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贵“三农”专著《现代农业活动思路探索》连载(14)
张宝贵“三农”专著《现代农业活动思路探索》连载(14)
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体之四:
发展推广村组集体农场
第五章
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体
明确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体的五个农场:特色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土地托管农场、村组集体农场、企业股份农场。
发展推广村组集体农场
近年来开展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分立。部分无劳户、劳少户、病残户、鳏寡孤独户和在外务工经商办企业的农户,自愿将承包地交村组集体经营,为扶持推广发展村组集体农场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村组集体农场的由来
2015 年底,张宝贵在总结宣传研究长安“股份田”和长安“土地托管”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部分农户自愿将承包地交村组集体经营,而部分村组集体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缺少经营团队的实际,在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年会上,提出了“兴建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发展粮食现代化生产经营的思路。”。
2016 年初,张宝贵同多年支持他搞“三农”研究的陕西长建集团付合理总裁,商定了企业扶持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方案,提出了“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主导权与生产经营权分立,兴建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思路。委托陕西长丰现代农业公司总经理薛拓寻找合作村组,兴建村组集体粮食农场。
“实行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主导权与经营权的分立”,就是农业合作社、特色家庭农场、合作农场、村组集体农场、土地托管农场、企业股份农场等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的所有者,是这些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的主导者;接受委托承担这些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生产经营的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是这些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的生产经营者。从而实现了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主导权与经营权的分立。
提出“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主导权与经营权分立”的新思路新理论,可以解决部分想搞农业合作社、土地托管、特色家庭农场、合作农场、村组集体农场、土地托管农场、企业股份农场的投资者无专业生产经营团队难题,从而促进众多投资者兴建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可以解决部分现有农业合作社、土地托管、特色家庭农场、合作农场、村组集体农场、土地托管农场、企业股份农场资金不足和经营不善难题,从而促进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的发展;可以为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提供展示实力的平台,从而促进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的发展。
“现代(新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主导权与经营权分立”,是深化农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思路创新和实践创新,是一项重大的农业经济理论研究成果,是一项深化农业改革亟待推行的重大决策。
2018 年 10 月中旬,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引镇街道胡家寨村同陕西长丰现代农业托管公司合建千亩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将“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主导权与经营权分立,建设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设想变为现实。张宝贵毛遂自荐当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义务宣传顾问,宣传研究村组集体农场。
2019 年 3 月,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陕西长丰现代农业公司代表薛强应邀介绍了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发展情况,受到农业部领导和与会领导的肯定。
村组集体农场的生产经营分配方式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农户自愿将承包地交由村组集体生产经营,农户是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主体。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村组同农户签订土地集体生产经营协议,村组集体同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签订委托生产经营合同,村经济合作社和村民小组是村组农场的主导。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按照合同投资生产经营粮食农场,是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主力。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运作方式,农户以承包地参与集体粮食农场,但不投资不参与农场的生产;村经济合作社和村民小组主导粮食农场,但不投资不参与粮食农场的生产经营管理;现代(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投资经营管理粮食农场,但不与农户直接打交道。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分配方式,是农户、村组集体、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各尽其责各获其利。
土地入股参与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农户的收益,是土地股份分红加国家政府惠农政策补助;村组集体组织的收益,是按照合同向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收取的服务费;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的收益,是上交农场服务费、农户土地入股股金分红后的经营农场收入。
村组集体农场的优势
6年来,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运转正常发展顺利,显示出“三增”“四化”“五促进”的优越性。
“三增”是粮食亩产、农户收入和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实力增加。
粮食亩产增加。
胡家寨村地处长安东南部旱塬区,种植业有着一年种一料破茬麦的传统,常年小麦亩产 350 公斤左右。在大灾之年的 2019 年,集体粮食农场千亩小麦平均亩产仍然达到 350 公斤,比邻村农户自种小麦田块高 50公斤。2020 年至 2025年,农场 920 亩小麦都比邻村农户自种小麦田块高
100 公斤,增产 2 成左右。
农民收入增加。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生产的小麦由公司每公斤高于市价 2 角钱收购。2019 年参加集体粮食农场的农户的纯收入,是亩产 350 公斤的小麦销售款 800 元。邻村种粮农户平均亩产 300 公斤,销售款约 600 元,减去种子、化肥、农药、费用和耕种管收费用 370 元,不算人工亩均纯收入 230 元。参加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农户不投资不劳动不操心,亩均纯收入比邻村自种粮食的农户多 570 元,是邻村自种粮食农户亩均纯收入的 2.4 倍!
2020 年至2024年,参加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农户纯收入,是公司保底农户每亩 350 公斤的小麦销售款,加超产部分 40% 的分成小麦销售款,分别为亩均纯收入 900元左右。是邻村自种粮食农户亩均纯收入的 2 倍!
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实力增加。
陕西长丰现代农业公司 2019 年的收入,是销售秋种青贮玉米的收入。支出是生产经营小麦、玉米的种子化肥、农药费用、耕种管收费用和收购小麦贷款利息等支出,收支相抵亩均盈利 100 元左右,公司实现利润10 万元,在大灾之年仍有盈余实属不易。
2020 年至 2024年,陕西长丰现代农业公司的收入,是夏粮超产部分60% 的分成小麦的收入、销售秋种青贮玉米的收入。扣除生产经营小麦、玉米的种子、化肥、农药费用、耕种管收费用和收购小麦贷款利息等支出,收支相抵亩均分别盈利 200 元、300 元左右,公司实现年利润分别为 20
万元、30 万元。
“四化”是粮食生产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和优质高效化。
粮食生产实现规模化。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实现了粮食生产从家庭小生产到村组集体规模生产经营的转变,实现了生产经营规模由几亩、十几亩亩到数百上千亩的飞跃,实现了粮食生产的产业化运营,实现了粮食生产从小生产到规模化现代化生产的发展。
粮食生产实现专业化。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由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投资生产经营,农业专家指导,职业农民操作专业机械设备生产,实现了粮食生产专家指导、专业公司管理经营、专业队伍生产的专业化。粮食生产告别了农民“业余”“捎带”、农忙全家老少齐上阵和劳动力“385061 部队”的历史。
粮食生产实现机械化。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千亩土地连片种植,210 大功率拖拉机、5米宽免耕播种机、12 米宽自喷式喷雾机、30 吨烘干塔、肥料喷洒机、无人机、30 吨重型卡车、履带式高筒收割机、30吨烘干机等大中型现代农业机械设备派上用场,实现了粮食生产耕种播收运烘全程机械化。
粮食生产实现优质高效化。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听取专家意见产品优质布局,农业机械连片作业降耗增效,油料成本降低三分之一,效率效益提高三分之一;精量播种、配方施肥,种植收获进度天数缩短一半;粮食种在高产期,适时收获减少损失;标准化生产管理避免了农药等有害物质污染,避免了管理、运输、晾晒、贮藏中的农药、杂物等有害物质的污染,从而生产
出优质粮食产品,实现了优质高效化。
“五促进”是促进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促进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发展、促进村组集体经济发展、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
促进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
村组集体农场解决了众多村组集体无经营资金、无经营团队。无经营人才难题,可以促进全国多数村级合作社兴建集体农场,村组集体农场将会成为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体的重要实体,壮大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队伍和实力,创造了一种新型农业规模经营新方式,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
促进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发展。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为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提供了发挥优势的平台和机遇,拓展了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的一个新领域。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团队、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企业、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公司、现代(新型)农业承外经营服务公司等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在为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服务,发展壮大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的同时,也发展壮大了现代(新型)新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自身。从而促进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到保障作用。
促进村组集体经济发展。
2019 年,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集体收入服务费 7 万元,村集体让利于民全部返还给了农户。发展村组集体农场,可以促进我国多数村组农业集体经营,村组集体提取合同规定的服务费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扶持发展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将会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促进村组集体成为农民共同富裕的靠山。这是深化农业改革的一个重大契机重大
重大举措重大任务。
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发展。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生产经营管理者,都是爱农业、有文化、懂科学、会管理、有技术的职业农民。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为职业农民提供了大展才华和兴农创业的舞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粮食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的趋势将会长期存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生产经营收入稳定风险较小,将会吸引众多青年爱农学农干农精农献身农业,吸引众多能人、企业家有志农业圆梦,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发展壮大。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
村组集体农场促进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促进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发展,促进村组集体经济发展,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发展。促进部分在外有稳定收入的农户举家进城镇落户,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和优质高效化,初步实现了粮食产业的现代化。有力地促进粮油果菜茶糖棉药等产业迈步现代化,有力地促进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必须具备的条件
首先,适应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作业的地域,是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起码条件。地势平坦和地势平缓地区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基地县,可以推广村组集体粮食农场。
其次,八九成以上农户自愿以承包土地入股参加共建集体粮食农场,是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基本条件。个别不愿土地入股参加共建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农户,村组集体应该尊重其愿望调整土地让其家庭生产经营。
再次,坚强有力有威望的村组集体领导班子,是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重要条件。
第四,有信誉、有能力、有实力的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是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关键条件。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发展的前景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政策法律为准绳,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自愿合作共赢为原则,实现了土地、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探索出了在稳定农村家庭责任制前提下,实现粮食产业村组集体规模生产经营的一条新路。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服务职能、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的投资生产经营服务功能各方优势融为一体。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是在坚持农村家庭责任制、坚持农民土地承包权、坚持农民受益主体“三个不变”前题下的规模生产经营方式。农民不投资不劳作,比自家种粮收益还高,深受农民的喜爱。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发展的前景,是从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向联村集体粮食农场、乡镇集体粮食农场发展;村组集体农场的产业,是从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向村组、联村、乡镇集体油果薯糖林茶花棉药等产业农场发展;村组集体农场的规模,是从数百亩、上千亩的村组集体农场,向数千亩的联村集体农场、上万亩的乡镇集体农场发展。
村组集体农场的四种形式
第一种是村组集体生产经营的农场。
村组集体组织农民土地入股建农场,村组集体组织专业组队,承担农场的生产经营。村组集体是专业组队的领导者、投资者、监督者和生产经营资金的保障者;村组集体是土地入股农场农户股份分红权益的保护者,一年一次或两次给农民兑现土地入股农场的股份分红。
村组集体专业组队,是村组农场的生产经营者,在村组集体组织的领导保障和监督下承担农场的生产经营。村组集体专业组队的收入,是按照合同从村组集体组织领取工资和奖金,不与一家一户的农户打交道。
土地入股村组集体农场的农户,不投资,不操心,不参与农场的生产经营,不与村组集体专业组队打交道。土地入股农场农户的收入,是按照合同从农场领取土地股份分红的钱或粮。
村组集体生产经营的农场,要求村组集体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要求村组集体领导班子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要求村组集体专业组队要有较强的生产经营能力。
第二种是村组集体主导,付费委托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生产经营的农场。
村组集体组织农民土地入股建农场,村组集体同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签订合同,付费委托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承担农场的生产经营。村组集体是村组集体农场的主导者,投资者;是现代(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的合作者、监督者和生产经营资金的保障者;是协调解决各种关系矛盾的责任者;是土地入股农场农户股份分红权益的保护者,一年一次或两次给农民兑现农场股份分红。
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是村组集体农场的生产经营者,在村组集体的合作保障和监督下承担农场的生产经营。出现各种问题矛盾由村组集体协调解决,不用跟一家一户的农户打交道。现代(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的收入,是按照合同从村组集体领取生产经营农场的费用。
土地入股村组集体农场的农户,不投资、不操心、不参与农场的生产经营,不与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实体打交道。土地入股村组集体农场农户的收入,是按照合同从农场领取土地股份分红的钱或粮。
村组集体主导,付费委托现代(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生产经营的农场,要求村组集体要有很强的经济实力,要求村组集体领导班子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协调各方关系能力和解决各种矛盾能力;要求现代(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实体要有较强的生产经营能力。
第三种是村组集体主导,委托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投资“兜底”生产经营的农场。
村组集体组织农民土地入股建农场,村组集体同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签订合同,委托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投资生产经营农场。村组集体是村组集体农场的主导者,是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的合作者、监督者,是协调解决各种关系矛盾的责任者,是土地入股农场农户股份分红权益的保护者,一年一次或两次给农民兑现农场股份分红。
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是村组集体农场的投资者和生产经营者,在村组集体的合作和监督下承担农场的生产经营。出现各种问题矛盾由村组集体协调解决,不用跟一家一户的农户打交道。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的收入,是按照合同上交村组集体农场“兜底”以后收入的钱或粮。
参与村组集体主导,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投资“兜底”生产经营农场的农户,不投资,不操心,不参与农场的生产经营,不与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打交道。土地入股农场农户的收入,是按照合同从农场领取土地“兜底”股份分红的钱或粮。
村组集体主导,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投资“兜底”生产经营的农场。要求村组集体领导班子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协调各方关系能力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要求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强的生产经营能力。
第四种是村组集体主导,委托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投资生产经营“兜底加超产按比例分红”的农场。
村组集体组织农民土地入股建农场,村组集体同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签订合同,委托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投资生产经营农场,“兜底加超产按比例分红”。“超产按比例分红”的比例是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得大头,村组集体得小头。
村组集体是村组集体农场的主导者,是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的合作者、监督者,是协调解决各种关系矛盾的责任者,是土地入股农场农户股份分红权益的保护者,一年一次或两次给农民兑现农场股份分红。
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是村组集体农场的投资者和生产经营者。在村组集体的合作和监督下承担农场的生产经营,出现各种问题矛盾由村组集体协调解决,不用跟一家一户的农户打交道。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按照合同除向农场上交“兜底”生产经营收入外,还要按照合同向农场上交超产部分集体农场按比例应得的分红收入。
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的收入,是按照合同上交农场“兜底”加超产分成收入后的超产分红收入的钱或粮。
参与村组集体主导,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投资生产经营“兜底加超产按比例分红”农场的农户,不投资,不操心,不参与农场的生产经营,不与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打交道。土地入股农场农户的收入,是按照合同从农场领取土地“兜底”股份分红加超产按比例分红的钱或粮。
村组集体主导,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投资生产经营“兜底加超产按比例分红”的农场,要求村组集体领导班子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协调各方关系能力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要求现代(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要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强的生产经营能力。
村组集体农场不是“合大堆”
村组集体农场是村组集体生产经营或村组集体主导、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生产经营的农场,组织形式和生产规模范围大致与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或生产大队相同。因此,有人惊呼村组集体农场“是走回头路合大堆!”
这是不了解实际情况的误解,是对村组集体农场的偏见和歪曲。
村组集体农场与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和生产大队生产经营有着根本区别。
村组集体农场与生产队、生产大队产生的基础不同。
生产队、生产大队和人民公社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出发点是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但在短短的四五年时间里,经过运动让全国大多数农民从土地私有制“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成为人民公社的社员。违背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规律,违背了农民群众的意愿,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结果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付出了 20 多年
的“高昂学费”。
村组集体农场是长达 30 多年农村改革探索创造的产物。符合农民期盼农业规模生产经营的心声,符合农民自愿将承包土地交村组集体生产经营的心愿,符合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趋势,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农民土地入股村组集体农场自愿,退出土地入股村组集体农场自由,扶持推广发展村组集体农场因地制宜不强迫不包办,不会重蹈“强扭的瓜儿不香甜”的覆辙。
村组集体农场与生产队、生产大队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同。
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生产大队干部组织农民按计划听号令搞农业生产经营。生产队干部年年选举,很多生产队干部年年换,轮流坐庄筷子里头拔旗杆。“大年三十才收工,正月初一又出征”,起鸡啼睡半夜大雨大雪天才休息成常态,“大呼隆”效率低弊端多多教训深刻。
村组集体农场是由村组集体自主组建,由村组集体专业队组生产经营或由村组集体主导委托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生产经营。农户土地入股集体农场,不投资不参加农场的劳动和生产经营。农业生产经营实现了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职业农民取代了“人海战术”“疲劳战”。
村组集体农场与生产队、生产大队的分配方式不同。
人民公社时期,公社社员参加生产队、生产大队集体劳动挣工分,按劳动日值分配现金按人劳比例分配粮食。环节众多手续繁杂,“大锅饭”矛盾重重弊端多,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土地入股村组集体农场的农户,获得的是土地股份分红的收入,不但简单明了一看就懂,而且土地股份分红的收入高于农户家庭生产经营的收入。
村组集体农场与生产队、生产大队的效率效益不同。
人民公社时期,数亿农民长年累月战天斗地却没能解决温饱问题,生产队数十名、百余名、数百名社员披星戴月拼命干,粮食亩产却很难“跨黄河”“过长江”,部分农村闹春荒。“大呼隆”“大锅饭”生产效率效益低下,多数生产队劳动日值仅有几角钱,劳动日值几分钱的生产队司空见惯,年终决分倒贴户大有人在。
村组集体农场数百亩上千亩粮田,由专业队组或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生产经营。地还是哪些地,种地的劳力仅有生产队、生产大队时期的十分之一左右,村组集体农场的劳动生产率高出人民公社时期的10 倍以上,粮食亩产高出人民公社时期的 2 倍以上。农户土地入股村组集体农场,不动一刀一枪,不投资一分一文,就能获得高于自家种粮的
收益。
村组集体农场,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事物,是农业规模生产经营的一种新方式,是发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服务职能和发挥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优势强强联姻的“喜得贵子”。对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引起各级领导和决策层的重视。
城镇化的发展让数亿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给农民拥有土地资产吃了“定心丸”, 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投入高效益低的现实,让许多农民不愿自家种地,自愿将承包土地交村组集体生产经营的农户越来越多。村组集体农场发展的历史契机已经到来!联组联村集体农场、乡镇集体农场发展的历史契机已经到来!
建议政府政治上给荣誉,政策上给扶持,经济给实惠,项目上给优先,在平原地区和地势平缓地域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基地县,发展推广村组集体粮食农场、联村集体粮食农场、乡镇集体粮食农场;在油果茶花糖棉林药等主产区和基地县,发展推广发展村组集体产业农场、联组联村集体产业农场、乡镇集体产业农场。让村组集体农场这个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一大主体在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1 年6月初稿
2025年2月定稿
作者张宝贵简介
张宝贵,陕西省西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社区文化发展促进会顾问、长安区政协原秘书长。运用毛主席哲学思想干新闻搞“三农”研究40年,100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等全国、省市新闻奖、社科奖,200项宣传研究建言成果写入中央文件。
曾被聘为西北大学新闻系兼职讲师、陕西师大新闻传媒学院兼职教授、陕西农村网青年记者导师。新闻专著《田园报春花——张宝贵获奖新闻作品选》,多篇稿件入选大学教材;理论专著《领导与新闻谋略》(张宝贵 李正善著)被陕西出版集团推荐参评“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宣部优秀理论读物,得到中宣部景俊海副部长的肯定赞扬;“三农”专著《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被农业农村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金文成主任赞誉为“您在《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中的建言,非常系统、深入、中肯,为我们国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提供了很好的探索和思考。”
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等国内20多家媒体和日本放送电视网百余次报道。被誉为“新闻奇才”、“三农专家”、“研究领导新闻学的开拓者“。