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贴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思考纲要

2019-03-15
作者:刘光晨 来源: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三贴前言

  这个大纲贴出来,有鼓励,但更多是冷遇。这倒是预料之中的。

  有反感前言提金日成主体思想的。但如果唯物主义主体论提的没有错,那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金日成的主体思想就是绕不过去的,绕过去反而是小气了。更何况真正谈主体文化的建设,朝鲜已经有整整近75年的历史,而中国实际只有主席在世时的历史。大纲贴出后我又重新看了金正日的《关于主体思想》(上次看是几年前了),虽有缺点,但还是有收获,结论依然是,谈主体文化,朝鲜的主体文化建设依然是绕不过去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实践论者,是尊重实践的。这不能仅仅是说说听听。

  有反应不像哲学的。说实话,把历史材料的内部联系历史联系搞清楚然后再说出来,确实就不像哲学。实际上,西方人从来都不承认马克思有什么哲学的。我看恩格斯叙述的自然辩证法也不像什么哲学,那就是叙述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倒是列宁重新翻改过的黑格尔倒是很像哲学,但实际很多东西反倒搞不明白了。而真搞明白了,实际依然不像哲学。更何况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所谓的实践唯物主义,本来就是关于无产阶级结成人类新的行动主体的历史运动的,即关于共产主义运动的。所以说不像哲学,倒是可以理解。

  有反应整个提纲就是个杂货铺、或大杂烩的。这实际是没有看进去。真能看懂主体论,实际会发现这个提纲对主体论唯物史观的阐释,照以前的文章是有突破的。起码列大纲相较一两篇文章更能反应整个历史观阐释的全貌。列提纲东拉西扯的时候是有的。但也不过是为了说明或为了融通某个感觉有必要说明的问题而已。另,如果实践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行动哲学,真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立核心单元,那么主席的理论活动,就是这个行动哲学的具体理论阐释,自然也绕不过去。这个地方必须往一块儿烩,杂是好像杂点,但绝对正餐。

  当然,最关键这个大纲提供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一个以主体论为背景的、以实践唯物主义行动哲学为核心的新的划分方案。重点应该关注和讨论这个问题。但不少朋友却只是在纠结一些枝节。

  这次三贴这个大纲(权当三贴吧),主要是对人生观个人养炼的部分——实际就是培育新人的主体文化的部分,做了些适当补充和改进。主要是增加了主体的社会主人属性,并以此作为个人养炼的一个重点前提。当然了,谈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部分,实际一直就是一种把人看做实践主体的主体社会文化观。中国古代文化讲人定胜天,讲 “天下为人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讲主体本身的修养修炼、讲命由己造的积极人生实践观。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最有主体文化的厚重历史积淀的。中国的主流文化自3000年前的周代就开始告别“怪力乱神”,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主体文化传统。这在整个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在整个世界上,唯物史观的早期雏形,也是形成在中国的这个时期(以<易传>为例)。而西方,到费尔巴哈马克思,开始有主体论和它相应的历史观这些东西,也不过才一百五六十年的事情。所以,对中国历史上如此深厚的主体文化传统,绝不能弃之如破履,完全抱了一种对旧文化怨弃的态度。旧的东西关键在推陈出新,关键在服务于新社会人民主体文化建设的新的解释和继承。如果把古代的全部丢掉,我们自己造的东西反而显得干瘪无味了。

  人生观个人养炼的部分,在这个大纲中是最薄弱的部分。这是本人的局限造成的,岁数小,没过多少集体生活。这也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有限造成的。我接触过几个老前辈,人都不错,但子女教育都不怎么成功,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这也从现实反应了实践本身的有限。而这就需要未来的实践丰富了。当然,我还是要提依然坚持社会主义的其它国家的实践。

  其它部分,也稍有润色。我这个人对发文是不追求完美的。永远都没有完美的观点,也永远没有完美的文章。所以文章看差不多就发。但对问题的探究我又是颇有些追求完美的。所以,发过的文章和观点,也还在不断的润色完善。且每次重发的旧文,都会有不同以往的新的成色。希望此次也不会令读者失望。

  2019.03.14

前言

  前段时间,看到李先达老先生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的一篇文章,文章虽然含混地部分承认了主体性问题的意义,但还是停留在旧的体系当中,还是没有反应出基于主体论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令人满意的新的总结。于是产生兴趣,便有了这个提纲。

  既然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就不能仅仅是马克思个人的哲学。这即使是主张要“回到马克思”的人,也应该是必须承认的。“回到马克思”,并不是因为要彻底否定掉其他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贡献。实际也不能这样做,而是首先承认马克思本人已经大体勾勒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理念框架,但过去我们往往并不是真的能准确理解这个核心理念框架,在后人的填补过程中往往也有偏离这个核心理念框架,因而今天就需要对这个核心理念框架有一个准确理解,以修正后来发展中的某些局部的偏离。这是“回到马克思”所应有的本意。

  所以,在这里,无论是要反对“回到马克思”、只坚持苏联以来的理论体系的,还是要“回到马克思”、要完全反对掉苏联以来的发展的,就都是不正确的。如果反对掉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少了一个世界观的部分。如果不回到马克思的本源,我们就不能准确把握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论特质。所以,我们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马恩列斯毛和金日成们共同构建的这个理论体系,但也是回到马克思、理解了马克思的主体论本源,融通了马恩列斯毛金日成他们的理论内核重新统一起来的内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是的,这里是有金日成同志的贡献的,有金日成同志主体思想、主体哲学方面的重要贡献。虽然它是在特殊条件下、在人们普遍对马克思哲学的主体论特质还缺乏起码的基本认识的情况下,在共产主义的实际运动中独立完成的。金日成同志实际是在人们对马克思的主体论哲学普遍还缺乏起码的基本认识的情况下,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创造性的独立提出了主体论。这里,有实践本身发展的必然。但它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之内。因为,马克思自开始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就已经是一个主体论者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前的工作,包括《神圣家族》的工作、包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工作,主要的就是建立唯物主义主体论的工作。马克思哲学的内核就是唯物主义的主体论。

  金日成主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也还反应在苏东巨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以来朝鲜的共产主义实践坚守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这个坚守和他们的主体思想是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的。从这点看,复兴网对金日成主体思想主体理论的高度肯定,是绝对正确的。

  我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大体划分为:关于世界观本体论的部分、关于主体论唯物人类史观的部分、关于革命运动方法论行动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部分、和关于主体人生观个人养炼的部分四个部分。

  其中前两个部分,大体可以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重叠,只是做了主体论的改造。第三部分关于实践论行动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部分,则单独列出。这是因为,随着实践的发展,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这些具有指导革命实践方法论意义的行动哲学的内容,已经具有了它超出哲学世界观范畴意义的作为一种哲学独立存在的意义。把实践唯物主义单独列出来,既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本质相呼应,也与它在革命实践中作为一种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的独立存在意义及其发展相呼应,更与它在未来的进一步指导革命实践运动相呼应。所以,把它列为一个独立组成部分,既符合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行动哲学的本意,也是实践发展本身的需要。甚至,按照马克思的本意,它还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应该居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位置。当然,既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首先还是要解决世界观问题的。这就决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然是经过主体论改造的)必然要放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前头。至于人生观个人养炼的部分,则是共产主义的主体人生观教育所早晚要建立的。所以也单列一个组成部分。

  这个框架格局,合适不合适,先网上贴出来,算是对先前李先达老先生的一个呼应。当然,包括李先生在内,恐怕真正能感兴趣的也不会很多。所以也不希翼讨论。只对未来能有所启示就够了。

  2019.02.24

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世界观)和辩证唯物主义

  1、世界是物质的。

  2、先有物质世界,才有生命现象精神现象,才有意识。

  3、物质概念,是对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实在质料的一种抽象。所以,物质世界从来都是具体的,是由具体的事物构成的。

  4、联系是物质存在的方式。

  5、事物即联系,并在联系中继续变化发展。

  6、联系是矛盾对立双方地位的互相转化。

  7、物质世界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存在与虚空、有与无地位之间的互相转化。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是讲联系的、讲物理事理的,不是讲有形的具体的事物的。所以才说,“形而上者谓之道”。

  8、一切事物都是有向无地位转化过程当中,分裂的有各个部分之间纷繁复杂的阶段性的历史联系。

  佛教道教说的空无,并非是真的空无,而是超出事物有限联系之外的对有限事物本身的存在已经可以看做是空或者无的联系。

  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种事物可以是真的无中生有的,任何事物都是从它“父母辈”的历史联系中产生出来的,那不是真正的空无. 也没有任何一种事物可以真的向空无而去,因为构成事物的那些原料还在,变化了的永远只是物质的联系或联系的方式,而不是真的凭空消失没有了。

  但反过来讲,任何的事物都要从空无中来,到空无中去。

  9、事物在矛盾中联系。

  10、一切事物都是它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统一体。一切事物都在它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矛盾运动中变化发展。

  11、事物与世界的外部联系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动因。

  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一对矛盾——事物与自然的矛盾。其中,自然的本性,说到底就是要分裂消灭一切事物的本性,就是空性或无性——无或虚空的本性。而事物与此相应,则是有意无意地保有自己、直至发展自己。

  这就构成了物质世界由低级向高级、由无机界向有机界、由低级生命向高级生命、由动物向人的这种发展。

  12、内部联系——作为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旧事物或事物旧的历史阶段外部联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内部联系规定事物外部联系的方式,反应并继续支持事物外部联系的变化。

  事物的本质(属性),当然要在事物与世界的全部的历史的现实的内外部联系中理解,但核心要在外部联系的方式当中理解。

  13、事物的内部联系当然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稳定性会随外部联系而变化。当外部联系的变化超出一定的度,事物的内部联系——事物的规定性,即发生质变。旧的内部联系让位给新的内部联系,旧的规定性让位给新的规定性,旧的事物让位给新的事物,旧事物灭亡,新事物诞生。

  14、量变总是外部联系的量变。

  总是外部联系的量变,引起内部联系的质变。质变后的新的内部联系,又建立起新的外部联系。

  15、要从事物与世界外部联系情况的变化,把握事物主要矛盾的变化

  16、要从事物内部联系斗争双方地位的变化,把握事物主要矛盾方面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人类观)和历史唯物主义

  1、人是从自然世界来的

  2、自有了生命现象,生命体与世界的外部联系,就转变成了主客体的关系。客体世界要消灭和束缚生命主体,而生命主体要保有自己和取得对客体世界自由。

  3、主客体关系的核心,是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即生命主体性问题。

  4、动物的主体性,相对更低级的生命形式,是产生了能动性和一定程度的社会性、能够适应物质运动的自在作用而生产自己。这是动物对自然客体世界的一种自由。

  5、人的主体性,是人能够驾驭物质运动、否定其对人生产的自在作用而生产自己。其最终的指向是消灭资源、劳动、时空对人的束缚,这贯穿在人类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对自然界和人本身这两样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的不间断的延长和否定当中。

  人的主体性,是生命主体性发展的新的阶段,是生命主体现象对客体世界更大程度的自由。

  6、人的外部联系——人与其自然世界的主客体矛盾——每个人的生活需求生产力需求,是人发展动力。

  7、人类所面对的自然客体世界,不是纯粹的自然世界,它的一部分已经是人已经施加过影响的改造过的自然客体世界——是人化自然客体世界(马克思)。它包括人生产生活中一切方面已经发展了但尚不够发展、依然束缚着人不得自由的技术物质条件、一切发展了但尚不够发展的生产生活资料系统。自然束缚,说到底,无外是包括人化自然在内的生活束缚、产品束缚、工具束缚、资源束缚、劳动束缚、时空束缚。只要这样的主客体矛盾还在,人类解决这样的生活束缚、产品束缚、工具束缚、资源束缚、劳动束缚、时空束缚的实践活动,就不会停止。

  8、应从人与其自然世界主客体外部联系的发展状况看人本身的状况、人内部联系的组织状况。

  9、人的内部联系,是人作为主体与其客体世界外部联系的产物,是外部联系的反应,并进一步支持到主客体外部联系根据主客体矛盾的进一步发展。

  10、人的意识,作为人头脑中的内部联系,是种主体意识,是种反映主客体外部联系的或主体对客体自由关系性的意识。这个意识,既反应存在、反应主客体矛盾——所谓存在决定意识,但它也改变存在,以改变旧的存在、获得新的存在、获得对自己客体世界的自由为目的。所以,它已经不再仅仅是旧唯物主义理解的那种意识。环境改变人,但首先是人在改变环境,然后才是环境也在改变人。所以,人总是主体性的人。当以此解。

  11、人与人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社会联系、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作为主体——人的内部联系,也总是为支持人与自然的外部联系服务的,总是随人与自然外部联系(生产的范围和技术条件、劳动方式,总之生产力)的状况和由此产生的新的主客体矛盾(新的生产力需求)而发展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总体表现为人与自然主客体矛盾解决状况的发展同主体自身内部联系组织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主体的形式,总是主体自身的内部联系。而上层建筑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其代表人物,则代表社会实践的主体性质和主体形式。

  13、从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到社会主体的形式

  人是个体的人,也是群体的人,总体是群体的人。人的实践、人对客体世界的改造行为,是个体的,也是群体的,是个体主体的,更是群体主体的,总体事群体主体的。我们把各个时代标示其时代特点的社会群体主体组织形式,叫社会的主体形式。

  14、历史上依次出现的主要的社会形态和社会主体形式:原始共产群体联合的共同体主体形式、家庭小生产的主体形式、奴隶主阶级领导的、地主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领导的阶级对抗的社会主体形式、无产阶级领导的现代群众联合主体的社会主体形式。

  15、社会实践的主体形式,是随主客体外部联系状况或说生产力状况的发展而发展的

  16、阶级社会,个体的集团的阶级的利益分裂的互相对抗的主体性和主体形式---个人的主体行为在总体的相互冲突和无序中的湮灭——历史规律、生产力对人发展的统治和自发强制作用——因为总的生产力的反复争夺、集中和作为条件的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人内部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关系、社会主体形式在阶级暴力革命中的反复再组织再调整——自发的时代及其规律表现形式。这也是公式化唯物史观所曾经将之简单化、唯一化、公式化的规律表现形式。

  17、共产主义社会,代表所有人利益的个体联合起来的人类联合整体的主体性和主体形式——个体的局部的不自觉被总体的自觉所对冲——人对历史规律对生产力的自觉驾驭和组织——自觉的时代和自觉时代规律表现形式的变化:不再需要经过奴隶的封建的资本的社会形态的发展,而直接就是共产主义的表现形式

  18、实践的唯物主义,就是共产主义。个体的联合起来,就是共产主义。

  19、社会总是在通过它特定的主体形式在行动。

  20、阶级社会,总是特定的革命阶级在阶级斗争中领导着人类自由的发展进程。

  21、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团体、每个阶级,都是为着一定的生产力的,同时也必是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其存在前提的。个人的、团体的、阶级的、整个社会的、所有人类的实践活动,无外是作为需求的生产力和作为条件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人与人之间的组织形式、生产关系,无外也都是围绕这个矛盾运动的实现服务的。所以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定不会有错。但同时也要看到,在这个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人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是人的生产关系,人总是自己一切实践活动的主人主体,是人自己在自觉地组织自己的生产关系、组织实现自己的生产力。总之,是人在改造自己的主客体世界。所以,在这里,生产力的决定和人的决定是从来不曾矛盾的。

  22、反过来讲,人的决定,就是生产力的决定。生产力从来都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

  23、总之,总是人在决定。总是人在根据自己具体的主客体矛盾和主客体条件在决定,根据自己的生产力需求和生产力条件在决定。

  24、社会斗争、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不过是围绕生产力矛盾运动人与人内部联系人与人内部组织形式的调整运动

  25、革命阶级总是代表着生产力运动的总的方向。既代表作为多数人需求的生产力的方向,也代表了作为整个社会物质条件的生产力的方向。

  26、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体形式的矛盾:发展工业革命用机器生产减少和消灭人的劳动,同无产阶级被排挤出社会生产过程之间的矛盾

  工业革命不变的目标,就是要用机器生产减少和消灭人的劳动

  27、无产阶级在阶级斗争中的结成阶级主体——共产主义革命

  28、共产主义是劳动消灭进程中,与劳动消灭进程的自觉组织、与人从劳动中的逐步共同解放相适应的、公共劳动的、或劳动消灭后的人类新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

  29、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实现的直接条件是个主体条件,是无产阶级领导群众组织起来结成自己新的实践主体,超越、代替资产阶级的主体形式和一切旧的主体形式,担负起人类从自然中解放的历史任务。

  (而工业革命只是个客体条件。虽然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现代共产主义,但工业革命却不是资本主义灭亡共产主义实现的直接条件。并且,世界上只要产生了工业革命,历史就已经注定了,即使工业革命落后国家,群众都已经可以不再经过资本主义的苦难去发展生产和工业革命,而是通过共产主义公共劳动的方法去发展生产和工业革命。)

  30、客体的物质技术条件发展,确实在人的发展中起到了一种不可阻挡的甚至可以说是终极性的推动作用,比如工业革命对共产主义的作用,但这种推动作用必须转化成人的主体条件,才可以转化成现实的力量。

  31、自由人的联合主体形式,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觉发展——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体形式。它是无产阶级(党)领导群众在与自己的阶级敌人的斗争中产生的。它在社区,是党组织和它领导下的青年组织、妇女组织、民兵组织、经济互助合作组织、集体公共劳动组织、文教卫生公共服务组织。它在国家,则是党领导下的整个国家政权系统。

  自由人的联合主体,作为一种社会主体形式,是和历史上封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体形式、和资产阶级所领导的主体形式是一样层面的东西,是与它们同等意义的最新型的人类社会主体形式。

  32、不能离开群众的联合主体形式——这个主体条件本身谈共产主义的革命、改革和建设。

  33、反对在无产阶级领导的新的主体形式实现后,在改开搞中,一切还依然迷信依赖于旧的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主体形式,而不相信无产阶级的主体形式的错误倾向。

  党领导下的群众联合主体,是共产党人考察安排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工作的现实的主体条件。共产党人开展一切社会工作不能忘记或丢掉这个主体条件。包括所谓的全面实现小康,如果不能在社区真正重建党的领导、重建社区以公共劳动为基础的非商品化的公共生活,是不可能做到的。

  34、完善和巩固共产主义的群众自己的联合主体形式,发展生产、防止它被败坏和被资产阶级复辟,是共产主义革命和建设永远的纲,其余都是目。

  任何一种新兴的主体形式,都必然的肩负有发展生产和防止旧主体形式复辟的历史任务。完善新型的主体形式和发展生产防止复辟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35、共产主义公共劳动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是工业革命消灭劳动进程中人们的公共生存手段。

  36、共产主义公共劳动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是劳动消亡的自觉组织工作进程中,人们从劳动中共同解放手段。

  37、主体内部联系的自觉调整,是主体对自己客体世界外部联系自由的自觉组织工作的必然的前提。主体外部联系的发展状况,是主体新的内部联系调整的依据。

  38、在主体内外部联系的矛盾运动中,实现人发展的自觉状态。

  39、未来,人与自然外部联系的质变——人从劳动和资源束缚中的解放。

  40、未来,人内部联系以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的最终解体,和人从社会关系中的最终的自由。

  那时,人与自然的主客矛盾,将只以时空束缚的形式而存在。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行动论和实践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2、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都还只是世界观本体论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才真正把唯物主义扩展到人的实践领域,即新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只是个前奏)。

  3、主体性的人和人的主体性行动——唯物主义的改造世界。

  4、人类总是根据自己各个时代各个时期所面临的具体主客体矛盾、利用自己所能够掌握的主体条件客体条件、能动地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取得对自己客体世界的自由的。

  5、人类的实践,基础的是物质实践。它是作为需求的生产力和作为条件的生产力之间的一个无休止的矛盾运动。

  6、只要还是以劳动为基础的时代,人类的社会实践、社会关系调整、生产组织形式、社会主体形式调整,永远是围绕自己的物质实践生产力实践进行的。

  7、实践着的唯物主义,就是共产主义 。

  实践唯物主义,是讲无产阶级所结成的人类新的行动主体的历史运动的。

  8、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所导致的现代人类总的主客体矛盾——人类现代运动的条件、实质和任务。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共产主义。人类的现代运动,就是共产主义运动。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现代运动的唯物主义。

  9、阐明帝国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帝民族革命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关系,和无产阶级革命在资本主义统治薄弱地区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为无产阶级的世界革命制定世界性的战略策略。这是列宁对马克思关于人类现代运动的唯物主义的补充。

  10、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本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和本国具体的主客体矛盾相结合,既重人类现代运动总的条件、实质和任务,又重各国具体的条件和任务,为本国制定出具体的革命战略策略。这是毛泽东对以马列主义命名的人类现代运动的唯物主义的补充。

  11、个体的联合,就是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形成自己行动主体,或说,分散的个人的联合起来形成自由人的联合行动主体,是共产主义实现的条件,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一切革命和建设的条件

  12、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要看到历史的全局的总的方向,更要看到复杂的历史和现实联系中,当下的具体的主客体矛盾,及其背后隐藏的可利用的具体的主体的组织条件。毛泽东的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就是要看具体的主客体矛盾,看其背后隐藏的革命主体的组织条件。革命主体具体的组织条件,就在群众、民族现实的具体主客体矛盾当中。要善于发现这个具体的主客体矛盾。

  13、随群众联合整体主体形式的实现和自发实践向自觉实践的转变,规律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需要经过奴隶的封建的资本的表现形式,直接就可以是共产主义的表现形式

  14、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是革命主体在改造世界,在组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

  15、有了革命的组织起来的人——这个主体条件,总会创造性的实现革命所需要的一切相应的客体条件——有人,就会有一切。

  16、唯条件论、经济决定论的错误。

  17、总要从主体方面看问题。这是新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点。

  18、总要准确认识客体的运动和主客体矛盾的变化

  19、主要矛盾的变化在主客体外部联系的变化当中

  20、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可以制定切合实际的策略

  21、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和革命的历史阶段论

  22、从新民主主义抓政权,到社会主义搞建设,到共产主义。

  23、暴力革命和武装斗争:和平的过渡,是建立在武装的威慑前提下的

  24、依靠谁,团结谁,争取谁,打倒谁。利用矛盾,分化敌人,各个击破。

  25、领导运动,要放手发动群众,先要防止右,后要防止左。既要防止右,也要防止左。但宁右勿左、不可极左。

  26、在运动中,随时发现纠正运动的偏差把握运动的方向。要有围绕主要矛盾的指导运动的方针政策,并在运动中在群众运动中及时完善调整好这个方针政策且要形成行动规范,以进一步指导运动。比如土地革命中,《土地法大纲》的作用;农村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作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人民公社化条例》的作用;《商业条例》《工业条例》《鞍钢宪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都是运动的及时规范化完善化。这是共产党领导运动最重要的领导方法。

  27、从群众中来——在群众的实践中探寻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

  28、到群众中去——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群众路线中检验和完善政策——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致于无穷

  29、两点论。但两点论中,要有重点论。重点在主要矛盾解决的如何。

  30、组织起来,用社会主义的公共劳动和公共劳动积累取代资本主义落后的私人劳动和私人劳动积累

  31、建立以共产主义公共劳动为研究对象的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人们在公共劳动中组织自己更好的生产生活以及劳动、资源束缚消亡进程的规律。

  32、在共产主义公共劳动中,自觉地组织好生产、交往各领域的技术革命和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继续革命,把人的解放变成人的自主自觉活动。

  33、完善群众的联合主体形式,完成发展生产和反修防复辟的任务。

  34、完善群众的联合主体形式、巩固群众的联合主体、反修防复辟,依然是共产主义条件下一场深刻的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继续革命。

  完善巩固群众当家作主的联合主体反修防复辟,和阶级斗争之间的目的和手段途径关系。以完善巩固群众当家作主的联合主体反修防复辟为纲,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只是多数的情况下,仅需要说明我们实际在要什么就可以了。

  35、建立完善共产主义的主人主体文化(实质是以无产阶级的阶级主体意识为内核的自由人联合主体意识),通过思想改造,把社会成员真正锻造成新社会的主人和共产主义新人。

  36、完善群众的联合主体形式,关键在加强领袖的作用

  37、党的领导、领袖的作用、与群众实现自己主人地位的联合主体间的关系:领袖是群众实现自己主人地位的联合主体的灵魂,是群众联合主体的舵手。只要群众在实践中产生出了自己的领袖,群众的事业就没有不成功的。

  38、共产主义运动中,因为领袖代际交替产生不了真正合格的新生代领袖,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和教训(文革失败的原因)

  39、领袖必须是真正的马列毛主义理论家、战略家。党的领导是马列毛主义的领导。非马列毛主义的理论家战略家,代表不了马列毛主义。非理论家战略家强做党的领袖,没有成功的先例。老实人,靠不住。

  40、坚持实践唯物主义,必须要找到可以真正懂得和按照实践唯物主义行事的人来主持工作。

  41、可以通过在高层设立马列主义的理论专家会议代替以前领袖的位置,来解决领袖的产生问题。领袖应当在马列毛主义的理论家战略家当中产生。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人生观和主体养炼

  1、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回答:人从哪里来,然后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在历史观上是回答这个问题,在个人的养炼问题上也是回答这个问题。

  2、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主体修炼,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主体论人类史观基础上的。

  3、人是主体的人,既是个人自己的主人家庭的主人,也是社会的天下的主人。进是社会的天下的主人,退是家庭的个人的主人。人要做什么样的人,做大写的人,还是小写的人,自己说了算。

  4、个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个人与世界要确立怎么样的关系。人是个体的人,更是群体的人;是自己的主人,更是家庭和社会的天下的主人。只为个人的私利活在小我中,还仅是动物的个性;同时为群体的利益活在大我中,才是真正的人性。

  5、所以,人生的意义,在于负起社会主人的责任,为群体的利益与天斗、与地斗,积极地协助群体一起取得对自己客体世界的自由。从这个角度讲,仅为家庭的利益,依然还仅能算是小我。

  个人的价值,在群体的价值当中;个人的利益,在群体的利益当中;个人的自由,在群体的自由当中。这叫辩证法。

  6、生命就是关系。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标志,就是主人意识的觉醒。做自己的家庭的社会的天下的主人,负起主人的责任,也成就自己。

  命由己造。

  7、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观,已经是一种比较积极完善的主体社会文化观,是一种教人做圣贤的文化观。

  天下乃人人之天下。天下为公。做主人,就是做圣贤。

  8、担负起自己作为社会主人起码是家庭主人角色责任,积极地构建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做好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具体定位,安好自己的本位,负起自己的责任,利益社群为社群服务。

  9、圣人无私,故成其私——舍才能得。

  10、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主人,其对自己人生的社会定位如何,取决于自己对这个客体世界对这个社会在何种方面(自然的还是社会的,学术的还是行政的,生产的还是治理的)何种的认识水平。所以,古人讲做大写的人的格物致知修齐治平之学,讲一切从对社会治理规律、人生规律、世界规律的学习开始。

  “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对事物只有真的研究到位了,人才可能会真正产生出担当起相应领域社会责任的诚意。意诚,就是做好了自己在群体中角色的定位和担当。意能不能诚,是基于认知所达到的程度的。比如,一个人只有站在了某一学术领域的世界前沿水平,才真正可以有担负起此一领域未来发展的历史责任的信心、诚意和角色担当。否则,就都是恍惚的。当然,古人的本意是说人的家庭角色担当和社会治理的。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心正”,就是安好了自己在群体中的角色本位。前边是定位,这里是安位,已经上手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只有安好了这个本位,才可以真正担负起自己在群体中角色的责任——即心的归正。和基于自己的角色职责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即身修。从而达到“家齐”、“ 国治”、“ 天下平”。

  11、同时,人的社会角色又是多重的。既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或者,既是社会的,也是家庭的。古代大同社会解体以后,中国过去大部分时间都是人人为家的小康社会,所以古人比较强调人在家庭中的各关系和在社会中的各关系的相通性。家庭就是个小社会。人能做好家庭中的各角色,就能做好社会中的各角色;能处理好家庭关系,就能处理好单位关系社会关系;能治理好一个家庭,就能治理好一个单位或者社会。虽然共产主义社会已经重新是天下为公的社会,不再是人人为家的社会,但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的相通性依然存在,由家庭关系的实践,培养社会关系的能力,依然存在现实的意义。反过来,社会关系的实践,也同样可以培养处理家庭关系的能力。

  12、共产主义的个人,都既是社会的主人,又都是自己的主人。共产主义的社会关系,都是社会主人间同志式的平等关系。这反映在家庭中的家庭关系,就也是家庭主人间主体间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能处理好单位的社会的主人间同志式的平等关系,就可以处理好家庭成员间的主人间主体间平等关系。能组织好自己的社会关系,就能组织好自己的家庭关系。反之亦然。而基于主人主体间平等社会关系中的家庭和社会组织管理,不过是平等关系基础上的民主集中、分工负责和互相监督而已。这在单位在家庭是一样的。这里关键是,对每个社会成员家庭成员的个人主体性和家庭社会主人地位的尊重和承认。这是个基础。

  13、对每个社会成员、家庭成员的个人主体性和家庭、社会主人地位的尊重和承认,与“尊尊”“长长”的结合,就是民主集中制。前者是尊重个人的主体性和家庭社会主人的地位和权力,让人说话、让人发表意见、让人批评(很多人,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就是怕人批评,不能正确的看待批评)、让人行使主人权力——自己做主人,但首要是承认别人也是主人;先听别人的,然后再说自己的。如此才够得上圣贤。圣,就是先听后说。后者是在行使自己权力的同时,承认领袖领导家长在社会家庭治理上的权威和最终决策权。当然,每个人都有选举新的领导的权力。

  14、“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解:有“尊尊”“长长”的意思,但更主要是要求领导要像领导的样子,下属要像下属的样子。上上下下,各司其职、各安本位,恪尽职守、各负其责。这实际是任何社会形态都要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联系到每一个人都是家庭和社会的主人,这里边,实际同时已经包含了每个社会成员必须接受社会批评监督的成分。“天地有达德,曰生”。领导就是要行“天道”为人民服务的。不行天道,就一定会有人替天行道。中国人是最有阶级斗争传统和替天行道的阶级斗争法理依据的。

  被领导者,当然也要接受领导者的管理和监督。

  15、对古代的文化要批判,但关键在继承,要做无产阶级的有利于新社会主体文化建设的解读、批判和继承。

  16、个人要忠于人民、忠于人民群众的联合主体。不管是作为群众的个人,还是作为领导的个人,都要如此。因为只有在联合主体中,只有在公共劳动和共同的生产力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主人地位和最终的自由。

  于此而言,在相互地竞争对冲抵消中,个体个人的力量却往往显得渺小至极,在生产力争夺中,最终也难脱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阶级统治的残酷蕃篱。

  17、热爱公共劳动。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后,只有公共劳动才是机器进步中人终极的生存手段和解放手段。除此别无它法。

  18、干部、群众要忠于领袖。领袖是在群众的共产主义实践中产生的。没有领袖,就没有群众共同的事业,也就没有联合主体和所有人自己的社会主人地位。

  19、为维护群众的联合主体,而斗私批修。

  20、斗私批修,不管是社会斗争,还是思想斗争,不管是对他人的思想斗争,还是对自己个人的思想斗争,归根结底都是阶级斗争。个人的思想改造,是个人灵魂深处的阶级斗争。

  只要不想在新的社会还要重复历史上残酷的阶级斗争,在每个人灵魂深处,就都要时常自觉地不自觉地搞一搞阶级斗争。

  21、道德仁义礼智信,做一个知耻而后勇、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高尚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一个共产主义新人。

  22、没有思想的改造成功,没有千千万万共产主义新人类的培养成功,就不会有共产主义社会的巩固和建设成功。共产主义的一切建设,最终都要归于人本身的建设。

  2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做一个引领群众走共产主义道路做共产主义新人的人,做一个引领时代达于自己人生至善境界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做新人类。

  24、君子不器,心想事成。

  25、本德宗道,非成不远。能走多远,在所选道路

  本德宗道,关键在宗道。宗道了、顺应了历史的进步方向,才是真正的德。违逆了历史的进步方向,就不是德,而是背德。所以,就一定要认真学习好马列毛主义的科学著作,能真正透彻地理解共产主义。对共产主义的理解达不到致知的程度,而真的可以意诚心正者,未之有也。

  26、“六亿神州尽舜尧”。我们今天的教育,依然是要人人做圣贤的教育。要人人做共产主义的圣贤,做像马列毛和所有革命先烈那样的圣贤。

  27、定好了本位,安好了本位,有了该有的担当,还要能够看得破

  “朝闻道,夕死可矣”。“舍生而取义”。说明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甚至可以为之而舍弃生命。

  看破,最终就是能看破生死。看不破生死,修道的人就不可能成道。看不破生死,共产党人就完不成改天换地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任务。

  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一定是需要有所牺牲的。可以有多大程度的牺牲,这需要每一个人事先做出自己的衡量。

  28、愿力

  29、笃行

  30、把握主要矛盾的变化,不左不右,方可直行

  31、愚公移山

  32、知止

  33、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做一个合格的联合主体成员。

  34、努力做事,简单生活,幸福一生。

  35、开源节流,略有储备,自有无穷。

  36、看一个人,要看他在情绪最差、境况最劣、待人最差时,对待他人的方式。那就是同样境况下他待你的方式。可以以此看他可不可以交往和托付。

  37、打打闹闹便是福。正确对待工作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

  38、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有的是顺着帮,有的是逆着帮。

  39、人生就是一场修炼。每一次磨难,都是一次渡劫。过去了,人生就提升一个境界。过不去,可能就此止步,甚至倒下。

  40、人生没有失败,只有不一样的格局。

  41、逆成

  42、如果说我们自己是自觉能动的主体性的人,我们提升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的暂时的不进步或说瓶颈,都是要在未来的养炼中解决突破的,那么就要相信他人也是追求着对自己客体世界自由过程的主体性的人,其缺点错误瓶颈,就也是要在自己下一步的养炼中解决突破的。别人只能点拨提醒,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43、每个生命都是一个修炼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需要突破。别人代替不了。

  44、每个生命都是一个修炼过程,要给别人成长的时间和机会。

  45、圣人之学,以人人为师

  46、度一切人

  47、善待一切缘分

  48、随缘

  49、主体的自由——人定胜天

  50、主体的自由——不为物累

  51、第二主体状态:东方修炼

  (刘光晨)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