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十年一次的美国式危机,绝不能在中国上演!

2023-11-03
作者:刘晓琰 来源:长安街知事

  据新华社消息,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鲜明提出“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明确“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为何在此时提出要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时机有何考量?如何正确理解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文在接受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专访时表示,金融的底线是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绝不允许每十年一次金融危机的美国式周期律在中国上演。我们有自信、有底气自觉地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用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提高中国金融业竞争力,增强金融自信,向金融强国迈进。

  金融强,则国强

知事:我们注意到,此次会议出现了许多新提法,比如会议的名字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及首次提出“金融强国”概念,并且强调要“加快建设”。您作为第一作者,2019年以来出版了5部“金融强国”著作,您如何解读这些信号?

王文:未来如果有人回溯21世纪中国的金融事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就会发现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绕不开的重要历史节点。

  作为金融系统最高规格的会议,今年升格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既是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领导和统一部署,也体现了国家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

  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金融强国”概念,并且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实际上是为新时代中国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担当式的、时代前沿的终极使命,从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上发起了金融投身民族大业的总号角,给中国特色金融体系推动国内发展、提升全球治理注入了全新动力。

  此次会议也是疫情后召开的首次金融工作会议,对当前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新的变化作出了深刻认识和回应:国内,面临扩内需稳增长压力,房地产、地方债等问题亟需得到解决,金融市场发展模式仍然粗放,金融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全球面临地缘冲突、绿色发展、大国博弈、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等复杂挑战,尤其是大国博弈已深入到包括经济金融在内的各领域环节。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无论是在资源配置、资产定价,还是在风险管理方面,其工具价值凸显,也日益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重心。虽然中国已是全球金融大国,但仍不算是全球金融强国,中国的金融服务和发展质量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 瑞士等仍有相当大的距离。

  纵观近代化以来的500年大国兴衰史,大国发展的进程一定程度上能浓缩为“金融强国史”。货币兴,则国兴;金融强,则国强。

  因此,此时召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于我国统一思想,运用“一盘棋”思维考虑金融工作,集中力量应对国内外挑战,加快金融强国建设,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

知事:会议提到,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您如何理解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王文:中国金融的本质就是服务于实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这是对金融本质与规律认识的重大进步。

  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理念要求中国金融业以推动产业发展和转型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金融业务对于中国产业在融资、投资、增值等各方面的金融支持作用,体现为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的形态。同时,中国金融业不只服务于一部分群体,还要具有普惠性,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于人民的美好生活。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与欧美的金融模式有根本性的不同。中国金融发展道路的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这是中国金融发展有别于欧美国家的根本特征。中国金融的本质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是新时代下中国金融工作的特殊要求,也是中国区别于西方国家对金融本质理解的显著特征。

  中国金融的方向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注重在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动能转换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金融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需要重视用金融推动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从宏观、微观层面让金融与产业切实有机融合发展。

 绝不允许美国式周期律在中国上演

知事:本次会议多次提到“风险”与“监管”,会议要求,“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对此您怎么看?

王文:会议强调“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即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扩大开放。这是比跨境资金流动更高水平的开放,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最终目标是切实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过去十年来,从金融改革、金融服务、金融安全再到金融体系的理念演进,既是对中国现实复杂国情的针对性措施,也是对残酷国际形势变化的经验性总结;既借鉴了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的诸多成功之处,也汲取了发达国家在金融领域暴露的诸多教训与弊端。

  中国充分认识到,金融的底线是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在网络化与全球化双重加速运行的时代,防范金融风险是永恒的主题,绝不允许每十年一次金融危机的美国式周期律在中国上演。一旦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守不住,所有金融工作将功亏一篑,甚至改革开放的成果也将付之东流。

  基于这个理念,中国将主动防范金融危机、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重点风险,这正是中国与西方金融发展周期律不同的原因。

  在过去四十年,中国是全球唯一没有发生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大国,也是唯一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置于国家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的大国。中国金融不能周期性地发生危机,而应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守住不发生金融危机的底线。

  欧美国家的金融监管机制演变了上百年,是基于市场自由逻辑下的监管后置理念,往往只在金融危机后才有逼迫监管改革的动力。中国金融发展的时代背景更加复杂与多元,监管改革的任务兼具防风险与稳增长的双重使命,唯有以永不停歇的改革自觉意识,直面现实,才能找到改革的突破口与立足点。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开放深度、广度持续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生态、投资者结构、市场理念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通过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金融业深化改革,促进长期资本和机构投资者力量不断壮大,吸引海外机构和投资者,将有助于丰富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优化金融供给,提升金融市场深广度,促进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

  未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双向开放逐渐扩大,市场分割问题得到缓解,境内投资者将能够更加方便地进入境外市场进行交易,减少市场摩擦,降低套利成本,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定价效率,为境内投资者提供更加公平稳定的投资环境。

  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经济与金融经受住了各种考验,我们有自信、有底气自觉地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用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提高中国金融业竞争力,增强金融自信,向金融强国迈进。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