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满:AI战机要来了!美国想要主宰未来战争?
据媒体报道,美国国防部计划打造至少1000架人工智能(AI)无人驾驶战机,并于2029年之前(即5年内)完成建造数百架,这种无人战机被称为“协同作战飞机”即CCA。在美国空军与太空军协会最近举行的年度作战研讨会上披露的“协同作战飞机”的最新细节显示“它们可能从根本上重塑空军”。
CCA 项目是一项耗资 60 亿美元的更大计划的一部分。五角大楼计划于今夏结束前,在波音、洛歇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通用原子、安杜里尔工业公司之间,选择其中两家公司开始制造。这种AI战机将与人类飞行员并肩飞行,执行掩护、护航、火力支援和侦察等任务。拟议的无人机必须能够在至少 9.1 米的高度自主飞行,速度高达 966 公里/小时。它们需要能够执行危险的机动,陪伴和保护有人驾驶飞机,配备各种类型的武器来打击地面和空中目标,并执行侦察功能。这种AI战机每架的预期成本在 1000 万至 2000 万美元之间,比一架约1亿美元的新型 F-35 战斗机或一架超过7.5亿美元的轰炸机要便宜很多。
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表示,“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机提供了传统载人战斗机最初没有设想的许多功能。”目前波音已经公开首飞其研发的“MQ-28幽灵蝙蝠”无人战机。这种无人战机可在离地30米的空中飞向目标,也可直接飞向敌方导弹群。它们的飞行速度接近音速,可以护航昂贵的F-35和B-21,也可携带导弹等武器攻击敌方飞机及地面目标,以及用作空中侦察及通讯中枢。
环球网报道,美国“沙龙”网站2月24日称,尽管与科幻电影里那些完全由AI控制的“杀人机器人”不一样,但它们的雏形已经开始在俄乌冲突登上战场,并被证明是“毁灭性武器”。例如俄乌双方都在广泛使用的穿越机,其攻击的最后阶段往往就利用图像识别技术锁定目标发动突袭。放眼全球,美国空军正在开发AI控制的“协同作战无人机”执行高风险任务,美国陆军和海军也在测试各种自主行动的无人地面车辆或水下潜航器。印度“BNN Breaking”网站称,以色列拉斐尔先进防御系统正在研制“开创性的AI辅助无人机控制技术”,目标是“让AI无人机以外科手术刀的精度在复杂的战场上导航,以无与伦比的准确度识别和区分目标。”
目前“AI+无人机”主要分为两种发展方向:一种类似美国空军大力打造的“协同作战飞机(CCA)”概念,它们的性能和体积与有人战机大体相当,具备不同程度的自主行动能力,可以协助有人战机执行空中侦察、电子对抗、对地打击等复杂任务。另一种则是近年更受青睐的“智能无人机蜂群”,后者结合了在局部冲突中大显身手的廉价无人机的优势,同时得到AI协同作战能力的加成。
报道称,美军现役“捕食者”系列无人机完全由人类操作员在后台遥控指挥,“全球鹰”无人机实现了半自主化,只要提前设置好飞行路线,它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飞行和搜寻目标,但在做出关键决策之前,它会征求人类操作员的批准或指示。而“协同作战飞机”可以在没有任何实时人工指导的情况下执行任务。美军通用原子公司代表透露,相比现役的有人驾驶飞机,AI控制的无人战机取消了与飞行员相关的操作设备和生命维持设备以及防护装甲,因此可以节约大量重量和成本。同时它的空中机动动作不再需要考虑飞行员的生理承受极限,因此机动能力更好。
对美国国防部计划打造至少1000架人工智能(AI)无人驾驶战机一事,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人工智能(AI)无人驾驶战机的核心是AI即人工智能。现在AI大模型发展很快,可谓突飞猛进,如OpenAI公司推出的ChatGPT和Sora两款大模型就引发了全球震动。现在关于这种GPT和Sore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拥有自主意识,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担忧。而基于AI的无人驾驶战机绝不是一款普通的无人机,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战机,普通的无人机都是完全受地面人员操控或由人类设计的程序和目标控制的无人机,而AI战机很可能是具有高度自主性的战机,这种战机投入战场后,它只有一个目的,至于如何达成这一目的,战机可以自主决定,它甚至可以在投入战场后,自主决定打击目标和攻击方式。这既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方向,也是AI战机的发展方向。
第二,最近随着AI大模型的的横空出世,人们对AI大模型伦理边界的讨论越来越多,所谓AI大模型伦理实际上是指这种人工智能产品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人的属性,特别是其自主性的边界在哪里,它会不会成为人类的竞争者、对抗者和反叛者。美国即将推出的AI战机虽然仍以无人机称呼,或称之为有人战机的忠诚僚机,但事实上,这种战机在战场或战争中的作用远不止这么简单,随着AI竞争的加剧,也随着战争手段竞争的加剧,AI战机将拥有越来越强大的能力,也会拥有越来越大的自主性,最终它会演变成一个暴君还是一头野兽,或者是摆脱人类的控制成为一个新的物种,现在还很难判断,因为AI大模型发展得过于迅猛,以至于人们还无法及时进行理性判断,甚至还无法确定它的伦理边界。
第二,AI运用于战争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也是谁也无法阻止的趋势。俄乌战争已经使无人机和巡飞弹等小型、低成本、低技术含量的武器装备成为了决定战场胜负的主要因素。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现在的俄乌战争已经升级,之所以这么判断,是因为北约利用乌克兰战争,使用远程、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对俄罗斯境内重要目标发动攻击,已经攻击俄境内十多座炼油设施,而且还利用其无人艇攻击俄罗斯黑海舰队,至少已经造成11艘俄罗斯海军舰艇损毁或沉没,几乎使俄黑海舰队瘫痪。现在北约武装人员不断出现在乌克兰战场,主要就是在试验新武器,这里说的新武器实际上更多的是指空天情报系统、战场感知系统、无人打击系统。如何反击这种新的战争手段是摆在俄罗斯面前的新课题和新考验,这场战争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俄罗斯与北约之间比拼新技术、新装备的试验场,随着AI战机、AI机器人、AI无人艇越来越多地投入到战场中去,战争会越来越激烈,一方如果无法有效克制对方高智能武器的打击,便可能遭到碾压式打击。
第三,AI战机只是整个AI武器系统的一部分,AI武器系统应该还包括马斯克SpaceX公司的“星链”、“星盾”、“星舰”,包括美国太空军的空天系统,包括OpenAI公司推出的AI大模型以及基于这些大模型建立起来的用于军事智能化战争目的的大模型,应该说AI战机是由美国整个高科技为技术底座的军事系统,美国搞AI战机实质上是要主导未来战争,主导未来战场,主导世界未来。因此我们可以说AI战机的推出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和转折,人类将进入智能化战争时代,美国正在定义和主导这场变革和转折。我们同样可以说,美国已经打开了未来AI战争的潘多拉魔盒。我们千万不要再去纠结这种未来战争到底突破了伦理边界没有,到底符不符合人类道德和规则,因为AI战机突破人类的伦理边界是一定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适应这种竞争,参与这种竞争,争取在未来战争中不被屠杀,不会成为未来世界的奴隶,而是成为未来战场上的胜者和未来世界的强者。
第四,AI战机的背后其实是算力的竞争,AI战机的核心并不是战机本身,而是背后支撑这种AI战机自主性的算力,美国对中国发动高科技战争,发动芯片战争,最终指向的是AI战争以及算力战争。中国由于受美国制裁,在高端芯片特别是在英伟达高性能GPU芯片方面落后于美国,使得中国的AI大模型整体落后于美国,虽然现在华为的昇腾芯片已经能够予以某种程度的弥补,但总体上仍然落后于美国。现在中国所要做的仍然是在基础领域的突破,关键仍然是光刻机,只要光刻机方面实现突破,或以另一种方式在高端芯片实现突破,中国就很快能够实现追赶和超越,否则中国因高端芯片领域所受到的制约不仅会影响到智能手机竞争,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到AI算力竞争,影响到以AI算力为基础的AI国防体系建设,影响AI战机研制和运用,最终会影响未来战场的胜负。
第五,当前军事领域已经开始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种变革是由高科技突破所带来的军事技术突破。俄乌战争战场形势让我们看到,那种以坦克和装甲集群为主的大规模攻防战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现在的战场主要就是高空卫星、空中无人机、中远程超音速导弹和长航时、远距离打击的无人机实施打击。未来AI战场机器人、AI战机、AI无人艇等AI武器体系将会主宰战场胜负。中国一定要适应这种军事变革。总的来说,中国的无人机技术已经是世界一流,但由于AI算力落后于美国,所以在AI武器研制和使用方面也会落后于美国,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在高端光刻机、高端芯片方面努力追赶实现突破,另一方面我们要尽快实现新军事变革和转变,大量研制AI武器,从太空到空中、从陆地到海上,我们都要有AI武器的研制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美国无法实现对未来战争的主宰、定义和控制。
第六,AI战争时代已经来临,虽然对AI的发展、对AI的伦理边界我们仍有担忧,但我们不能因为这种担忧而放慢甚至停止发展的脚步。当整个世界进入AI时代的时候,军事的AI化是必然趋势,我们一定要顺时而动,绝不可逆时而为,如此才能对美国的AI军事变革实施制衡和压制,否则一定会受到美国在军事上的碾压式打击。现在世界上唯一在AI领域或者说在AI军事领域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只有中国,中国一旦在AI军事领域被美国完成代际领先,那么美国对全球的军事霸权将会更加严重,将更加难以打破。因此中国军事的AI化已经没有时间犹豫,没有时间浪费,唯其只争朝夕,才能继续站在餐桌上而不是被人列入菜单。
当前AI大模型发展迅猛,AI机器人也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超越和取代人类,正如人类发现了放射性元素,明知放射性元素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仍然不遗余力地去发展,最终把人类带到了核武器相互威慑时代,现在AI正在走着同样的路。我们既感到担忧和恐惧,又必须加入AI时代的竞争,并要努力跟上AI发展的脚步,也许这就是人类的宿命,也是中国必然要承担的历史使命。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李光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