功上市,其余公司的上市进程都停留在过会或提交注册阶段,大概率上市艰难。
在本文主角——核子基因总部的办公室展示屏幕上,目前也滚动着“核子基因集团总投资3亿元,IPO上市计划正式启动”的字样,不过同样难言乐观。
「去核酸化」,可能不会是一句空话。
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三大央媒已接连对新冠疫情防控发声:
4
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但新的问题可能已经到来:无效的核酸检测和封城静默被省去(注意我说的是“无效”,不是要求一刀切取缔所有核酸检测),下一步呢?
率先放开的石家庄或许已经给出了一些经验教训:
石家庄上月11月11日宣布“放开”,仅仅半个月后感染人数破1300,且是在全城半数以上市民拒绝当小白鼠、默契的自主静默的情况下…
新冠病毒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一旦免疫系统破防必然会导致全身疾病,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人和儿童无法抵御新冠病毒」已经成为国际共识。
只不过区别在于,西方世界可以放任应死尽死——根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的分析认为如今美国近90%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发生在65岁及以上人群中,达有史以来死亡率最高水平。
但是,社会主义中国并没有这样的道德空间去允许我们的老幼妇孺惨死在社会达尔文的语境中。
推荐阅读:不可放弃老年人
故而就在前日,新的措施从上层下发:
去核酸化,增疫苗化,不得不说理论上这确实是一条西式的抗疫路线,只不过效果或许同样难测。
最近一年多来,以科兴为主的疫苗连续出现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胶质瘤、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荨麻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的极端案例,这不得不引起重视。
作为疫苗监管体系的一部分,中国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简称AEFI系统)已建立了十余年,但2018年时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彭向东曾指出:
中国的AEFI系统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包括系统的灵敏度、透明度、数据公布的及时性、分析效率等多个方面。
四年时间过去,这套系统的效果仍不尽人意。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接种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数据依旧非常少,且透明度也不够高。
去年5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4月30日的新冠疫苗安全性监测数据,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阶段性对疫苗不良反应数据进行了不甚详细的公开。
此后官方再也没有关于新冠疫苗不良反应的最新数据公布,并且公众至今也没有任何一个公开入口可以查询到这些数据。
这背后的某些事端也在拨动了民众的心弦……
最新数据显示,新冠疫苗在中国已经接种了33.8亿剂次,而公众对全国范围内的新冠疫苗不良反应的最新情况一无所知,距离上一次信息公开已经整整一年。
这一点倒真的可以对比一下美国:美国的疫苗不良反应检测系统(简称VAERS)会根据上报信息动态更新——正是依靠这套系统,去年4月美国报道了六例年龄位于18-48岁的女性在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后两周内发生了一种极其罕见的血栓,其中一例死亡。
也是依靠这套系统,去年6月25日FDA决定对辉瑞和Moderna新冠mRNA疫苗说明书进行修订,向美国民众发布警告:以上两种新冠疫苗接种将增加心肌炎和心包炎(心脏周围组织炎症)的发生风险。
自今年2月底始,科兴已经陆续向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交奥密克戎变异株灭活疫苗的临床申请,4月14日时,科兴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在香港特区获得临床批件。
巧合的是,同在4月14日那天,《香港新冠疫苗的安全监察》报告发布:从2021年2月26日至2022年3月31日,香港全市市民合共接种了约1513万剂新冠疫苗,同期香港卫生署共接获八十九宗呈报为疫苗接种者异常事件,并在离世前两周内曾接种新冠疫苗的死亡报告。
而这八十九宗死亡报告中,有五十六人接种的是科兴克尔来福,三十三人接种的复星复必泰——按照科兴和复星在香港四六开的接种比例推算,每百万剂疫苗接种后两周内出现死亡的人数为:科兴疫苗9.25人,复星疫苗3.64人。
这样的数据已是足够让人惊恐。
更不用说西安和上海这两个此前国内接种疫苗最积极的城市(西安是因为举办全运会而半强制接种)连续在大规模接种率下仍然在去年底至今年上半年疫情大破发,此类事实值得深究。
当前,国内多地持续爆发零星疫情,疫苗接种的关注度再度提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就曾表示:
按照以往的传染病防控经验,应对常规病毒,单一疫苗即可,但对于狡猾、善于变异的病毒,可以实施不同的疫苗‘联合作战’。
在这里,我倒是想重提一下前文说到的广西柳州。
很多人赞叹柳州“不做核酸也能防疫成功”,这其实非事实。
柳州的防疫政策事实上极为严格,从高速进出口到市内查检都异常苛刻,才造就了城市规模的抗疫得体,并且拒绝了核酸巨头们的黑手插入——而不是“不做核酸就能消灭病毒”这等自欺欺人之语,核酸是无罪且必要的,需要抵制和清除的资本搅局造成的无休止的无效核酸。
同时更为许多人忽视的则是中医药在柳州乃至广西自治区抗疫中的作用。
去年自治区中医药局就曾组织召开新冠肺炎疫情座谈会,制定《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试行)》,印发《关于在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坚持“预防为主、全程参与、一人一方、应服尽服”,对新冠肺炎患者实行“一人一策一方一治”中医辨证论治,并在近期开展中药冲鼻、中药漱口、中药壮瑶药香囊等创新应用,效果显著。
跋
恩格斯说过一段话:
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
很显然,当前我们依然没有做好“放开”的准备,不论是硬件储备还是心理防御,各阶层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尤其在第九版、二十条逐步扩张境外入口的局势下,我们根本无力抵御那些资本鬼手的渗透。
很多时候,可能还是要回归到我前两天说的“第五层楼”的问题。
推荐阅读:谈论防疫,应该站在第几层楼?
在毛主席时期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各类疫苗不存在销售、交易、买卖、市场等概念,生产和接种疫苗的唯一目的就是预防疾病、治病救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也正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新中国消灭了天花等看似难以攻克的疫病。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疫苗、特效药物等采购逐步“市场化”,但在双轨制等特殊时代背景的制度操弄下,由各省疾控中心主导,流通渠道按照省市县三级模式管理,每年召开一次订货大会,呈现高度垄断的状态。
当时,能在各衙门拿到“批签发”和“申领证”的人,往往各有门路,不是“家里有佛”就是“上面有人”,都早早靠着疫苗发家、积累了第一桶金,成为了所谓的“疫苗下海者”,日后也开创了自己的疫苗企业——智飞生物的蒋仁生、康泰生物的杜伟民、沃森生物的李云春莫不如此。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入世之后,境外资本势力成为了国内疫苗商们新的靠山,这其中被犹太资本控制的一众国际医药财阀更是为笼络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的急先锋,至今日局面下已是尾大不掉之势……
去核酸,增疫苗,持续扩大边境开放,不愿投入舆论资源向中医药倾斜……风向在变,但依旧迷雾重重。
【文/欧洲金靴,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金靴文化”,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