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拓扑学如何解释概念生成?

2025-11-03
作者: 何新 来源: 何新老家伙

  拓扑学解释概念生成不是把“概念”当成一个“定义”,而是当成一次把混沌经验“撑开”成一个可行走、可邻近、可变形空间的操作。整个过程可以拆成五步,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拓扑对应物——只要记住:拓扑学不关心“点是什么”,只关心“点如何邻接”。

  1. 毛坯期:离散集=“尚未有任何关系的原子经验”

  把眼前所有可分辨的感性刺激(色块、声音、情绪、记忆碎片)看成离散集 S,此时没有任何结构,元素之间既不远也不近,只是“被收集”。

  2. 开集期:第一次“撑开”——给某些元素“相邻权”

  指定 S 的一组子集 τ 为“开集”,满足三条公理:

  • 空集和 S 本身必须是开集;

  • 任意并仍是开集;

  • 有限交仍是开集。

  这一步等于说:我允许哪些经验可以“不分彼此”地一起出现。

  例:把“玫瑰香+红色+柔软触感”划进同一个开集 U,就等于在混沌里第一次宣布:这些特征可以当成“一个现象区域”被同时感知。

  3. 基期:找到“最小可辨认块”——概念原子

  在 τ 里挑出一族可数的开集 ????,使得任何开集都能写成 ???? 中成员的并。

  ???? 的元素就是概念原子,它们不是“定义”,而是最小可邻接的经验包。

  例:???? 里可以有“红”“香”“软”三个基开集;复杂概念“玫瑰”就是 ???? 中若干元素的并。

  4. 邻域期:把“判断”变成“定位”

  对任意经验点 x,把包含 x 的每一个开集叫它的一个邻域。

  形成概念 = 给 x 找到足够小的邻域 U,使得 U 完全落在某个旧开集 V 里。

  在哲学上,这相当于:我不再问“x 是什么”,而是问“x 与哪些基原子邻接”;一旦邻接模式稳定,x 就被“定位”成某个概念区域里的点。

  5. 连续变形期:概念更新=同伦或同胚

  当新经验涌进来,旧开集盖不住时,允许做拓扑变换:

  • 同胚:重新粘合邻域,让“玫瑰”不再包含“红”,而把“月季”并进来——概念边界整体变形,但邻接关系不破裂。

  • 同伦:把一条旧连续路径(推理链)慢慢滑到一条新路径,中间每一步都保持“邻域连续”;这就是隐喻或科学范式转换的数学模型。

  只要变换后的空间仍满足可数基与豪斯道夫分离条件,我们就说:概念系统完成了一次可持续的更新,没有崩溃成“不可分辨的一团”。

  总结成一句口令:

  概念生成 ≠ 抽象出共性,而是给经验一次“开集化”的手术——把离散点撑成可邻域、可并交、可连续变形的空间,让“思想”可以在里面走路而不塌。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